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创建页面,内容为“<!-- ####################################################################################### 1.简介 图片引用代码:File:文件名称.jpg|thumb|300px|right…”) |
|||
第82行: | 第82行: | ||
|data=extract=extract}} | |data=extract=extract}} | ||
{{#external_value:extract }} | {{#external_value:extract }} | ||
+ | |||
+ | 1990年代的《奥斯陆协议》促成了两国方案,这份协议大致划定了耶路撒冷的地位、以色列定居点、边界、安全、水权、巴勒斯坦人的自由行动权和回国权。在争端双方的族群里,有些个人和团体呼吁完全消灭对方,雙方皆有主張對方並非真正的民族,故無權建國的論述;現時國際的共識是支持两国方案;亦有些支持一国方案——建立一个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在内、種族及宗教地位平等的世俗国家。此外有三国方案,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分属约旦和埃及。 | ||
</blockquote> | </blockquote> | ||
<!-- | <!-- |
2023年10月10日 (二) 21:06的版本
巴以冲突是巴勒斯坦人民和以色列之间的长期冲突,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停火、和谈和冲突,各方之间的分歧涉及领土争端、政治权利、民族认同和宗教问题。以下是巴以冲突的主要历史和时间线,重点突出了一些关键事件: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 1897年:锡安主义运动开始,它旨在创建一个犹太国家,锡安主义者将巴勒斯坦看作一个潜在的犹太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1917年:巴尔福(Balfour)宣言,英国外交大臣巴尔福发表声明,表示英国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家”。
英国托管期(1920-1948)
- 1920年:英国成为巴勒斯坦的托管国。
- 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决议181,建议将巴勒斯坦划分为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人国家,以解决争端。
- 1948年:以色列宣布独立,随后爆发第一次巴以战争。战争导致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流离失所。
1950年代到1960年代
-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以色列、法国和英国发动军事行动。
- 1967年:第三次巴以战争,以色列夺取了巴勒斯坦、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和东耶路撒冷等领土。这次战争导致了新的领土争端。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
- 1973年:第四次巴以战争,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进攻。
- 1979年:以色列与埃及签署和平协议,以色列撤回西奈半岛。
- 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署,标志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决争端的和平进程开始。
- 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遭刺杀。
2000年代
- 2000年:第二次巴以暴乱(第二次“安乐死”),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和以色列军队之间的暴力冲突。
- 2005年:以色列从加沙地带单方面撤军。
- 2006年:哈马斯在加沙选举中获胜。
2010年代
- 2014年:加沙冲突,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激烈冲突。
- 2020年:巴以冲突爆发,导致以色列和加沙地带的冲突升级。
- 2023年:哈马斯向以色列发起了大规模突袭,杀害近千名以色列公民,以色列宣布向哈马斯开战,巴以战争开始。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维基百科:巴以冲突
以巴衝突是自1948年持续至今的衝突,與阿以衝突及中東戰爭密切相關。自約两千年前犹太人被羅馬帝國逐出故土后,许多流亡的猶太人一直試圖返回耶路撒冷及以色列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從鄂圖曼帝國手上奪得巴勒斯坦地区,建立巴勒斯坦托管地。英国在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中承诺在阿拉伯人口佔90%的巴勒斯坦地区帮助犹太人建立民族家园,这导致該地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加剧,后演变成公开的民族冲突。
1990年代的《奥斯陆协议》促成了两国方案,这份协议大致划定了耶路撒冷的地位、以色列定居点、边界、安全、水权、巴勒斯坦人的自由行动权和回国权。在争端双方的族群里,有些个人和团体呼吁完全消灭对方,雙方皆有主張對方並非真正的民族,故無權建國的論述;現時國際的共識是支持两国方案;亦有些支持一国方案——建立一个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在内、種族及宗教地位平等的世俗国家。此外有三国方案,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分属约旦和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