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小 (Text replacement - "<feed url=(.*)>" to " ") |
小 (Text replacement -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to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在中国数字时代阅读更多【{{PAGENAME}}】相关的文章]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
||
第10行: | 第10行: | ||
+ | |||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在中国数字时代阅读更多【{{PAGENAME}}】相关的文章] | ||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
2021年11月13日 (六) 13:12的版本
百姓,字面意為一百個姓氏,今引申指一般平民,如「老百姓」、「平民百姓」。但古代為氏族社會,百姓實際上指氏族首領,即貴族。在夏商周等上古時期,位高權重者最早是用氏族稱之,而氏族在漫長歷史中常獲得封地或衍生旁支,便以姓氏去命名封地,反之以封地名稱去命名後人,詩經中記載堯帝時期首先出現百姓這個官名,負載管理天子和諸多封地往來的庶務。到漢朝與魏晉時期,百姓實際上是指世家百姓,包含有權的官宦、有家產的豪門、有名的學者、或鉅商富賈,若不具備條件則稱寒門,然而即使寒門也少包含醫者、工匠、小商與小農等黔首黎民。(维基百科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