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犯”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第3行: | 第3行: | ||
|format=JSON | |format=JSON | ||
|data=extract=extract}} | |data=extract=extract}} | ||
− | {{#external_value:extrac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ULLPAGENAME}} ( | + | {{#external_value:extrac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ULLPAGENAME}}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 | === | + | === 中国数字时代 === |
第16行: | 第16行: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PAGENAME}}/ CDT 网站:【{{PAGENAME}}】相关文章索引]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PAGENAME}}/ CDT 网站:【{{PAGENAME}}】相关文章索引] | ||
− | === | + | === 中国数字空间 ===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2023年12月2日 (六) 05:16的版本
良心犯(英語:Prisoner of conscience, POC),是彼得·本南森在1961年5月28日為《倫敦觀察家報》撰寫的文章(“被遺忘的囚犯”)中創造的一個術語。該詞常與人權組織國際特赦組織有關。與政治犯不相同。良心犯可以指因政治見解、性取向、族群、宗教而入獄的任何人,也可以指因非暴力表達其信念而被監禁或迫害的人。(维基百科:良心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