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社会输送人才”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Category”为“分类”)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 |||
第4行: | 第4行: | ||
<blockquote> | <blockquote> | ||
“这两天跟我讲的最多的是:别人裁员都是直接裁,'''阿里巴巴裁员是每年向社会输送1000人'''。如果你没有独特的思考能力,你会认为这是对的。”——马云在2020年1月的《重回课堂》公开演讲上回应“阿里裁员传闻”。</blockquote> | “这两天跟我讲的最多的是:别人裁员都是直接裁,'''阿里巴巴裁员是每年向社会输送1000人'''。如果你没有独特的思考能力,你会认为这是对的。”——马云在2020年1月的《重回课堂》公开演讲上回应“阿里裁员传闻”。</blockquote> | ||
− | |||
对于此类[[语言腐败]]现象,网易号[[木蹊说]]在一篇被“[[404]]”的文章中评论道: | 对于此类[[语言腐败]]现象,网易号[[木蹊说]]在一篇被“[[404]]”的文章中评论道: | ||
第37行: | 第36行: | ||
说一些客观存在的东西,我为什么要心虚呢?<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84399.html 【404文库】木蹊说|如果可以正常表达,谁愿意去用谐音?]</ref></blockquote> | 说一些客观存在的东西,我为什么要心虚呢?<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84399.html 【404文库】木蹊说|如果可以正常表达,谁愿意去用谐音?]</ref></blockquote> | ||
− | |||
− | |||
− | |||
=== 中国数字时代=== | === 中国数字时代=== | ||
第57行: | 第53行: | ||
=== 中国数字空间 === | === 中国数字空间 === |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
− | |||
− |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
</div> | </div> | ||
+ | |||
+ | === 参考资料 === | ||
+ | <references /> |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ULLPAGENAME}}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ULLPAGENAME}}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
<blockquote> | <blockquote> | ||
第77行: | 第74行: | ||
--> | --> | ||
− | [[ | + | [[分类:话语馆]] |
2023年8月7日 (一) 05:04的最新版本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2020年对“裁员”的一种广为人知的修辞。此外,中国企业也会将裁员修饰为“结构优化”、“异动”、“毕业”等,而中国官方则将失业称为“灵活就业”、“慢就业”、“缓冲期”、“回乡创业”等。
“这两天跟我讲的最多的是:别人裁员都是直接裁,阿里巴巴裁员是每年向社会输送1000人。如果你没有独特的思考能力,你会认为这是对的。”——马云在2020年1月的《重回课堂》公开演讲上回应“阿里裁员传闻”。
对于此类语言腐败现象,网易号木蹊说在一篇被“404”的文章中评论道:
有些核心的痛,我是不会去碰的。
比如语言的腐败和禁忌。
如今的社交媒体上,有越来越多的字母符号,什么yyds,jiojio,EMO住了,giegie。
还有千百一律的“绝绝子!”
我能理解这是年轻人创新的文化,但有些则让人感到无可奈何。
比如“杀人”变成了“口人”。
比如把“肮脏”改成“文明”,把“孤儿”改成“宝宝”。
裁员不叫裁员,叫向社会输送人才,叫优化公司结构。
失业不叫失业,叫“毕业”。
衰减不叫衰减,叫负增长。
河南不叫河南,叫荷兰。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些原因我一直都不敢说。
我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去使用一些拼音、缩写,去表达我的思想。
毕竟,这种方式不仅助长了中文的衰落,也是一种低头扭曲的表现。
说一些客观存在的东西,我为什么要心虚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