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传媒

作者:张洁平

1

“你知道张明敏吗?他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香港歌星。”

“……边个?张明明?从来没听过喔!”

2005年秋天,我刚从大陆到香港,喜欢拿着各种各样以前对香港的印象向本地人求证。旺角都是古惑仔?尖沙咀街头经常爆发枪战?沙头角中英街是香港特别有名的一条街?……当然,在一片爆笑声中,它们被逐个否定了。

看着香港朋友前仰后合的样子,我觉得很欢乐。就好像是自己在嘲笑美国人以为唐人街的宫保鸡丁是中华名菜一样,忍不住也爆笑起来。

但当张明敏和古惑仔一起,被大笑着否定时,我开始感到不安了。

1984年2月,在超过一亿人收看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张明敏以“香港歌星”的身份首次登台。他身穿米色西装,搭配一条灰色围巾,深情唱出“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风格十足的华侨绅士形象,在当时感动了无数对外面世界还缺乏认知的中国人。此后多年,他成了大陆人心中,对“香港人”乃至整个“海外华人”的集体想象。

很多年后我才意识到,1984年2月,正是中英关于香港命运谈判最关键的时刻。也是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当时那530万坐在家里丶等待宣判的香港人,并不像大陆这边以为的,热泪盈眶,欣喜若狂。

2005年的我无法形容,也没有深究心里的不安。只是问题隐隐浮现:如果这样一个形象并不存在,是被建构的──那香港人丶台湾人丶还有离散在世界各个角落的那么多华人,究竟是什么样子?他们的命运是什么样的?如果“中国心”也不是天然成立,那他们与中国的关系是什么?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在香港丶北京丶台北丶澳门,这些问题伴随我的记者生涯逐渐生长,由最开始的一道缝隙,到今天,几乎重塑了我对国家丶民族丶边陲丶中心丶政治丶文化的所有想象。

2

这些年来,由北京而起,香港丶台湾丶澳门,传统意义上的“两岸四地”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大陆,市场经济丶对外贸易丶互联网带来的商业革命点燃了无数人的财富与梦想,与此同时,政治的高压气旋也碾压着更多的体制批评者与异见者。在海外,温哥华丶旧金山丶新加坡丶墨尔本丶塞浦路斯……不断地涌入来自中国的新富移民。在香港丶台湾丶澳门,因中国而起的社会与政治冲突显著地加剧了,年轻人的愤怒点燃了街头。

2014年夏天,当香港学生顶着烈日坐满中环时,一句来自北京清华大学学生的评论深深震动了我。他的大意是这样的:当我们在实验室没日没夜地做科研时,香港学生在街上没日没夜地胡闹,十年后,倒要看看谁更有市场竞争力!

群众运动难以一概而论,支持或者反对都不稀奇。但令我震惊的,是这句话中毫不掩饰的功利与傲慢,以及这背后不自知的深深的封闭。

北京与香港这么近,在互联网与社交网络如此便捷的今天,在官方舆论早就无法掩盖所有事实的今天,一个地方的年轻人为什么完全没有好奇去了解另一个地方的年轻人?了解他们的经历丶所思所想?为什么这么本能地,就用偏狭的功利法则,封杀了交流和理解的可能?

另一边的年轻人也砰地一声关上了门。在因受伤而愤怒的香港网络舆论里,政治标签乱飞,共青团与红领巾成了怪兽,自由行游客成了箭靶,国语几乎变成原罪……误解与仇恨形成的螺旋,相互探底,没完没了。

如果你有机会一边打开被隔绝于中国网络防火墙之外的 Facebook,一边打开在大陆市场占有率超过九成的微信朋友圈,会惊讶那同一种文字,怎么会生出截然不同丶各说各话的两个世界。

3

全球化的自由经济,互联网时代通达的社交网络,无一不在许诺着一个消除交流隔阂的新世界。很多人曾对此满怀期待:原本共享着同一种语言的华文社群,是不是可以借助技术的力量再度相逢,彼此激发,迸发出新的文化能量?

结果却令人沮丧。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丶政治割据丶历史经验里长大的华人,尽管使用同一种文字,但却从没有发展出一套超越界限丶有普适性和交流意识的“公共话语”。当物理障碍被技术力量扫除之后,我们在网络世界狭路相逢,任何一场简单的讨论都有可能白热化成充满派系偏见的意气之争。

但我们又如此亟需交流。迅速崛起的中国以它庞大的经济体量搅动丶乃至主导了周边地区的政经生态,同时,也改变着今天的世界秩序。无论愿意与否,我们已经在这漩涡之中。漩涡之中的人,有责任说出漩涡的样子。我们理应一同建立起稳固的事实叙述,在此基础上,给出更有力量的思想与行动回应。

戏剧化的巨变背后,往往藏着被忽视的隐秘而深层的力量。对于散落在不同时空与历史记忆中的华语社群来说,身份认同可以自由自在,而语言丶文化习俗,却是我们珍贵的共同财富。在差异化的历史里,我们如果更深刻地理解彼此,也有机会共享更丰富的经验。而在这不同在地经验中所发展出的信念价值,最终会是普世的,可以超越族群限制,也可以形成与世界对话的真正立足点。

4

2015年8月,带着以上强烈的问题意识,我们在香港创办端传媒。

“端”字源于《孟子》,取义“开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于乱世之中一生相信人心向上;此时此地,开端做一个华文媒体,这也是我们根本的相信。

香港正在漩涡之中。这座史上重要的国际枢纽及自由港正被帝国的阴影遮蔽。但恐惧与封闭不会成就一座伟大的城市。我们希望立足在这里,直面她的创伤与挑战,也在这里,就华语世界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建立一种新的讨论视野和表达方式:它是世界主义的,而不是民族主义的;是开放包容的,而不是内向封闭的;是有公共意识的,而不是自说自话的。我们希望,两岸四地的声音可以在这里,就真正的问题展开真正的思辨,让对话成为可能。

而这对话所需要的基础──不偏不倚的事实与资讯,正是我们的专业坚持。

在传媒业革新的动荡之中,我们希望可以借助技术进步,探索信息新的产生方式,让新闻传递更核心准确的信息丶容纳更多的受众参与。同时,坚守新闻专业,不取悦任何一种权力,尽最大可能,准确呈现我们所处时代的复杂面貌。

自由的道路漫长,我们在此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