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报复社会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Xinchen讨论 | 贡献2024年5月20日 (一) 19:17的版本 →‎中国数字时代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这里指中国底层社会民众遭受欺压之后,或因投诉无门,或因司法不公,困顿绝望,发生报复社会的行为,导致无辜者受害的悲剧。

从抚州钱明奇到厦门陈水总,再到这次安顺张包钢,反复在说一个道理[1] :健康的社会得让人说话,得有讲理的地方,得让人有诉说委屈的渠道。与其走向人人防控,不如疏通争取公义的渠道。

“一个人,一个方向盘,就可以使一车人葬身湖底。不要轻视每一个人的怨气、委屈与愤怒,每一个人的怨气、委屈与愤怒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关注他们、安抚他们、帮助他们,以免他们与公众玉石俱焚,同归于尽,而不是一句轻描淡写的“报复社会”就遮蔽了一切。”

2018年在上海刀砍男童案之后,BBC中文网上发表的名为《砍童事件背后 “弱者报复社会”现象的根源在哪里》[2]的文章中写道:

我所说“弱者”,不是固指某个特定群体,只是陈述一种事实,即不管行凶者是基于何种原因沦为弱者的,他现在的处境是在社会边缘,处于一种事实上的弱者地位。当然,这样的“弱者”,大都隶属于社会的弱势阶层或底层社会。这样一个人,当他受到侮辱或努力后,意识到无法改变自身的边缘地位,于是不再选择顺从,认命,而萌生极端的反社会心理,他们要用社会来为自己的冤屈或不公“陪葬”,但由于他们向欺负自己的强势阶层”复仇”面临实际困难,便将报复社会之刀砍向同为弱势者或比自己更弱的群体,包括像学童这样的体力弱者。此时对他们而言,报复谁不是目的,报复本身成了目的。由于在他们做出这种选择时,多数人已经抱有同归于尽的想法,所以,报复的动作弄得越大,其复仇的心理也就越能得到满足。

究其根源,文章这样评论道:

中国社会的问题几乎表现在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不客气地讲,中国就是个社会治理失败的国家,社会治理的失范和失序到处可见,触目惊心。其中最让人忧心的,一是个体的自由受到严格约束和禁止,二是群体自治被取缔,在这种情形下,当几乎所有的公共产品都由政府来提供和分配,社会就会发生争夺公共产品和资源的战争,难有基本的公正可言。

因为在政府能够决定一个社会从思想到物质分配的几乎各个方面,甚至连私人事务也干预时,社会就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这就使资源的分配不可能公平,特权阶层总是分得最多最好,而为了在社会分配中尽可能最大化自身利益,人们也总是使出浑身解数,去讨好和接近权力,将更多的权利“自愿”让渡给掌握着分配大权的行使者。此乃中国出现各种丑陋和丑恶现象的总根源。

参见 弱者的武器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