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向中国道歉”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文本替换 - 替换“分类: 网络话语”为“分类:话语馆”)
第10行: 第10行:
 
-->
 
-->
 
===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87762.html 政治扫盲:厘清祖国、国家、政府、政党的概念]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19374.html 【搞个大新闻】南方公园正式向中国道歉]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PAGENAME}}/ CDT 网站:【{{PAGENAME}}】相关文章索引]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PAGENAME}}/ CDT 网站:【{{PAGENAME}}】相关文章索引]

2023年12月2日 (六) 00:26的版本

随着中国政府及部分中国网民将自我审查的标准逐渐推广到中国互联网(墙内)之外的更多社交平台,当一些“不受欢迎”的声音或做法出现,于是会被意识形态化的媒体或民众曝光、攻击,进而被要求进行删除、自我审查,并同时“向中国道歉”。近年来,伴随着“天朝主义”的强势拓张,这样“向中国道歉”的事情已变得愈加频繁,越来越多所谓“辱华”的消息被“揭发”,部分当事人同时受到中国强大的舆论力量、商业制裁、安全威胁多方面的影响,而不得不做出“道歉”。但也有些名人如香港歌星何韵诗、影星黄秋生拒绝道歉,坚持评批,有些娱乐节目主创人员趁机进一步嘲讽中国,如“瑞典电视台再讽中国”、 “《南方公园》正式向中国道歉”。台湾网民也曾发起“第一届向中国道歉大赛”的活动。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