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推荐

分析:反腐“老虎入笼”,何以担心反扑?

习近平上台不到两年,频频出拳,权威超过其前任。 按理说,老虎入了笼,是不必担心它会反扑的,但这话的前提是——笼子得结实。 在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被立案审查后,《人民日报》社旗下杂志《人民论坛》连续发文13篇文章谈反腐,提及“反腐节点到来”,反腐“从治标为主转向以治本为主”。 十多篇文章中,最抢眼的当属中山大学党史党建研究所所长郭文亮的《反腐风暴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指出:“‘打虎’力度不断加大,腐败分子决不会坐以待毙。为保护既得利益,必然负隅顽抗,甚至联手反扑。” 此文随后被中国媒体广泛转载,并换之以更抢眼的标题《中共反腐要提防“大老虎”们联手反扑》。一时间,周永康落马后的“阶段性胜利”似乎被反腐进入“深水区”的严峻形势替代。 反扑的形式是什么呢?该文说:要么寻找更高的“后台”保护自己;要么以影响党的形象、影响安定团结为由想方设法向查处活动施加压力;或者以所掌握的对手或更高层级官员的腐败线索相要挟;或者联合党内相关利益者,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击坚持反腐的同志,如此等等。 反扑?  ” 反腐产生的威慑力让很多人不敢像过去那样肆无忌惮地去搞腐败了 ” 黄苇町,原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 在周永康被调查后,中国官媒就出现反腐面临“句号”还是“逗号”的犹豫。一种观点认为,反腐力度如果过大,造成“老虎井喷”,有可能导致由痛恨腐败发展到否定中共的执政合法性,而“老虎”的反扑则可能带来更多的动荡。 原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共《求是》杂志研究员黄苇町对BBC中文网说,“老虎反扑”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反腐的力度和深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所未有的,这是有群众基础的,腐败是老百姓和不少党员干部最痛恨的问题。其二,这次反腐得到党的领导层支持,包括老同志的支持。周永康案从传闻到公开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中共领导层思想统一的过程。” 黄苇町说,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将反腐矛头对准四类贪官,即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干部,这意味着反腐还是“有节制的”。 他说:“反腐并非是要抓得越多越好。比如,对高官配偶或子女办企业的,如果现在收手不办了,也不一定会继续追究,但如果要接着办,那就要处理。” 有分析人士认为,周永康落马后,中共反腐或有所放缓。 黄苇町说:“反腐力度大的意义在于,它产生的威慑力让很多人不敢像过去那样肆无忌惮地去搞腐败了。” 胶着状态? 8月4日的《长白山日报》报道,吉林长白山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讲话精神。 文章援引习近平的话说:“与腐败作斗争,个人生死,个人毁誉,无所谓。” 文章接着说,习近平对反腐败形势有一个新提法,就是腐败和反腐败两军对垒, 呈“胶着状态”。 倘若属实,则这是习近平反腐运动以来最为“忧心忡忡”警惕之语了。 该文随后也被广泛转载。但周二BBC中文网查询该文时发现已被删除,就连中国调查性新闻的旗帜、周永康案宣布后大出风头的财新网、香港的大公网有关该文的报道也被删除。 在香港的中国事务评论员林和立认为,在打倒周永康后,习近平和王岐山目前不会再打更大的“老虎”,“至少在习近平的第一个五年任期内,不会再拉下比周永康地位更高的大老虎”。 林和立对BBC中文网说:“习近平拉下(前军委副主席)徐才厚这个老虎,有不少的抵触情绪,有人为了集团的既得利益觉得中纪委做得过分了,所以有一些反抗的情绪,导致目前党政军的士气比较低落,甚至会影响今年GDP增长7.5%的目标。” 林和立认为,为了平服这种情绪,更为了保证经济的增长,“打虎运动”在明后两年会“有所收敛”。 林和立说,《长白山日报》的这篇文章被拿下,说明了党内的一些矛盾。不过,中共党内的矛盾从1921年建党之初就存在,反腐力度如此大出现党内的一些分歧也不足为奇。 林和立认为,习近平的权力相对来讲比较稳固,但鉴于未来还有八年的执政长路,未来的“打虎运动”需要谨慎从事。 (责编:李莉)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加国夫妇在华被抓,儿子称“泄密罪”很荒唐

