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明翰学派”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小 (Text replacement - "</feed>" to " ") |
小 (Text replacement - "===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China Digital Times Related Articles===" to "===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
第8行: | 第8行: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feed url="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search/伯明翰学派/feed/rss2/" entries="5"> | <feed url="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search/伯明翰学派/feed/rss2/" entries="5"> |
2021年11月13日 (六) 11:56的版本
伯明翰学派(The Birmingham School)是西方当代文化批评及美学学派。20世纪60年代中期围绕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而形成,以研究通俗文化和媒体而著称。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威廉斯、修森(Andreas Huyssen)、莫莱 (David Moley)、赫卜森(Dorothy Hobson)等。前期伯明翰学派,由于其成员大多出生于中下层或工人家庭,所以采取与以往精英知识分子不同的态度去对待、研究通俗文化,力图重估其价值。(百度百科伯明翰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当代文化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两个学派。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feed url="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search/伯明翰学派/feed/rss2/" entrie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