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很黄很暴力”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未显示2个用户的2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很黄很暴力”这句网络流行语源于2007年12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一则新闻短片《净化网络视听环境迫在眉睫》。在该片中,[[央视]]批评大量色情、暴力影片开始充斥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呼吁立法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净化网络环境。在节目第35秒处央视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一名小学生,她面对摄像镜头说道:
 +
 +
上次我查资料,突然蹦出一个窗口,很黄很暴力,我赶快给关了。
 +
 +
<embedvideo service="youtube">https://youtu.be/s07ShN6ghfw?si=Db2xHkP_MLQeY4-7</embedvideo>
 +
 
[[File:yellow2.jpg|250px|thumb|right|]]  
 
[[File:yellow2.jpg|250px|thumb|right|]]  
[[file:yellow.jpg|250px|thumb|right|]]  
+
[[file:yellow.jpg|250px|thumb|right|]]
 +
 
 +
在当时的互联网舆论环境下,网民对于官方媒体妖魔化宣传游戏/色情内容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感到不满。加之这段采访中出自张殊凡之口的“很黄很暴力”表述与其13岁的年龄不相符,于是有不少人质疑她是官方虚假宣传的“提线木偶”,讲这句话前经过了事先演练,这也令她成为了许多网民情绪宣泄、集体恶搞、人肉搜索的对象。有媒体形容为这是对“央视造假和宣传部门净网行动的一次集中性的口水式爆发”,也有媒体人批评“无论是央视还是网友都缺乏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
 +
 
 +
在各种网络段子中,有网民调侃“到底是什么网页,才能又黄又暴力,真的好想访问、好想收藏”,还有网民嘲讽“是怎样的小学生才能一眼分清蹦出的弹窗很黄很暴力且赶紧关掉”。颇为巧合的是,当时网络社区“猫扑网”的广告语为“很好很强大”,与“很黄很暴力”非常相似,于是有网民笑问该小学生是不是个mopper(猫扑用户,当时的猫扑论坛氛围宽松自由),一些猫扑用户还为这个梗加入了更多的恶搞元素。后续还衍生出“很傻很天真”、“很雷很山寨”等新句子。
 +
 
 +
在2008年初,“很黄很暴力”伴随着网民对官方造假与网络整治的不满成为了火爆全网的网络热梗,构成了一个大型的以暴易暴场景,随后网络审查部门采取了部分封杀行动,同名[[百度]]贴吧被关闭,大量网络恶搞视频遭到删除。但由于该梗已形成了巨大网络影响力,2008年末,“很黄很暴力”同时入选了人民网评选的年度网络热门语,以及网民评选的年度[[草泥马]]语。
 +
 
 +
[[File:很黄很暴力1.png|350px|thumb|center]]
 +
 
 +
从后续的发展来看,[[中共]]实则是借扫黄之名对互联网实施了更为严厉的管控。2009年6月18日,央视焦点访谈再通过一名大学生高也之口点名批评Google中国网站传播色情资讯,而这位高也同时也是焦点访谈节目的实习生,这一造假式采访再度诞生了“心神不宁”的网络流行语。
 +
 
 +
[[File:很黄很暴力2.png|350px|thumb|center]]
 +
 
 +
后据谷歌方面的回应称,央视节目中曝光的色情联想关键词,均来自一系列北京IP的批量搜索,疑为有组织有预谋的操纵。
 +
 
 +
[[File:很黄很暴力3.png|350px|thumb|center]]
 +
 
 +
2009年6月24日,中国大陆防火墙开启了对[[谷歌]]多项业务的屏蔽。2010年3月23日,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至今13余年过去,中国大陆用户仍无法直接使用谷歌服务。而中共官方的网络环境整治行动从未停止,人们始终生活在家长制政府的信息过滤与清理之下,以至于有网友在“很黄很暴力”的旧视频评论区留下新评论:“巧了,这么多年过去,现在净化网络环境也还是迫在眉睫”。
 +
 