中国宣布,居住在辽宁丹东的加拿大夫妇凯文高及妻子朱莉娅被国安局带走审查。新华社周一发出简短消息称:两人涉嫌从事窃取国家军事和国防科研秘密的活动。消息还说,他两人是8月4日被国安局带走的。加拿大政府密切注视事态发展。国际媒体给予此事高度关注。

新华社报道说:案件正在审理中。腾讯新闻综合报道说,凯文•高对中朝关系判断力强。

阅读更多

共识网 | 曹培:我的法治梦

我有一个梦想, 一个萦绕多年的梦想, 那就是有一天你 – 我们敬爱的法官叔叔 终于挺直了你弯曲的脊梁。 你不必战战兢兢地服从指令, 你不再受制于任何权力的潜网。 你只遵循法律规则的明文, 你只服从内心良知的畅响。 你毅然地撑起了法治的天空, 决绝地清除了潜规则的土壤。 从此污浊的空气变得清爽, 亿万人民的命运改变了模样。 蒙冤的大伯不再流泪, 被拆迁的阿婶不再上访, 贪赃枉法者向你缴械投降, 合法致富者不再移民异国他乡。 你用法律护住简陋的家园, 医治着弱势者被折伤的臂膀。 你用判例完善着市场的规则, 建造着深化改革的渡船与桥梁。 神州燃烧起正义的星火, 大地迎来了公平的阳光。 你为子孙留下光明的未来, 让梦想燎原在希望的田野上。

