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卡脖子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Qi Yi讨论 | 贡献2024年7月17日 (三) 23:19的版本 →‎中国数字空间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Qiǎ bózi | Chokepoints

习近平为卡脖子指明方向

在中国官方话语里,指关键领域或技术依赖外国,导致在某些时候可能被对方控制或制约。这一术语常用于描述中国在高科技、制造业、能源等关键领域面临的挑战和瓶颈。例如,芯片制造技术的缺失、核心软件依赖国外、以及高端制造设备的进口限制,都可能被称为“卡脖子”问题。在美中贸易战,美中脱钩去风险化的背景下,中国将破解“卡脖子”上升到到国家战略高度。

“卡脖子”清单

《国家治理》周刊2020年12月的一篇文章[1]总结,中国工业领域至少有35项“卡脖子”技术,分为四分类:

一是核心元器件类,包括芯片、航空发动机短舱、触觉传感器、手机射频器件、激光雷达、高端电容电阻、铣刀、高压柱塞泵、掘进机主轴承、水下连接器、高端焊接电源、医学影像设备元器件等。二是关键基础材料类,包括ITO靶材、航空钢材、高端轴承钢、光刻胶、微球、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锂电池隔膜、超精密抛光工艺、环氧树脂、高强度不锈钢等。三是先进基础工艺类,包括光刻机、真空蒸镀机、核心工业软件、航空设计软件等。四是产业技术基础类,包括操作系统、iCLIP技术、重型燃气轮机、适航标准、核心算法、高压共轨系统、透射式电镜、数据库管理系统、扫描电镜等。

芯片大跃进

自2019年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对中国的芯片禁运逐步扩大,成为了一项“卡脖子”难题。而全国各地一窝蜂投入芯片产业,被媒体和网民称为“大炼芯片”(仿照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在2021年武汉弘芯烂尾后,众多芯片骗局相继爆出。公众号凤羽财经对此总结:

在芯片制造方面,紫光集团也是豪气十足,分别在武汉、成都、南京设立半导体制造基地,计划投资额总计超过700亿美元。

那么那些地方的芯片造的咋样了呢?下列未必个个有紫光参与,做个参考吧:

武汉弘芯:一家近乎空壳的公司在武汉成立武汉弘芯,号称投资超千亿,主攻14纳米逻辑工艺生产线及晶圆级封装先进的“集成系统”生产线。在武汉政府投入超过80亿元之后,弘芯骗局露出了狐狸的尾巴,2021年已遣散全体员工,留下一地鸡毛给武汉政府来收拾。

成都格芯:由美国芯片代工企业格罗方德和成都市政府合作组建,公司总投资规模累计超过100亿美元,计划成都建立一条12英寸晶圆厂。然而,看上去这么牛逼的项目,还未等到正式投产就已停摆。

南京德科码:总投资约25亿美元,规划生产电源管理芯片、微机电系统芯片等。2019年11月,该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被人民法院公布为失信被执行人。据悉,南京政府在该项目上的投入已接近4亿元,目前正千方百计寻找投资人防止项目烂尾。

陕西坤同:原计划投资近400亿元,号称是国内首个专注于柔性半导体暨新型显示技术开发与自主化的项目,并计划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投产。然而,2019年年底陕西坤陆续曝出拖欠员工薪水、员工面临失业的消息,最终以“遣散员工”宣布项目终结。

贵州华芯通:2016年,贵州省政府瞄准了对产业生态要求极高的服务器处理器,投入数十亿元资金与美国高通公司合作组建华芯通。3年后,华芯通在商业上难以为继,宣布关停。

曾经风口上的芯片业,基本就这样了吧。除了那些本来就在低端上制造的芯片,可以说几年过去了,无数钱砸下去了,最后造了个寂寞。

如果这些同志在搞钱的同时能做点正事,我估计也能被容忍、原谅,结果钱花了老多,毛都没见到一根,也难怪国家发火抓了一大批人。

但是,全怪他们,也不妥。就跟足球一样,这玩意真不是你发狠就管用的。芯片业是典型的薄利多销,点石成金的技术。里面的技术含量高到无法估量,而且也远远不是一个国家能搞定的。[2]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