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些,鹿鸣君有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感觉。
中共是很讲究名分的。比如,“伟大领袖”是“毛主席”的专用词;“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是林彪的专用词,文革期间,其他人只能用“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这类。
至于“英明领袖”,也是不能乱用的,这是“华主席”的专用词,而且是很严肃的。且听鹿鸣君介绍:
“你办事,我放心。”1976年4月7日,毛泽东提拔华国锋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逮捕“四人帮”,继任为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在华国锋接班后,对他的称呼和形象打造,成为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刚开始,沿袭之前对“毛主席”的宣传套路,华国锋的画像在全国各地悬挂,但是,是平头。此后,发型改为头发沿着额头到鬓角整齐地向后摆去,更加接近毛泽东。
那么,人民该怎么称呼华国锋同志呢? (上面三图其实已经有答案了)
当1976年9月毛泽东去世的时候,华国锋还不能成为权力的中心。人民日报社的凌志军和马立诚考证说:“报纸上在提到我们国家的领导力量的时候,也不提华国锋,只说“党中央”。到了10月8日,也即粉碎‘四人帮’的第三天,报纸上面第一次出现了‘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0日,‘两报一刊’社论就又进了一步,说是‘最紧密地团结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又过了几天,就变成‘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了。到了这个月的下旬,来自四面八方的致敬电一律在抬头写着“华主席、党中央”的时候,华国锋就已经像毛泽东在世的时候一样,位居党中央之前了。”
另据叶永烈《邓小平改变中国》(江西人民出版社)考证,“英明”二字,最早出现在1976年10月24日上海市“双庆”大会给“华主席、党 中 央”的致敬:“全市军民同声赞道:‘华主席,真英明,除四害,为人民。’”
“英明领袖”成为华国锋的专用名词,最具权威的起源,是《解放军报》1976年10月29日社论《华国锋同志是我们党当之无愧的领袖》:“华国锋同志不愧为毛主席亲自选定的接班人,不愧为把毛主席的事业推向前进的掌舵人,不愧为毛主席缔造的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
1976年11月8日,《解放军报》又发表了一篇重要社论《华国锋同志为我党领袖是毛主席的英明决策》。这样,“英明”一词有了双重含义:不仅华国锋本身“英明”,而且选择华国锋为领袖体现了毛泽东的“英明”。
这篇社论社论列举了华国锋作为“英明领袖”的四条优秀品质:
第一,华国锋同志忠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善于把革命的理论和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
第二,华国锋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在国际国内尖锐复杂的斗争中,经受了长期的考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三,华国锋同志对党忠诚,大公无私,光明磊落,谦虚谨慎。
第四,华国锋同志远见卓识,英明果断,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从不让步,既耐心稳重,又坚持斗争。
这篇社论,系统地论述了华国锋作为“英明领袖”的根据。从此,“英明领袖华主席”这句话,频频出现于中国的报纸、中国的文件、中国的标语、中国人的发言,“英明领袖”成了华国锋的专用词。
“英明领袖”从出现到定格,整个过程,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来不得半点含糊。
1976年10月21日,京城里150万人上街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以及庆祝华国锋成为中共中央主席,这在当日叫做“双庆”。第二天,180万人,第三天,250万人。
第四天,也即24日,人数稍微少了些,100万人。但这100万人却是在同一时间云集在同一个地点–天安门广场。
对于这一天,人民日报出版社《呼喊》这本书挖掘出了一个历史小片段:
下午3点,华国锋登上天安门城楼,这是他第一次以党中央主席的身份出现在人民的面前。“一个领袖在这样的时刻往往会向城楼下的芸芸众生挥手致意,或者是高瞻远瞩,含笑鼓掌,就像毛泽东常常做出的那种神态一样。然而对于华国锋来说,眼前的事情来得太突然了,他对自己的形象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此盛大的场面居然全是为了他一个人而来,令他猝不及防。”
“一时间,他竟忘记了‘英明领袖’的风范,只是颔首抱拳,对着广场上的人群连连作揖。这叫在场的新华社记者杜修贤格外着急。‘我真心真意想为他留下一张传世之作’,杜修贤在20年之后回忆当时的情景还能历历在目,他说华国锋那个动作‘虽然符合中国民风也有传统之美,但毕竟不能登大雅之堂’。他等待着英明领袖摆出伟人风范,但却好像永远等不来的样子。长期积累的摄影意识,又不能允许他把领袖照成一个打躬作揖的乡绅模样。他只好跑到华的面前,俯身轻声道:‘华主席,您挥挥手。’华听懂了他的意思,立即将手高高扬起,脸上微笑着,慈眉善目。杜修贤抓住了这个瞬间。这照片在日后也就成为英明领袖的典型形象流传全国。诗人贺敬之充满激情地写道:‘看天安门上,华主席在向我们招手,听《国际歌》声,在全球响彻……’”
1980年9月,在“两个凡是”的批判下,华国锋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6月又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自此淡出政界。2008年,华国锋去世。
华国锋有“忠厚”之誉,他粉碎四人帮、主持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在讣告中被予以承认。
不容否认的是,在现在的话语体系中,华国锋是一个很尴尬的角色,他站在最巅峰的时间很短。在华国锋之后的中共领导人,邓小平是“总设计师”,江泽民是“领导核心”,“英明领袖”被尘封了。
如今,这么多人把“英明领袖华主席”的专用词改为“英明领袖习主席”,这么任性,到底是什么情况?
有句话说得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不管叫“英明领袖习主席”的人是什么动机,客观上,都是在挖一个大坑,不是给总书记挖坑,就是给自己挖坑。
其实呢,“英明领袖”自己也是有判断的。最早使用“英明”两个词的,是“四人帮”在上海组信任的马天水、徐景贤和王秀珍,正是他们给北京发的电报说出:“华主席,真英明,除四害,为人民。”但是华国锋心里明白,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在收到这敬电之后的第三天,就把海军司令员苏振华派到上海接管政权。马天水、徐景贤和王秀珍从此再也不见踪影。
鹿鸣君以为,不管干什么,做事都要诚心诚意的,怎样才是诚心诚意呢?有很多方面,但最起码,要先做功课。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