阅读更多

共识网 | 在我国允许创办私立大学的意义和困境

【内容提要】:在不少人诧异近年来为何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获得中国人大额捐款的情境下,反思大陆为何没有较好的私立大学接受个人、企业和社会其他力量的捐赠。在我国公民、企业和其他团体捐赠能力和意向上升、国家治理向现代治理体系转型、政府服务和社会观念更加开放、中外交流进一步便捷和密切、尝试性的多元化办学探索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地允许创办独立自主的私立综合性大学,对于大学与政府、社会、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促进显得尤为必要,同时也存在不少困境与限制。如何处理好创办与建设中的私立大学与国民教育理念和上升机制、政府管理制度、世界其他大学办学经验的协调、调整、提升、互利,是促进中国人及其文明参与到更宽广的世界文明对话、沟通中,面对人类共同挑战的一条可能途径。   【关键字】:私立大学 独立办学 自主办学    引言   近年来,我国逐步允许和扩大中外大学交换学生、合作办学,在外国政府或基金资助下设立各类研究中心,允许外国大学设立分校,探索自主办学、多元办学途径,这是对1949年以来取消部分大学和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的办学思路的修补和调适,对改善和提升国家形象、教育发展、人才交流、创新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管理机制、融资渠道、学科设置、选拔方式等关系到大学发展的基本议题上还存在诸多掣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自主办学、多元办学显得正当其时。限于篇幅和能力,本文讨论的我国仅指我国大陆,不包含港澳台地区,自主办学、多元办学仅选取其中的一种形式,即私立大学,且为世界性的综合大学,讨论的范围仅从多角度论述建设私立大学的意义和困境,不涉及具体大学的管理与设置。   简而言之,目前在我国,允许创办私立大学的意义在于:   一、引导、吸收国内外资金,包含各类基金、企业、个人等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   二、引导部分留学意向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大学生在本国就读,吸引外国优秀人才来华任教、学习和工作,吸引我国海外留学生归国创业和服务;   三、促进与公立大学、合作办学、外国大学分校、世界各类大学的竞争,形成多元、竞争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培养人才和大学建设的共同进步;   四、促使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的多元方向改革,不同私立大学在本硕博招生、学科和研究机构设置上的不同可以引导基础教育、大学教育的变化;   五、缓解国内升学和就业压力,为日益增多的高中毕业生、本硕博毕业生等人才提供学习和就业途径;   六、校长、教(师)授的公开遴选、校董会、教授委员会、学生会以及校内各类社团的自治,可以成为培育与养成公民自治的场所,为提升公民的素养和能力创造可能实施与改善的途径;   七、允许社会各类力量和宗教团体参与办学,有助于促进社会、宗教对话与宽容,调适各类思想、宗教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缓解此起彼伏的宗教极端势力的破坏性行为;   八、各类院系、研究中心、社团或组织的独立研究与运行,可以服务与中国与世界的迫切与长远的问题,为人类处境的改善和世界文明的提升做出中国的贡献,改善华人和中国在世界的形象与地位,为人类文化的多元化与世界文明的延续贡献中国的力量。   困境同时存在:   一、目前我国政府和教育部在大学的设立、学科的设置、学位的授予、教师与学生的来源、选拔与晋升上限制较多;   二、对于世界性的私立大学而言,外国人来华学生与工作签证、居留、移民、货币兑换,在中小学、大学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入籍条件、国民待遇上,还存在较多限制;   三、从较广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来说,空气污染、食品安全风险、公权力不当行使、网络限制、学术与出版的审查、个人安全与私有财产的保障、公民的权利与救济途径的阻碍,都对外国师生来华工作与就读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对于国内外宗教团体和力量以及社会其他力量进入大学或者进入中国,采取防范与堵截的态度与措施由来已久,缺乏较好的引导与合作经验,无知与恐慌并存;   五、中小学、大学在教育与选拔上,国内实行单一机制,使得私立大学在初期的本硕博招生上存在较大困难,以及大陆学生在认知与行为上与其他国家学生的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讨论与创新;   六、在引导个人、社会团体、宗教团体等非政府组织捐赠上,还缺乏较为完备的免税机制,对于捐赠的个人与组织向何处捐赠以及获得多大程度的免税上,目前在现实中操作上存在较大困难,不利于私立大学建设吸收资金;   七、各类学术团体、研究中心或其他组织考察、调研政府、民族、宗教、劳工和查阅档案等问题上限制较多,不利于学术研究和增强师生对于现实问题的认知与解决能力,也不利于私立大学的建设发展、师生的成长;   八、自1952年后,各类私立大学消失,政府长期投入、资助公立大学,数十年来,国民就读与服务于公立大学,在私立大学办学思路、经验上,缺乏传承,而世界上其他私立大学延续数百年、百年之久,向其学习,与其竞争,并驾齐驱,困难非常大。   虽然存在诸多困境,在我国公民、企业和其他团体捐赠能力和意向上升、国家治理向现代治理体系转型、政府服务和社会观念更加开放、中外交流进一步便捷和密切、尝试性的多元化办学探索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地允许创办独立自主的私立综合性大学,对于大学与政府、社会、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促进显得尤为必要。以下详细论述在我国大陆建设私立性大学的意义。    允许创办私立大学的意义   一、引导、吸收国内外资金,包含各类基金、企业、个人等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   近年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分别接受中国人大额捐赠,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与争议,其实英美无论公立、私立大学接受校友、社会个人和团体等的捐赠是一件寻常事。