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第38行: | 第38行: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
</div> | </div> | ||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乔治·奥威尔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blockquote> | <blockquote> | ||
{{#get_web_data: | {{#get_web_data: | ||
− | url=https://zh.wikipedia.org/w/api.php?action=query&prop=extracts&exsentences=4&explaintext&format=json&exintro&titles= | + | url=https://zh.wikipedia.org/w/api.php?action=query&prop=extracts&exsentences=4&explaintext&format=json&exintro&titles=乔治·奥威尔 |
|format=JSON | |format=JSON | ||
|data=extract=extract}} | |data=extract=extract}} |
2023年8月28日 (一) 20:25的版本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是英国著名的作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他生于1903年,逝世于1950年。奥威尔以其深刻的政治洞察力和对权力、社会不公、言论自由、政治操控和权力滥用的关切而闻名,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评论家之一。
他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文章和评论,其中最知名的作品之一是反乌托邦小说《1984》和寓言小说《动物农场》。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政治现实的深刻关切,探讨了权力、政府操控、信息控制等问题。他的笔名“乔治·奥威尔”在文学界广为人知,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4》描绘了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强调政府对信息的操控、言论的限制以及对个人自由的侵犯。这部小说创造了许多流行的词汇和概念,如“大哥”(Big Brother)、“双重思想”(doublethink)和“新话”(Newspeak),成为了描述政治操控和虚假现实的象征。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维基百科:奥威尔
乔治·奥威尔(英語:George Orwell;1903年6月25日—1950年1月21日),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英国左翼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他的作品以清晰的散文、尖锐的社会批评、反对極權主義和直言不讳地支持民主的社会主义为特点。 奥威尔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其中包含各类文学批评、诗歌、小说及讽刺新闻。《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為奥威尔的传世作品,他在书中以辛辣的笔触讽刺泯灭人性的极权主义社会和追逐权力者;而小说中对极权主义政权的预言在之后的五十年中也不断地与历史相印证,所以两部作品堪称世界文坛政治讽喻小说的经典之作,其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