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选择”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Text replacement -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to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在中国数字时代阅读更多【{{PAGENAME}}】相关的文章]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3行: 第3行:
 
按照[[符号学]]的思想,任何表达式都有两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比如”我读书“这个句子里的我,读,书三个文字符号的前后相续,就是一种组合关系。与此同时,”我“又同没有出现在这个句子里的”你“,”他“,”他们“等构成联想关系。而”我“的意义也只有在同这些没有出现的意义相比较才有可能。其他符号也是如此,如”书“可以同”报刊“,”文件“,”电影“等构成联想关系。
 
按照[[符号学]]的思想,任何表达式都有两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比如”我读书“这个句子里的我,读,书三个文字符号的前后相续,就是一种组合关系。与此同时,”我“又同没有出现在这个句子里的”你“,”他“,”他们“等构成联想关系。而”我“的意义也只有在同这些没有出现的意义相比较才有可能。其他符号也是如此,如”书“可以同”报刊“,”文件“,”电影“等构成联想关系。
 
<ref>《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 李彬 译注 p.35</ref>
 
<ref>《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 李彬 译注 p.35</ref>
 
+
===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在中国数字时代阅读更多【{{PAGENAME}}】相关的文章]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426597.html FT中文网|许知远:选择]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PAGENAME}}/ CDT 网站:【{{PAGENAME}}】相关文章索引]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div>
  
 
[[Category: 网络文化]]
 
[[Category: 网络文化]]

2023年8月16日 (三) 16:06的最新版本

"哪里有选择,哪里才有意义“,这是传播的一个基本规律。所有的符码都涉及联想关系上的选择,其间被选定的意义仅同本来可能入选而没有入选的意义进行比较才能确定。选择常与连锁组合关系)相配合以表示语言的运作。

按照符号学的思想,任何表达式都有两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组合关系联想关系。比如”我读书“这个句子里的我,读,书三个文字符号的前后相续,就是一种组合关系。与此同时,”我“又同没有出现在这个句子里的”你“,”他“,”他们“等构成联想关系。而”我“的意义也只有在同这些没有出现的意义相比较才有可能。其他符号也是如此,如”书“可以同”报刊“,”文件“,”电影“等构成联想关系。 [1]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1. 《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 李彬 译注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