对于中国人来说该两项捐赠数目巨大,而对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历年接受的捐赠,这只是其中常见的、非常细微的涓涓溪流。在我国公立大学接受捐赠的数额有限,信息不够公开,是导致国人震惊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个人、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的财富和捐赠意愿处在上升期,而值得信赖的机构或平台相对较少,在我国建设私立大学,可以有效吸引个人、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的资金,积少成多,利用社会的财富为社会办事,以促成良性循环。1949年以前中国众多私立大学并不依靠政府拨款,诸如江南大学、厦门大学等依赖于企业,金陵、燕京、东吴等依赖于教会,不仅不给国家财政造成负担,反而利用国内外的各种资金为国家和世界培育人才、解决问题,如洛克菲勒基金资助的北京协和医院,以及耶鲁基金资助的长沙湘雅医院。   现今世界上活跃着各种针对不同对象和项目的公益基金,而国内缺乏与之对接的机构或平台,使得中国人无法利用这些基金为中国和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解决自己与世界的问题,诸如福特基金会、比尔盖茨玫琳凯基金等。建设私立大学,公开、透明、有监督机制的私立大学募款与使用机制,可以充分吸引国内外基金的支持,不仅是用中国的资金为中国办事,而且可以用世界的钱为中国和世界办事。   二、引导部分留学意向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大学生在本国就读,吸引外国优秀人才来华任教、学习和工作,吸引我国海外留学生归国创业和服务;   近些年来,高中毕业生、本硕毕业生前往港台、国外知名大学就读的数量日益增多,较为优秀的留在海外就业,客观上造成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机构和就业环境留不住人,吸引不了人?而外国留学生来源国家与层次目前尚存在更加多元化的空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内只有较少的大学对外国学生有吸引力,而若干该类大学在招生的宣传、生源的申请与选拔、留学生的就读与就业等服务上,都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建设综合性的私立大学,不仅可以吸引本国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国内就读,还可以吸引各类层次、不同国家的优秀高中、本硕博毕业生来华就读和进行研究、工作,这对于促进世界优秀人才在国内就读和就业,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一条可能的途径。还可以吸引优秀留学生归国任教、创办研究中心、创业。目前我国私立大学处于非常缺乏的阶段,放宽教育环境,保障独立自主办学,众多中国海外留学生在国外接受良好教育,有意愿也有能力归国创办私立大学、参与到建设私立大学的过程中来,这对于增强国家的向心力,使得优质教育在国内落地生根,有着莫大的促进作用。当然,出台相应的鼓励性的法律,可能三五年可以较为完备,但是初见成效、收效大概需要三、五十年之功,难以一朝一夕奏效。   三、促进与公立大学、合作办学、外国大学分校、世界各类大学的竞争,形成多元、竞争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培养人才和大学建设的共同进步;   尽管目前海内外的学生交换日益频繁,合作办学如宁波诺丁汉、西交利物浦,外国大学分校如上海纽约大学,其他形式如南方科技大学等,目前都处于起始阶段,对于国内公立大学并不构成生源等教育资源上的有效竞争。正如国有企业面对世界的开放,虽然短暂面临困难,但是要想长久发展,毕竟开放是在世界体系中生存必须面对的挑战。而公立大学长期在国内各地区一家独大,缺乏有效竞争,使得诸种改革缺乏动力,停滞不前,办学质量无法提升或提升缓慢,管理方式落后,行政控制教学与研究,而不是服务于教学与研究,师生的能力和活力受到较大限制,管理层和师生都容易坐井观天,不思进取。   在国内建设有影响的私立大学,和外国大学在中国的招生一起,可以对公立大学的生源造成较大的竞争,在质量、声誉与拨款上,公立大学势必面临极大的挑战。在师生的遴选和晋升上,不得不做出调整,以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体系,私立大学资金来源多元、雄厚、源源不绝,也可以客观上刺激公立大学多方面筹集资金、吸收筹款经验,多渠道解决办学资金,为纳税人减轻负担,使得纳税人的钱用到实处,也会促进公立大学筹款机制的变化,甚而吸引到更多私人、企业和私营部门的捐赠。这对于国内公立大学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与世界大学竞争必经的一个阶段,在国内外的良性竞争,则可以促进中国的教育质量、环境等提升。   四、促使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的多元方向改革,不同私立大学在本硕博招生、学科和研究机构设置上的不同可以引导基础教育、大学教育的变化;   当前国内本科招生体系的一元化考试体系逼迫中学教育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进而研究生招生实行的选拔机制仍然以考试为主,共同抑制、忽略了学生与学校的双向多元选择,学科门类设置的单一,使得各类考试成为笼罩在教师与学生身上的紧箍咒。学校与学生疲于奔命,疲于应付,陷入学生无法充分选择自己兴趣所在的大学,大学无法充分选择适合自己类型的学生,在教育部门的指挥棒下挣扎求生存。进而企业无法招收到适合自己需要的毕业生,毕业生无以以相应的资质符合社会的需要,形成恶性循环。当前需要变革的公立教育体系自身已经无法从内部自我突破,需要来自外部的强大压力,形成有效竞争,才能迫使其真正变革,不变不行。   建设多元化的私立大学,独立自主招生,在高中、本硕博的教育上,皆可促进中学、大学教育在不同层次上的变革。私立大学招生体系多元化,相应地可以发展出不同类型的中学、大学教育,施行多种标准考试、申请制,有利于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激发更多类型的教育尝试,也是缓解国内公立中学、大学招生中的名额分配失当、考试体系单一的有效办法。不以高考为主,而是单独或联合的标准考试,不以分省来确定招生比例,不以考试为主来确定生源的选择,在不同程度上都可以促进中小学、大学教育的良性循环。人类至今并没有寻找到一种毫无弊病的教育机制,但是,如果在国家或地区只存在一种一家独大的教育机制,对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五、缓解国内升学和就业压力,为日益增多的高中毕业生、本硕博毕业生等人才提供学习和就业途径;

