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索尔仁尼琴”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文本替换 - 替换“Category:历史人物”为“Category:人物馆”)
第1行: 第1行:
 
{{#get_web_data:
 
{{#get_web_data:
url=https://zh.wikipedia.org/w/api.php?action=query&prop=extracts&exsentences=4&explaintext&format=json&exintro&titles=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
+
url=https://zh.wikipedia.org/w/api.php?action=query&prop=extracts&exsentences=4&explaintext&format=json&exintro&titles=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format=JSON
 
|format=JSON
 
|data=extract=extract}}
 
|data=extract=extract}}
{{#external_value:extrac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external_value:extrac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  

2023年8月21日 (一) 21:32的版本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Исаевич Солженицын,羅馬化:Aleksandr Isayevich Solzhenitsyn,發音:[ɐlʲɪkˈsandr ɪˈsajɪvʲɪtɕ səlʐɨˈnʲitsɨn];1918年12月11日—2008年8月3日),苏联及俄羅斯哲學家、歷史學家、短篇小說作家,持不同政見者和政治犯。索忍尼辛不加掩饰地批評蘇聯和共產主義,定居美国后又毫不留情地批评自由主义價值觀,其立场让左右两派都无法与之相处。他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他在文學、歷史學、語言學等許多領域有較大成就。(维基百科索尔仁尼琴)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