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权”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小 (Text replacement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search/{{FULLPAGENAME}} 更多{{FULLPAGENAME}}相关文章]" to " ")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Category”为“分类”) |
||
第39行: | 第39行: | ||
############################################################################################# | ############################################################################################# | ||
--> | --> | ||
− | [[ | + | [[分类:时政话语]] |
2023年8月7日 (一) 05:04的版本
受教育权被认为是一种人类权利并被理解为一种自由的权利,明确了对儿童进行初级教育、对所有儿童推广中等教育的义务、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以及对未接受过完整初级教育的个体进行基础教育的义务。除了这些规定个体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之外,受教育权内容还包括消除各级教育系统内的歧视、建立最低标准以及提高教育质量。 受教育权规定在《世界人权宣言》中的第26条以及《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的第14条中, 在1960年教科文组织的反教育歧视公约中、欧洲人权公约第1号议定书以及1981年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中得到重申。(维基百科受教育权)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19楼
- 三明医改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
- 不讲女德FistsUnchained
- 中国式教育
- 中国教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九一八
- 习近平考察遵义 民众喊冤被阻
- 了解祖国
- 人口拐卖
- 人工智能
- 人民報
- 人矿
- 传统中医
- 养老金
- 内卷
- 农村精障女性关注小组
- 北京大学
- 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
- 北京智源研究院
- 医疗
- 医疗保障
- 喉舌
- 城乡教育差距
- 多元性别
- 分类:女权馆
- 学术造假
- 小红书审查百科:一号舆情回查专项3月12日
- 山西女硕士被“收留”事件
- 巴九灵
- 延迟退休
- 快递员
- 指引
- 指明方向
- 文化霸权
- 无差别杀人事件
- 时光潮汐offer
- 星星回家计划
- 智利矿难
- 曹彭龄
- 曹靖华
- 朱森林:危险的旅游
- 李小乖:中国梦
- 格隆
- 沙白白
- 泄题
-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演员王星失联事件
- 熊太行
- 独立思考
- 王家岭矿难
- 琼瑶
- 生育率
- 电信诈骗
- 留守儿童
- 社会监督权
- 离婚冷静期
- 秦晓:秉承普世价值 开创中国道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
- 符号暴力
- 罗彩霞事件
- 营养餐补助
- 蔚青学者说
- 说服技术
- 退休人员
- 造假
- 邯郸留守儿童杀人事件
- 重庆高考加分作弊案
- 陈佳洱
- 非升即走
- 颠覆国家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