阅读更多

共识网 | 在我国允许创办私立大学的意义和困境

【内容提要】:在不少人诧异近年来为何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获得中国人大额捐款的情境下,反思大陆为何没有较好的私立大学接受个人、企业和社会其他力量的捐赠。在我国公民、企业和其他团体捐赠能力和意向上升、国家治理向现代治理体系转型、政府服务和社会观念更加开放、中外交流进一步便捷和密切、尝试性的多元化办学探索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地允许创办独立自主的私立综合性大学,对于大学与政府、社会、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促进显得尤为必要,同时也存在不少困境与限制。如何处理好创办与建设中的私立大学与国民教育理念和上升机制、政府管理制度、世界其他大学办学经验的协调、调整、提升、互利,是促进中国人及其文明参与到更宽广的世界文明对话、沟通中,面对人类共同挑战的一条可能途径。   【关键字】:私立大学 独立办学 自主办学    引言   近年来,我国逐步允许和扩大中外大学交换学生、合作办学,在外国政府或基金资助下设立各类研究中心,允许外国大学设立分校,探索自主办学、多元办学途径,这是对1949年以来取消部分大学和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的办学思路的修补和调适,对改善和提升国家形象、教育发展、人才交流、创新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管理机制、融资渠道、学科设置、选拔方式等关系到大学发展的基本议题上还存在诸多掣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自主办学、多元办学显得正当其时。限于篇幅和能力,本文讨论的我国仅指我国大陆,不包含港澳台地区,自主办学、多元办学仅选取其中的一种形式,即私立大学,且为世界性的综合大学,讨论的范围仅从多角度论述建设私立大学的意义和困境,不涉及具体大学的管理与设置。   简而言之,目前在我国,允许创办私立大学的意义在于:   一、引导、吸收国内外资金,包含各类基金、企业、个人等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   二、引导部分留学意向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大学生在本国就读,吸引外国优秀人才来华任教、学习和工作,吸引我国海外留学生归国创业和服务;   三、促进与公立大学、合作办学、外国大学分校、世界各类大学的竞争,形成多元、竞争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培养人才和大学建设的共同进步;   四、促使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的多元方向改革,不同私立大学在本硕博招生、学科和研究机构设置上的不同可以引导基础教育、大学教育的变化;   五、缓解国内升学和就业压力,为日益增多的高中毕业生、本硕博毕业生等人才提供学习和就业途径;   六、校长、教(师)授的公开遴选、校董会、教授委员会、学生会以及校内各类社团的自治,可以成为培育与养成公民自治的场所,为提升公民的素养和能力创造可能实施与改善的途径;   七、允许社会各类力量和宗教团体参与办学,有助于促进社会、宗教对话与宽容,调适各类思想、宗教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缓解此起彼伏的宗教极端势力的破坏性行为;   八、各类院系、研究中心、社团或组织的独立研究与运行,可以服务与中国与世界的迫切与长远的问题,为人类处境的改善和世界文明的提升做出中国的贡献,改善华人和中国在世界的形象与地位,为人类文化的多元化与世界文明的延续贡献中国的力量。   困境同时存在:   一、目前我国政府和教育部在大学的设立、学科的设置、学位的授予、教师与学生的来源、选拔与晋升上限制较多;   二、对于世界性的私立大学而言,外国人来华学生与工作签证、居留、移民、货币兑换,在中小学、大学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入籍条件、国民待遇上,还存在较多限制;   三、从较广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来说,空气污染、食品安全风险、公权力不当行使、网络限制、学术与出版的审查、个人安全与私有财产的保障、公民的权利与救济途径的阻碍,都对外国师生来华工作与就读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对于国内外宗教团体和力量以及社会其他力量进入大学或者进入中国,采取防范与堵截的态度与措施由来已久,缺乏较好的引导与合作经验,无知与恐慌并存;   