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爆出军训教官与师生发生冲突,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之所以受关注,主要因为涉及人数众多,达42人,通俗的说法叫“打群架”,而且受伤的主要是学生。官方前天对此事的正式通报,进一步激起众怒。这个通报用网友的话说,可总结为:“一女生主动调戏教官,教官如武松一样不为所动。女生进一步挑衅引师生群殴教官,班主任教唆闹事,教官为大局不还手,40名学生砸玻璃撞课桌自残。”荒谬离奇的逻辑,显然无法还原事实真相,因而通报不但没有平息舆论,反而引发了更大的风暴。有网友传出的现场照片表明,湖南龙山当地的学生集体上街游行抗议。

湖南龙山因军训引发的事件,并非偶发。几乎就在与此同时,8月20日,辽宁阜新市育才高中一女生因军训军姿不好被老师扬言开除,被家长带回家后跳楼自杀。 8月25日,陕西西安中学一名高一新生在军训时,突然晕倒,口吐白沫猝死。
军训导致的群体事件和学生死亡事件集中在这几天爆发,各有具体原因不同,但终于使人们开始关注到学生军训这一多年来看似已“习以为常”的学校活动。

众所周知,学生大规模军训,并逐步在《兵役法》、《国防教育法》中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列入教育部的大中小学校教学大纲,是从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开始的。北京地区部分高校1989年9月入学的新生,军训时间曾长达一年之久。

根据教育部与军方联合颁布的《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及相关法规,军训的目的是“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掌握基本军事知识与技能”。其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意义何在?学者刘军宁的一篇文章一针见血,“集体主义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依赖于更高的道德权威;放弃自己的行动自由,听命于更高的政治权威;放弃自己的追求,服从于他人的追求。集体主义认定,个人是集体的附庸,绝对的道德权威和无限的权力属于集体。个人没有独立于集体之外的任何意义和价值。”在1989年六四之后,执政当局尤其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来对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带来的个人主义的觉醒,而军训正是一种最佳的方式。通过开学前的短时军训,以及渗透于日常教育中的长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当局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完全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力,坚决听命于政府、服从于当局、臣服于集体的一群听话小绵羊。

以一种完全统一的标准,来控制和约束学生的思想与个性,培养学生学会服从、永远当奴才,永不质疑,对其进行思想控制,可以说,在军训中基本上做到了。

当局在学校进行的政治目标明确的意识形态教育,多数时候会遭致学生及家长的反感。比如学校里开设的思想品德课、马克思主义课及毛概(毛泽东思想概论)、邓概(邓小平理论概论)等政治课程,一贯都会被学生,包括老师轻视和嘲讽,师生教和学,都只是为了应付学校。但是,为何25年来,军训这一列入学校计划的校外活动,在各地、各阶段遭到的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感并不强烈呢?这个问题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几年前我调查了一宗军训事件,才恍然大悟。

这起事件与最近的这几起军训事件类似。一名初中女生在军训基地军训时,突然晕倒,送医后不治身亡。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死亡提出了种种疑点。经过艰苦调查,及内部人员爆料,最后查明,学生出现病症时,学校老师及军训有关人员正在一家足浴城里洗脚按摩和唱歌,发现和送医不及时是重要原因。此时我才第一次知道,各个学校的军训,都是由社会上的公司组织的,背后有一条从学校、公司到军方,及涉入其中的若干个人,都能从军训获得很大利益的强大产业链。

组织军训的那家“教育服务公司”的小老板后来成了我的朋友,他告诉我许多让人震惊的事实:他的公司,在同城做学生军训的公司中不算最大,但每年营业额也达到5000多万元。不过,真正落到他手上的利润,只有几百万,大部分都送到了学校、教育部门某些掌权者及军方一些人员手中。除了寒暑假军训,其他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在陪学校校长和有关领导吃饭喝酒唱歌,“有时一天有十几个小时在喝酒”。为了让学校把学生军训的生意交给他,不仅要陪吃陪喝陪玩,还要给校长和经办人送钱;还要考虑让校长和学校从学生家长收取军训费时有利可图。而具体举办军训的地点在“军训基地”,属军方的封闭基地,也得向军方单位及个人“进贡”。他说,“我赚的是小钱,大钱都是别人拿走了。那样他们搞军训才有积极性。”

固然,很多家长认为,军训可以让孩子吃苦,强身健体,锻炼意志,这是军训得到支持、并延续下来的原因之一,但也不能不说,军训已变成一门生意,以及这一生意背后的权力寻租和腐败,才是军训得以多年延续的根本原因。在中国,什么事情一旦变成一门生意,便具有了可持续性。而这门“生意”并不为人所知,因此也就少人监管。因为校长及军方等少部分人的利益和腐败,一个旨在把学生变成奴才的恶劣活动,竟在孩子们的人生中和成长史上伴随了他们多年,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实。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