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见”观察员 袁幼林
近年来,抗争政治学(contentious politics)中对政府控制人民抗议手段的理解开始更加广泛。之前学界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强硬的压制手段,或多或少忽略了相对“软”的手段。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中心的 欧博文(Kevin O’Brien)教授和中国西南财经大学邓燕华副教授 通过研究2005年浙江省东阳市画溪镇村民大规模抗议附近化工园区事件以及政府的维稳措施,引入了“关系型镇压”(relational repression)这一“软”手段的概念,并且分析了其有效性。
随着舆论压力日渐增大,通过暴力手段镇压抗议通常会导致巨大的反弹,愈发不可行。因此,关系型镇压在中国开始变得更加常见。它指的是通过从抗议者的社会关系入手来控制抗议。在中国的语境下,关系型镇压主要是依赖抗议者亲戚朋友的劝说和施压来瓦解大规模抗议。由于地方政府在部分亲戚朋友的工作生活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政府对于这些亲戚朋友的胁迫往往会对抗议者本身造成感情上的压力。
2001年到2005年间,画溪镇村民一直饱受附近竹溪化工园区污染带来的庄稼破坏和健康受损的危害。在两次上访北京无功而返后,2005年3月24日,受污染最严重的第五村村民在化工园的入口处搭建了帐篷,并且开始了全天候的示威活动。4月10日,随着示威人群越来越多,镇政府采取了强制措施,从凌晨3点起,派遣了超过1500名公安干警开始了清理现场的活动。大规模的暴力随后爆发,造成了超过300名村民和干警受伤,以及68辆政府车辆被烧毁。在外界舆论强大的攻势下,政府开始转向关系型镇压。
作者在2007年4月间对当地122位抗议领袖、村干部、镇干部和普通百姓进行了采访,并且详细阅读了档案材料,诸如上访信、海报、干部工作日记、会议记录以及内部《每日一报》等。通过进一步对其他案例的研究,作者将关系型镇压分成了四个阶段——
首先,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会采集主要的抗议人员信息以及他们主要的社会关系。吉林省抚松县公安局强调,面对抗议人群要做到“四知”:知道他们的个人信息、家庭状况、社会关系和联系方式。同样,画水镇的工作小组很快整理出了抗议者的社会关系:“抗议者LHE叔叔的女婿:GYX,画溪五村南江水库副总负责人;抗议者YG的外甥:LDF,皇田帆(音)供电站职工;抗议者WXG的儿子:WWB,画溪二村小学德育处主任……”
然后,当地政府便开始衡量哪些社会关系可用,并且开始联系这些社会关系加入工作小组。两条主要的标准便是:与抗议者的关系和对于政府工作的配合度。在这样的筛选标准下,当地的政府干部和其他工作与政府紧密相连的抗议者亲属便成为了首选。很快,一个仅仅由几十名政府官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发展到了数百人,主要包括学校老师、国企工人和当地的企业家。
紧接着,政府便督促组员开始人盯人的感化行动。感化行动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让抗议者意识到,不管他们自己多麽愿意牺牲自己,继续抗议会让他们亲近的人尝到苦果。一位当地地毯厂的工人向自己的祖母下跪说道:快结束抗议吧!不然他们不会让我回去工作的,现在找到份工作不容易。祖母在强大的感情攻势下,最后放弃了抗议。通过传递压力、动用感情和制造罪孽感这样的手段,政府期待关系型镇压会起到效果。
最后一环便是惩戒措施。画溪镇的文件中明确写道:任何镇政府工作人员,如果有亲戚参与了抗议,将会受到党纪和政府纪律的处罚,可能会被撤职、开除党籍甚至面临刑事处罚。在湖南省嘉禾县,2004年便有超过160名政府和国企工作人员因此被停职。
作者分析认为关系型镇压的有效性主要依靠的两大元素是政府对于社会关系的影响力和社会关系对于抗议者的影响力。因为政府控制着他们的薪水和职业前景,政府官员和国企员工通常成为最有效的社会关系。由于政府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私企老板也经常加入这样的关系型镇压工作小组。
【参考文献】
Yanhua Deng and Kevin J. O’Brien (2013). Relational Repression in China: Using Social Ties to Demobilize Protesters. The China Quarterly, 215, pp 533-552.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