五、中小学、大学在教育与选拔上,国内实行单一机制,使得私立大学在初期的本硕博招生上存在较大困难,以及大陆学生在认知与行为上与其他国家学生的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讨论与创新;   六、在引导个人、社会团体、宗教团体等非政府组织捐赠上,还缺乏较为完备的免税机制,对于捐赠的个人与组织向何处捐赠以及获得多大程度的免税上,目前在现实中操作上存在较大困难,不利于私立大学建设吸收资金;   七、各类学术团体、研究中心或其他组织考察、调研政府、民族、宗教、劳工和查阅档案等问题上限制较多,不利于学术研究和增强师生对于现实问题的认知与解决能力,也不利于私立大学的建设发展、师生的成长;   八、自1952年后,各类私立大学消失,政府长期投入、资助公立大学,数十年来,国民就读与服务于公立大学,在私立大学办学思路、经验上,缺乏传承,而世界上其他私立大学延续数百年、百年之久,向其学习,与其竞争,并驾齐驱,困难非常大。   虽然存在诸多困境,在我国公民、企业和其他团体捐赠能力和意向上升、国家治理向现代治理体系转型、政府服务和社会观念更加开放、中外交流进一步便捷和密切、尝试性的多元化办学探索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地允许创办独立自主的私立综合性大学,对于大学与政府、社会、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促进显得尤为必要。以下详细论述在我国大陆建设私立性大学的意义。    允许创办私立大学的意义   一、引导、吸收国内外资金,包含各类基金、企业、个人等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   近年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分别接受中国人大额捐赠,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与争议,其实英美无论公立、私立大学接受校友、社会个人和团体等的捐赠是一件寻常事。对于中国人来说该两项捐赠数目巨大,而对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历年接受的捐赠,这只是其中常见的、非常细微的涓涓溪流。在我国公立大学接受捐赠的数额有限,信息不够公开,是导致国人震惊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个人、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的财富和捐赠意愿处在上升期,而值得信赖的机构或平台相对较少,在我国建设私立大学,可以有效吸引个人、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的资金,积少成多,利用社会的财富为社会办事,以促成良性循环。1949年以前中国众多私立大学并不依靠政府拨款,诸如江南大学、厦门大学等依赖于企业,金陵、燕京、东吴等依赖于教会,不仅不给国家财政造成负担,反而利用国内外的各种资金为国家和世界培育人才、解决问题,如洛克菲勒基金资助的北京协和医院,以及耶鲁基金资助的长沙湘雅医院。   现今世界上活跃着各种针对不同对象和项目的公益基金,而国内缺乏与之对接的机构或平台,使得中国人无法利用这些基金为中国和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解决自己与世界的问题,诸如福特基金会、比尔盖茨玫琳凯基金等。建设私立大学,公开、透明、有监督机制的私立大学募款与使用机制,可以充分吸引国内外基金的支持,不仅是用中国的资金为中国办事,而且可以用世界的钱为中国和世界办事。   二、引导部分留学意向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大学生在本国就读,吸引外国优秀人才来华任教、学习和工作,吸引我国海外留学生归国创业和服务;   近些年来,高中毕业生、本硕毕业生前往港台、国外知名大学就读的数量日益增多,较为优秀的留在海外就业,客观上造成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机构和就业环境留不住人,吸引不了人?