 +
=== 中国数字时代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01836.html 【CDT百科】“很黄很暴力”是什么梗?为何官方不断开展净网行动?]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24739.html 猛禽 | 很黄很暴力的续集]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39422.html 嗨!歷史 | 宋代女相扑“很黄、很暴力”:袒胸露怀是游戏规则?]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search_gcse/?q={{PAGENAME}}  CDT搜索:更多和【{{PAGENAME}}】相关文章]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feed url="feed://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很黄很暴力精选/feed/" entries="10">
+
=== 中国数字空间 ===
== [{PERMALINK} {TITLE}] ==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DATE}, by {AUTHOR}'''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feed>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div>
 +
<!--
 +
########################################################################################
 +
维基百科引用(如有维基百科同名可以添加,没有的话请将上面代码删除。)
 +
请注意如果维基百科的页面被redirect, 则代码失效。这时需要把代码中的{{FULLPAGENAME}}手动替换成相应维基百科页面URL中页面名字(有时可能是繁体字)
 +
########################################################################################
 +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很黄很暴力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blockquote>  
 +
{{#get_web_data:
 +
url=https://zh.wikipedia.org/w/api.php?action=query&prop=extracts&exsentences=4&explaintext&format=json&exintro&titles={{FULLPAGENAME}}
 +
|format=JSON
 +
|data=extract=extract}}
 +
{{#external_value:extract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ULLPAGENAME}}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blockquote>  
  
[[Category:草泥马语]]
+
[[Category:草泥马语]][[Category:CDT百科]]

2023年11月8日 (三) 10:45的最新版本

“很黄很暴力”这句网络流行语源于2007年12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一则新闻短片《净化网络视听环境迫在眉睫》。在该片中,央视批评大量色情、暴力影片开始充斥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呼吁立法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净化网络环境。在节目第35秒处央视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一名小学生,她面对摄像镜头说道:

上次我查资料,突然蹦出一个窗口,很黄很暴力,我赶快给关了。

Yellow2.jpg
Yellow.jpg

在当时的互联网舆论环境下,网民对于官方媒体妖魔化宣传游戏/色情内容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感到不满。加之这段采访中出自张殊凡之口的“很黄很暴力”表述与其13岁的年龄不相符,于是有不少人质疑她是官方虚假宣传的“提线木偶”,讲这句话前经过了事先演练,这也令她成为了许多网民情绪宣泄、集体恶搞、人肉搜索的对象。有媒体形容为这是对“央视造假和宣传部门净网行动的一次集中性的口水式爆发”,也有媒体人批评“无论是央视还是网友都缺乏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

在各种网络段子中,有网民调侃“到底是什么网页,才能又黄又暴力,真的好想访问、好想收藏”,还有网民嘲讽“是怎样的小学生才能一眼分清蹦出的弹窗很黄很暴力且赶紧关掉”。颇为巧合的是,当时网络社区“猫扑网”的广告语为“很好很强大”,与“很黄很暴力”非常相似,于是有网民笑问该小学生是不是个mopper(猫扑用户,当时的猫扑论坛氛围宽松自由),一些猫扑用户还为这个梗加入了更多的恶搞元素。后续还衍生出“很傻很天真”、“很雷很山寨”等新句子。

在2008年初,“很黄很暴力”伴随着网民对官方造假与网络整治的不满成为了火爆全网的网络热梗,构成了一个大型的以暴易暴场景,随后网络审查部门采取了部分封杀行动,同名百度贴吧被关闭,大量网络恶搞视频遭到删除。但由于该梗已形成了巨大网络影响力,2008年末,“很黄很暴力”同时入选了人民网评选的年度网络热门语,以及网民评选的年度草泥马语。

很黄很暴力1.png

从后续的发展来看,中共实则是借扫黄之名对互联网实施了更为严厉的管控。2009年6月18日,央视焦点访谈再通过一名大学生高也之口点名批评Google中国网站传播色情资讯,而这位高也同时也是焦点访谈节目的实习生,这一造假式采访再度诞生了“心神不宁”的网络流行语。

很黄很暴力2.png

后据谷歌方面的回应称,央视节目中曝光的色情联想关键词,均来自一系列北京IP的批量搜索,疑为有组织有预谋的操纵。

很黄很暴力3.png

2009年6月24日,中国大陆防火墙开启了对谷歌多项业务的屏蔽。2010年3月23日,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至今13余年过去,中国大陆用户仍无法直接使用谷歌服务。而中共官方的网络环境整治行动从未停止,人们始终生活在家长制政府的信息过滤与清理之下,以至于有网友在“很黄很暴力”的旧视频评论区留下新评论:“巧了,这么多年过去,现在净化网络环境也还是迫在眉睫”。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维基百科:很黄很暴力

很黄很暴力,是一句在2007年底产生、2008年初迅速窜红的网络流行语。源于北京市的学生在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访时的回答,由此引发了广大网民的关注,成为2008年初中國大陸最受关注的网络事件,对网络文化立即产生了广泛影响。雖然只經過數天的傳播,以「很黃很暴力」作為關鍵字在搜尋引擎搜索,結果已經在三百萬条以上。 (维基百科:很黄很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