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文化爱国主义”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第11行: 第11行: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dpl: linksto = 法西斯主义 }}
+
{{ #dpl: linksto = 国家主义列表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2024年5月17日 (五) 17:39的版本

清华大学任剑涛教授把爱国主义分为文化爱国主义和政治爱国主义。他说:“政治义务的爱国主义,和政治权利应该是对等的。不能够说国家让公民受了委屈,而公民还是无条件爱这个国家。如果国家让公民受了委屈,公民的文化爱国主义,可以是不变的,但是政治爱国主义,就会发生悄然的甚至是明显的改变。……在国家能够保护我的时候,我就忠诚于我的国家,当国家没有提供给我庇护条件的时候,我可能就顷刻间丧失了对你的忠诚。”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