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1行: | 第11行: | ||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在某个社会或群体中所持有的身份、角色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通常基于个体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经验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并且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在某个社会或群体中所持有的身份、角色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通常基于个体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经验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并且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 ||
− | + | 社会认同可以包括多个层次和方面的认同,例如:个体对家庭、朋友、同事、社区、国家、民族、文化、宗教等的认同。这种认同感可以通过言语、行为、服饰、饮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表现得以体现。 | |
=== 中国数字时代 === | === 中国数字时代 === | ||
<!-- | <!-- | ||
第19行: | 第19行: | ||
######################################################################################## | ######################################################################################## | ||
--> | -->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63589.html 【CDT周报】第8期:“爱国不是爱文化的历史的中国,而是爱中共领导下的中国”]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198363.html 朱毓朝: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国际政治]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422146.html PsyEyes|唐映红:“中国模式”为什么会“成功”?(上)]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332196.html 爱思想 | 黄清贤:从欧盟经验看南台湾的两岸认同走向]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search_gcse/?q={{PAGENAME}} CDT搜索:更多和【{{PAGENAME}}】相关文章]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search_gcse/?q={{PAGENAME}} CDT搜索:更多和【{{PAGENAME}}】相关文章]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
2024年5月11日 (六) 02:50的最新版本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在某个社会或群体中所持有的身份、角色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通常基于个体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经验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并且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社会认同可以包括多个层次和方面的认同,例如:个体对家庭、朋友、同事、社区、国家、民族、文化、宗教等的认同。这种认同感可以通过言语、行为、服饰、饮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表现得以体现。
中国数字时代
- 【CDT周报】第8期:“爱国不是爱文化的历史的中国,而是爱中共领导下的中国”
- 朱毓朝: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国际政治
- PsyEyes|唐映红:“中国模式”为什么会“成功”?(上)
- 爱思想 | 黄清贤:从欧盟经验看南台湾的两岸认同走向
- CDT搜索:更多和【社会认同】相关文章
- 谷歌搜索:更多 CDT【社会认同】相关文章
中国数字空间
维基百科:社会认同
社會認同是個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源自個人認知上屬於特定社會群體之成員身份。 社會認同理論引入了社會認同的概念,作為解釋群體間行為(英語:intergroup behaviour)的一種方式。 社會認同理論探索「內群體」和「外群體」現象,並基於該觀點,即身份是透過以相對或靈活的方式定義的差異過程構成的,這取決於一個人所從事的活動。 該理論被描述為根據感知到的群體地位差異、感知到的這些地位差異的合法性和穩定性,以及感知到的從一個群體轉移到另一個群體的能力來預測某些群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