“支那”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小 (Text replacement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在中国数字时代阅读更多【{{PAGENAME}}】相关的文章]" to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PAGENAME}}/ CDT 网站:【{{PAGENAME}}】相关文章索引]")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9个中间版本) | |||
第7行: | 第7行: | ||
===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 ===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PAGENAME}}/ CDT 网站:【{{PAGENAME}}】相关文章索引] | ||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
2021年11月14日 (日) 05:21的版本
支那(梵語:चीन,cīna,Chinas,拉丁語:Sinae),亦曾譯作至那、脂那、摩訶支那、摩诃至那国等,與震旦同義,是古代印度對中國的稱呼,經佛教經典傳入中國。在中央政权周邊國家或地区,如日本、朝鮮半島、吐蕃的古代佛教文獻也有使用「支那」這個詞。古代中國有佛教徒以印度為「中國」,稱中國為「支那」。 使用這個词汇稱呼中國的習慣於9世纪初經由佛教交流传入日本。(维基百科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