而外国留学生来源国家与层次目前尚存在更加多元化的空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内只有较少的大学对外国学生有吸引力,而若干该类大学在招生的宣传、生源的申请与选拔、留学生的就读与就业等服务上,都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建设综合性的私立大学,不仅可以吸引本国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国内就读,还可以吸引各类层次、不同国家的优秀高中、本硕博毕业生来华就读和进行研究、工作,这对于促进世界优秀人才在国内就读和就业,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一条可能的途径。还可以吸引优秀留学生归国任教、创办研究中心、创业。目前我国私立大学处于非常缺乏的阶段,放宽教育环境,保障独立自主办学,众多中国海外留学生在国外接受良好教育,有意愿也有能力归国创办私立大学、参与到建设私立大学的过程中来,这对于增强国家的向心力,使得优质教育在国内落地生根,有着莫大的促进作用。当然,出台相应的鼓励性的法律,可能三五年可以较为完备,但是初见成效、收效大概需要三、五十年之功,难以一朝一夕奏效。   三、促进与公立大学、合作办学、外国大学分校、世界各类大学的竞争,形成多元、竞争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培养人才和大学建设的共同进步;   尽管目前海内外的学生交换日益频繁,合作办学如宁波诺丁汉、西交利物浦,外国大学分校如上海纽约大学,其他形式如南方科技大学等,目前都处于起始阶段,对于国内公立大学并不构成生源等教育资源上的有效竞争。正如国有企业面对世界的开放,虽然短暂面临困难,但是要想长久发展,毕竟开放是在世界体系中生存必须面对的挑战。而公立大学长期在国内各地区一家独大,缺乏有效竞争,使得诸种改革缺乏动力,停滞不前,办学质量无法提升或提升缓慢,管理方式落后,行政控制教学与研究,而不是服务于教学与研究,师生的能力和活力受到较大限制,管理层和师生都容易坐井观天,不思进取。   在国内建设有影响的私立大学,和外国大学在中国的招生一起,可以对公立大学的生源造成较大的竞争,在质量、声誉与拨款上,公立大学势必面临极大的挑战。在师生的遴选和晋升上,不得不做出调整,以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体系,私立大学资金来源多元、雄厚、源源不绝,也可以客观上刺激公立大学多方面筹集资金、吸收筹款经验,多渠道解决办学资金,为纳税人减轻负担,使得纳税人的钱用到实处,也会促进公立大学筹款机制的变化,甚而吸引到更多私人、企业和私营部门的捐赠。这对于国内公立大学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与世界大学竞争必经的一个阶段,在国内外的良性竞争,则可以促进中国的教育质量、环境等提升。   四、促使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的多元方向改革,不同私立大学在本硕博招生、学科和研究机构设置上的不同可以引导基础教育、大学教育的变化;   当前国内本科招生体系的一元化考试体系逼迫中学教育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进而研究生招生实行的选拔机制仍然以考试为主,共同抑制、忽略了学生与学校的双向多元选择,学科门类设置的单一,使得各类考试成为笼罩在教师与学生身上的紧箍咒。学校与学生疲于奔命,疲于应付,陷入学生无法充分选择自己兴趣所在的大学,大学无法充分选择适合自己类型的学生,在教育部门的指挥棒下挣扎求生存。进而企业无法招收到适合自己需要的毕业生,毕业生无以以相应的资质符合社会的需要,形成恶性循环。当前需要变革的公立教育体系自身已经无法从内部自我突破,需要来自外部的强大压力,形成有效竞争,才能迫使其真正变革,不变不行。   建设多元化的私立大学,独立自主招生,在高中、本硕博的教育上,皆可促进中学、大学教育在不同层次上的变革。私立大学招生体系多元化,相应地可以发展出不同类型的中学、大学教育,施行多种标准考试、申请制,有利于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激发更多类型的教育尝试,也是缓解国内公立中学、大学招生中的名额分配失当、考试体系单一的有效办法。不以高考为主,而是单独或联合的标准考试,不以分省来确定招生比例,不以考试为主来确定生源的选择,在不同程度上都可以促进中小学、大学教育的良性循环。人类至今并没有寻找到一种毫无弊病的教育机制,但是,如果在国家或地区只存在一种一家独大的教育机制,对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五、缓解国内升学和就业压力,为日益增多的高中毕业生、本硕博毕业生等人才提供学习和就业途径;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