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海绵城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

维基百科: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一個比喻的說法,是一種在城市中建設防洪防澇並兼有生態環保功能的新型城市模型,指城市如海绵一样,降水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而平时则可“挤”出收集的雨水来利用。海绵城市概括而言有“渗、滞、蓄、净、用、排”六大措施,其建设途径包括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生态恢复和修复,以及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一词最早由中国大陆学者提出,后来先后被中国大陆和台湾官方采纳作为指导理念。与之相关的国际通用术语为源于北美的“低影响开发”。

郑州534亿打造海绵城市

2018年1月16日河南《大河报》公布投资达534亿的郑州“海绵城市”,并称将“告别看海”:

今日,《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开始对外公示,到2020年,郑州将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项目。

主城区规划191条涝水行泄通道;建设和改造海绵公园;在河流两岸打造生态滨河缓冲带;规模较大的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宾馆等逐步兴建集雨环境用水工程;城市人行道路及庭院、厂区、办公区等硬化带应采用高渗透性的材料,以便于雨水收集……到2020年,郑州主城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面积约占建成区总面积的22.5%。到2030年,主城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面积约占建成区总面积的88.7%。

【目标】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 防洪标准提高到200年一遇……[1]

郑州水灾

因未能避免郑州水灾的惨重损失,“海绵城市”遭到广泛质疑,2021年7月22日维舟写道:

正因往年每次大雨就会出现内涝,三年多前《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0)》对外公示时,才特地点明郑州到2020年将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防洪标准提高到200年一遇,当时《大河报》宣称将“告别看海”。不过,这次据说是“500年一遇”的——昨天起的口径则是“千年一遇”,郑州气象台甚至给出了“超千年一遇”的判定。[2]

质疑者遭封号

2021年7月22日,官媒观察者网报道《大V质疑郑州“海绵城市”建设失效,专家:不能应对特大暴雨 》 称微博大V“何光伟v”转发了一条“河南建设海绵城市”的新闻,并发出“不和谐”质疑声,目前账号已经被微博禁言。

观察者网称“何光伟v”的言论为“不和谐的声音”,并暗示这一说法是“给境外势力递刀子”,例如BBC就在一条推文中提到“郑州曾投入逾500亿元人民币建设海绵城市……但一场暴雨似乎打破了这个神话”。甚至有微博小粉红攻击这是“阴间联动”。[3]

“海绵城市”遭审查

2021年7月23日CDT敏感词周报测试发现“海绵城市”“543亿”等词遭到不同程度的审查:

  1. 微信公众平台、B站呈现结果全部为洗地通稿。
  2. 微博敏感度内容相对较多,包括一部分质疑的内容,但将部分质疑的用户封禁。
  3. 抖音搜索“海绵城市”存在大量内容,但无法通过“534亿”这一细节搜到相关。[4]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