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Tiger讨论 | 贡献2020年5月8日 (五) 14:38的版本 (Created page with "3月17日,公众号“犀利声”发表公号文章《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文章以一位高中生的口吻“批评” 方方在武汉疫情期...")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3月17日,公众号“犀利声”发表公号文章《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文章以一位高中生的口吻“批评” 方方在武汉疫情期间“家丑外扬”,”您是一个作家呀,是灵魂工程师啊!您应该给大家信心啊!您那样做,和把’羞愧事’拿到大街上吆喝有什么区别呢?而且您老还一脸的理直气壮。”

“我看了您的日记,我在琢磨,今天时代已经不是那个时代,鲁迅时代的使命还是今天作家全部使命吗?在一个光明时代,作家的主要精力是多用在提振民族精气神上,还是一味地聚焦不足之处,不停地揭露和追问呢?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您肯定能。您是作家!”

此后,网络上出现数篇文章对此进行反驳、调侃。

3月18日,“赤评”公号发表文章《替方方阿姨给一位高中生回信》:“人和兽的区别是什么?人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良心。你也说:“老师曾教导我们:一个人说话要拍胸膛,而不是拍屁股。”老师教得没错,说话拍胸膛的意思,就是讲话要对得起良心,不能说假话。另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要敢讲:胸膛一怕,怕什么,LZ到处说!”

3月20日,公号“PHILOSOPHIA 哲学社”发表《几名高中生给另一位高中生的信》,几位高中生“在朋友圈看到你那篇《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时,都不由得悚然。倒不是因为你的观点多么出奇、思想多么高深,而更多是因为你圆滑油腻的议论策略对写信给方方的高中生进行了逐条反驳”。这几位高中生认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你没有仔细阅读《方方日记》就得出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无稽之谈,又煞有介事地依此问诘、攻讦方方,讥讽那些比你高尚得多、也因此苦痛得更深的人们。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历史上从不缺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人,但同样不缺乏勇于揭露黑暗者:正是因为他们存在,我们才能在这里谈论光明。方方阿姨就是其中一位:她为人为文或许仍有瑕疵,但有该受到肯定之处。高中生应当向她学习,独立思考、自由发声。

3月20日,公号“彬彬有法”发表《一位高中生写给“杜甫叔叔”的信》,信模仿《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的语气给杜甫写信,对“高中生”讽刺。

3月24日,公号“大社老记有话说”发表《我是那个给方方写信的高中生的爷爷,是谁给我孙子灌输的极左思想?》,语气模仿高中生的爷爷,对高中生的文章进行了批评:

你的信里充满了对西方的仇恨,是谁在你这样幼稚的心田里、在你还没有辨别是非能力的时候播下仇恨的种子,教给你这样的16岁的孩子从小就对别的国家、别的民族如此的深仇大恨?其心何其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