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网络舆情”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未显示1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
<blockquote>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http://baike.baidu.com/view/2143779.htm (百度百科{{FULLPAGENAME}})]
+
“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http://baike.baidu.com/view/2143779.htm (百度百科:{{FULLPAGENAME}})]</blockquote>
  
===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
在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表达意见和声音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国政府在面对网络舆情时采取了高度的管理和控制,对于不符合政府宣传要求的内容采取了打压、[[封杀|封禁]]等手段。政府面对网络舆情的态度和做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599443.html 【立此存照】中国这几十年最大的恐惧竟然是…..]
 
  
=== 相关链接 ===
+
* 监控和[[网络审查|审查]]: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和审查,尤其是对一些[[敏感词|敏感话题]]和事件的讨论和评论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过滤。政府通常会采用人工审核和自动过滤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网络舆论,对于不符合政府宣传要求的内容采取打压、封禁等手段。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 引导和塑造:政府通过官方媒体、网络宣传和其他渠道积极引导和塑造网络舆论,以营造对政府有利的舆论氛围。政府还会利用[[网络评论员]]等工具来干预网络舆论,以控制和影响公众意见。
 +
 
 +
* 回应和改善:政府也会通过回应和改善来处理网络舆情,采取相关措施解决公众关切,提升政府形象和信任度。
  
 +
=== 中国数字时代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430611.html 【网络民议】朕能量:9成以上国内网民支持网络治理行动]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112186.html 五毛党的网络江湖(上)]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0734.html 网上流传的西工大“五毛工资单”照片【附西工大表彰会新闻】]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140955.html 中共太子富豪大观]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80628.html 罗援少将哥们弟兄几在汉几在曹营打啥仗]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80736.html 【网络民议】罗援将军终于被你们逼疯了]
  
 +
=== 中国数字空间===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div>
 
[[Category: 审查制度]][[Category: 网络舆情]]
 
[[Category: 审查制度]][[Category: 网络舆情]]
 +
__NOTOC__

2024年1月26日 (五) 20:26的最新版本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百度百科:网络舆情)

在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表达意见和声音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国政府在面对网络舆情时采取了高度的管理和控制,对于不符合政府宣传要求的内容采取了打压、封禁等手段。政府面对网络舆情的态度和做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 监控和审查: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和审查,尤其是对一些敏感话题和事件的讨论和评论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过滤。政府通常会采用人工审核和自动过滤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网络舆论,对于不符合政府宣传要求的内容采取打压、封禁等手段。
  • 引导和塑造:政府通过官方媒体、网络宣传和其他渠道积极引导和塑造网络舆论,以营造对政府有利的舆论氛围。政府还会利用网络评论员等工具来干预网络舆论,以控制和影响公众意见。
  • 回应和改善:政府也会通过回应和改善来处理网络舆情,采取相关措施解决公众关切,提升政府形象和信任度。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