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 tools
Views

符号学

From China Digital Space

Revision as of 11:32, 13 November 2021 by Cdsadmin (talk | contribs) (Text replacement - "== [{PERMALINK} {TITLE}] ==" to " ")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符號學(semiotics,semiotic studies)廣義上是研究徵象(sign,記號)、意義發生(signification,指稱、表意)、符號(symbol,規約符號、象徵)、傳播(communication)的人文科學,當中涵蓋所有涉及徵象、兆頭、徽號、文字符、訊號符、密碼、古文明記號、手語的科學。 由於符號學涵蓋的範圍過於廣闊,在西方世界的人文科學中並未得到重視,直至結構主義在二十世紀下半期興起,以《Tel Quel》雜誌為號召的哲學家,為了反對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則大量引用俄羅斯在共產革命前的一系列,有關符號在文化上的再現過程的研究,故此,正式出現當今所指的符號學,要算到1960年代(李維史陀)。符號學即是一門分析徵象(sign)系統如何運作的科學,探索意義如何透過符碼、記號,在人類的溝通過程中被生產與傳遞;符號學者們認為溝通的基礎是在傳播者間對於這記號符碼系統背後的規則與結構有共同的理解。 現代符號學另一個強大源頭是上世紀初瑞士語言學泰斗索緒爾的教學講稿《普通語言學教程》(1916年),索緒爾將符號分成能指(signifier,符徵、意符)和所指(signified,符旨、意指)兩個互為表裡的聯結之後,真正確立了符號學的基本理論,影響了後來李維史陀和羅蘭·巴特等法國結構主義的學者,被譽為現代符號學之父。(维基百科符号学)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China Digital Times Related Articles

<feed url="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search/符号学/feed/rss2/" entries="5">


</feed>

更多符号学相关文章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China Digital Space Related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