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噪音|两个关键经济数据,同时出现恶化
在此前的预计中,2025开年的经济数据可能会好转。但事实已经证明,通缩风险依然高企,提振消费的任务依然很艰巨;同时,制造业的不景气也依然延续,能否复苏还需要打上问号。制造业和出口的问题并非一蹴而就能解决,也需要全球产业链和全球贸易周期的配合。但提振消费,真的是刻不容缓,不能再耽搁了!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3 月 10, 2025
在此前的预计中,2025开年的经济数据可能会好转。但事实已经证明,通缩风险依然高企,提振消费的任务依然很艰巨;同时,制造业的不景气也依然延续,能否复苏还需要打上问号。制造业和出口的问题并非一蹴而就能解决,也需要全球产业链和全球贸易周期的配合。但提振消费,真的是刻不容缓,不能再耽搁了!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12 月 17, 2024
央视新闻在微博上转发了这一消息,评论区有不少网民留言批评官方美化糟糕的经济形势,总评论数量突破了一千条。面对大量批评声音,央视新闻选择开启了评论精选,以应对舆论失控。
阅读更多发布者南方街头运动员 | 4 月 16, 2024
3月16号,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 (GDP) 同比增长5.3%”。外界分析,这一数据除了中国制造业增长强劲外,也可能数据存在人为的夸大。其中,“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更引发了网友的嘲讽。
阅读更多发布者桥 | 8 月 18, 2023
我们国家是在1996年建立城镇劳动力调查制度的。1992年,我们的大学生才开始双向选择,即引入市场化就业机制,在此之前都是包分配,简称“统包统配”,这个阶段并没有“失业”的概念,统称为“待业”。1996年国内开始借鉴国际经验,在国际劳工组织的帮助下,建立了劳动力试调查制度。
阅读更多发布者桥 | 7 月 16, 2022
按照16至24岁共2.1亿的人口基数计算,今年失业年轻人的数量已经超过了4000万,相当于连续四届大学毕业生,徘徊在职场之外。在我们身边,每5个年轻人中,就有1人失业。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