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W”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第1行: | 第1行: | ||
− | + | [[File:GFW.jpg |450px|thumb|right|link=CATEGORY:真理馆]] | |
− | [ | + | 防火长城(英语:Great Firewall,常用简称:GFW,中文也称中国国家防火墙),是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其管辖互联网内部建立的多套网络审查系统(包括相关行政审查系统)的称呼。此系统起步于1998年,其英文名称得自於2002年5月17日Charles R. Smith所寫的一篇關於中國網路審查的文章《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取與Great Wall(长城)相谐的效果,简写为Great Firewall,缩写GFW。隨著使用的拓廣,中文「墙」和英文「GFW」有时也被用作動詞,網民所說的「被墙」即指被防火長城所屏蔽。(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防火长城 维基百科]) |
− | |||
− | + | 2010年到2011年,瑞典林雪平大学超级计算机中心的系统管理员Leif Nixon在SSH日志中发现了大量奇怪的登录失败信息,这些刺探性的连接使用了看起来随机的字符串。他最后从IP地址分布中找到了规律:每一次刺探都紧跟在一次源自中国的合法有效登录5到20秒后。他得出结论,这是防火长城干的。他注意到刺探的频率在增加,推测是beta测试结束了,该功能开始广泛部署了。这是有关防火长城主动探测系统的第一份公开报告。<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407488.html奇客资讯 | 防火长城的主动探测系统]</ref> | |
− | |||
− | + | 美国贸易官员过去就对“防火长城”进行过审视。2011年,美国贸易办公室称,中国的这些过滤机制属于商业壁垒,损害了美国小企业利益。美国当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给中国一些正式问题,涉及什么样的法规决定了商业网站在中国的可用性,而这一论断是其中之一。<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434552.html 纽约时报|美国把中国“防火长城”首次列为贸易壁垒]</ref> | |
− | |||
− | |||
− | |||
−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 | + | 一边是强大的国家机器,拥有近乎无限的资金和人力——都是顶尖高校的精英,还有最强大的计算机;另一边则是散沙化的个人开发者,不能公开身份,随时会被喝茶(目前判刑的都是卖代理服务的,没听说过哪个单纯的开发者坐牢)。<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32642.html MATTERS|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国人与防火长城的斗争]</ref></blockquote> |
+ | |||
+ | |||
+ | ===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
+ | |||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防火长城+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更多【防火长城】相关文章]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防火长城/ 【防火长城】相关文章索引] | ||
+ | |||
+ | === 中国数字空间相关词条=== | ||
− |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 | [[Category: | +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防火长城+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中国数字空间上更多和【防火长城】相关的词条] |
− | [[Category: | + | |
− | [[Category: | + | |
− | [[Category: | + | |
− | [[Category: | + | |
+ | |||
+ | === 参考资料 === | ||
+ | <references /> | ||
+ | |||
+ | [[Category:审查]] | ||
+ | [[Category:敏感词]] | ||
+ | |||
+ | [[Category:墙与翻墙]] | ||
+ | |||
+ | [[Category:敏感词库]][[Category: 谷歌搜索敏感词]] |
2021年3月16日 (二) 03:55的版本
防火长城(英语:Great Firewall,常用简称:GFW,中文也称中国国家防火墙),是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其管辖互联网内部建立的多套网络审查系统(包括相关行政审查系统)的称呼。此系统起步于1998年,其英文名称得自於2002年5月17日Charles R. Smith所寫的一篇關於中國網路審查的文章《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取與Great Wall(长城)相谐的效果,简写为Great Firewall,缩写GFW。隨著使用的拓廣,中文「墙」和英文「GFW」有时也被用作動詞,網民所說的「被墙」即指被防火長城所屏蔽。(来源:维基百科)
2010年到2011年,瑞典林雪平大学超级计算机中心的系统管理员Leif Nixon在SSH日志中发现了大量奇怪的登录失败信息,这些刺探性的连接使用了看起来随机的字符串。他最后从IP地址分布中找到了规律:每一次刺探都紧跟在一次源自中国的合法有效登录5到20秒后。他得出结论,这是防火长城干的。他注意到刺探的频率在增加,推测是beta测试结束了,该功能开始广泛部署了。这是有关防火长城主动探测系统的第一份公开报告。[1]
美国贸易官员过去就对“防火长城”进行过审视。2011年,美国贸易办公室称,中国的这些过滤机制属于商业壁垒,损害了美国小企业利益。美国当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给中国一些正式问题,涉及什么样的法规决定了商业网站在中国的可用性,而这一论断是其中之一。[2]
一边是强大的国家机器,拥有近乎无限的资金和人力——都是顶尖高校的精英,还有最强大的计算机;另一边则是散沙化的个人开发者,不能公开身份,随时会被喝茶(目前判刑的都是卖代理服务的,没听说过哪个单纯的开发者坐牢)。[3]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中国数字空间相关词条
- 404重点
- Blogger
- CDS专页:加速主义
- CDS专页:华为的中国梦
- GFW之父
- GFW敏感词
- Gfw.*什么
- Great.*firewall
- Great Firewall
- Matters:专访《中国数字时代》总编辑萧强:中国网络审查巨轮下的“珊瑚礁”
- Youtube
- 中国.*维基解密
- 中国国家防火墙
- 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删帖
- 功夫网
- 功夫网内情问答
- 启明星辰
- 哈工大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
- 国家公共网络监控系统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国家防火墙
- 墙
- 墙与翻墙
- 审查员交班日志2011年5月20日
- 审查员交班日志2011年6月1日
- 寒君依
- 局域网
- 崔卫平:我是一只草泥马
- 总参56所
- 推特
- 敏感词日历
- 数据跨境安全网关
- 方滨兴
- 方滨兴挨鞋
- 柏林墙
- 王洪喆:从“草泥马”事件看中国互联网的内容审查、网络文本抵抗与网民亚文化
- 百度贴吧禁词2009
- 真理馆
- 祝病魔早日战胜校长
- 维基解密
- 维基解密.*中国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网络审查
- 网络审查机构和人物
- 网络文化
- 网络柏林墙
- 翻墙
- 翻墙大全
- 胡萝卜
- 草泥马词典
- 蓝翔技校
- 谷歌退出中国十周年
- 赵克锋:中国防火长城--互联网审查的法律经济学
- 金融时报:媒体札记:防火墙之父
- 阅后即焚:GFW的前世今生,一部GFW之父方滨兴的发家史
- 防火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