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of "林昭"
From China Digital Space
m (Text replacement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在中国数字时代阅读更多【{{PAGENAME}}】相关的文章]" to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PAGENAME}}/ CDT 网站:【{{PAGENAME}}】相关文章索引]") |
m (Text replacement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search/{{FULLPAGENAME}} 更多{{FULLPAGENAME}}相关文章]" to " ") |
||
Line 16: | Line 16: | ||
===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
− | + | ||
<!-- | <!-- |
Revision as of 05:35, 14 November 2021
Lín Zhāo | Lin Zhao

林昭相 (Hoover Institution)
林昭(1932年1月23日—1968年4月29日),原名彭令昭,是出身江苏苏州的政治異議者及政治迫害受害者。 1949年以前,她曾申请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她就讀於北京大學新聞系。1957年,她因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政策中公開支持同校學生張元勛的大字報《是時候了》等,而在隨後的反右運動中被歸類為「右派」,並被輿論等加以攻擊打壓。(维基百科林昭)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CDS专页:敏感词库
- CDS人物档案
- GFW敏感词
- Lin Zhao
- 共和国脊梁奖
- 历史人物
- 审查员交班日志2012年4月29日白班
- 寻找林昭的灵魂
- 张洁平:反省文革我们还没走出阴影——专访《我虽死去》导演胡杰
- 敏感词库
- 胡杰
- 脊梁奖
- 超级英雄
- 郝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