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中国的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是相对的概念。是指由于父母或监护人在经济或其他因素的驱使下,迁居到其他地区或城市,并与他们的父母分离或离开原有的家庭环境,在流动过程中需要在新的城市或地区寻找住所、接受教育和生活。这些儿童通常是由于父母或家庭的就业、经商或其他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成为在流动中生活的孩子。
中国的流动儿童常常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由于他们的家庭处于流动状态,他们可能面临以下问题:
1. 教育问题:流动儿童可能由于频繁的迁居而无法稳定地接受教育。他们可能难以融入新的学校和环境,学习成绩可能受到影响。
2. 家庭关系问题:由于与父母分离,流动儿童可能面临亲子关系的疏离和情感的不稳定。
3. 社会融入问题:由于来自不同地区和背景,流动儿童可能面临在新的社区或城市中融入和适应的困难。
4. 生活条件问题:流动儿童的生活条件可能不稳定,他们可能面临住房、营养、医疗等方面的不足。&
中国数字时代
- 新公民计划|2023中国流动人口子女现状
- 新公民计划|六一特供 |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现状事实和数据2022
- 新公民计划|六一特供:中国流动人口子女现状事实和数据2021
- CDT【流动儿童】相关文章索引
- CDT搜索:更多和【流动儿童】相关文章
- 谷歌搜索:更多 CDT【流动儿童】相关文章
中国数字空间
百度百科:流动儿童
在现行的城乡政策框架下,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也被排斥于乡村正式的教育体系之外,成了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这一群体称为“流动儿童”。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估算,2000年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数量为1410万人。到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规模进一步增加到1834万人。5年间,流动儿童增长了424万人,增长30%。
群体现状
1、长期流动[1]
很多人认为,和流动人口一样,流动儿童的主要特点是“流”或者是“动”,他们在流入地的停留是短暂的,会很快结束他们的流动过程并最终返回老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收集了流动人口的“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信息。根据这一信息,可以计算流动儿童在户口登记地以外地区流动的时间。分析发现,在0—5岁的流动儿童中,半数流动儿童的流动时间接近他们的年龄,也就是说,这些年龄较小的儿童,他们生命历程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流动”中度过的。而在6—14岁的流动儿童中,1/3的人的流动时间超过了6年。
由于没有当地户口,这些流动儿童的很多权利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这对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各地有关政府部门必须及早做好物质和思想上的准备,包括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和接受教育机会,以保证我国第二代移民的健康成长。
2、不再恋乡
近年来,流动儿童数量不断增加,而且未来还有进一步增加甚至较大幅度增加的可能。流动儿童已失去了和“老家”的联系,多数流动儿童今后不可能返回“老家”。以北京市为例,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34.82%的流动儿童出生在北京。而这些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长大的流动儿童,是土生土长的准城市居民,没有父辈的恋乡情结,基本上不可能回到户口所在地的乡村生活。
3、大龄化
按照我国的现行学籍管理体制,流动儿童不能在城市里上高中和考大学,他们初中毕业之后就难以在城市里获得好的就业机会。由此产生了“大龄”流动儿童的出路问题,包括:他们到哪里去上高中?他们到哪里去考大学?他们能不能平等地在城市里实现就业?他们能不能在城市里“象样”地就业?他们能不能顺利地成为“城里人”?如果对上述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话,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一批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逐渐长大成人,每年将新增100万以上的“大龄”流动儿童。希望整个社会、城市政府、相关部门能及早重视、研究、解决“大龄”流动儿童接受高中教育以及参加高考的问题、平等就业问题等,为这些流动儿童真正地融入城市社会、成为城里人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多的机会。
通过调查了解到:流动儿童父母的学历普遍较低,居住和卫生条件较差,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不尽人意,孩子甚至连做作业必须的桌椅也没有。大部分流动儿童课余时间在家里,没有参加各类兴趣培训班,也缺少课外书籍。他们虽然身居城市,但由于与城市孩子的生活差距和不平等,使他们始终处于城市边缘。多数孩子感到受压抑、被歧视,认为城里人看不起他们。不少孩子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过强,行为拘谨,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
存在问题
1、教育问题
(1)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缺失。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是工人或小商贩,因忙于生计,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无法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重养轻教,平时只能给予孩子生存所需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关注的很少。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致使流动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
(2)流动儿童学习情况堪忧。流动儿童在学习方面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少部分流动儿童能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能独立自主地解决学习问题,遇到困难能虚心向老师和同学求助,学习成绩优良。但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学习不刻苦,上进心不强,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自信心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欠佳,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较为普遍。
(3)流动儿童卫生状况较差。儿童良好的卫生状况和习惯是保证其身体正常发育和成长的关键因素。但是,流动儿童在这方面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卫生状况下降、卫生习惯变差的问题。调查显示有10%以上的流动儿童不能坚持每天刷牙洗脸。
2、家庭问题
流动儿童居住条件狭小。多数流动儿童生活在“城中村”,在经济条件、公共设施、教育资源等方面与城市中心区有很大差距。数据显示,流动儿童家庭住房面积多为30-60平方米,其中71.8%的住房来源是租借,有19.26%的流动儿童家庭住房面积只有10-30平方米,55.59%的流动儿童在家没有自己的学习房间。
(1)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简陋。调查数据显示,有26.94%的流动儿童在家没有自己的学习书桌,只能趴在小椅子上学习,或在床上写作业。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家里一旦来了客人,学生就根本找不到可以写作业的地方,有的连睡觉也无法保证。
(2)流动儿童家务负担繁重。大多数流动儿童在课余时间都要帮父母做家务。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已成为家中的重要劳动力,他们承担了许多家务活,以便父母能全身心地去外面挣钱。像准备全家人的一日三餐、洗全家人的衣服等,都是尚未成年的他们必须承担的家庭责任。还有许多孩子在课余时间帮父母做工、打杂,晚睡早起。
(3)流动儿童课余生活单一。因家长工作时间比较长,与城市儿童放学后可参加兴趣小组或各种学习班,玩电脑、上网等活动相比,流动儿童生活的社区很少有公共休息场地,他们每天放学之后只能写作业或者做家务。数据显示,只有32.08%的流动儿童参加过特长班的学习。
(4)流动儿童常常被家长当成出气筒任意打骂。流动人口在城市打工,常常会面临雇主的无理要求,还要承担家庭经济负担、城里人歧视等巨大压力。回到家中,只要孩子稍有不听话或者表现不好,很容易就会被家长“暴打”以发泄心中怨气。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业要求过高,坚持认为“不打不成器”,只要孩子学习成绩稍有下降,就会遭到家长的打骂。
3、心理问题
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突出。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其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同龄的非流动儿童。
由于流动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交环境等方面与城市学生相差较大,两者在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出现明显差异。另外,进入城市学校后,城区人的歧视使他们心理压力剧增,以至容易形成各种心理障碍。
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的断裂或缺失导致流动儿童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的问题突出。与普通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对不良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缺乏认知能力,受外来不良社会因素影响成为了“问题孩子”。
中国数字时代
- 网易数读 | 3600万流动儿童,和消失的农村学生
- 第一财经|“流动”儿童,卡在城乡之间
- CDT【流动儿童】相关文章索引
- CDT搜索:更多和【流动儿童】相关文章
- 谷歌搜索:更多 CDT【流动儿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