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编辑:
敬告各位读者朋友,本刊2010年9月号刊物本已于8月下旬印制完毕,部分地区已开始部分销售工作,致使少量刊物流入民间。因奉上级紧急指示,现本期刊物需要重新采编,原流入市场少量刊物,须追回并按规定制度销毁。因此导致本期刊物上市迟缓,给广大读者造成的不便,本刊谨致以最大歉意。本刊切望广大读者继续给我们温暖的支持,有你们,我们才有把刊物做的更好看的永久动力。
解读美国2010版《中国军力报告》
以保持压力达成优势对话
解读美国2010版《中国军力报告》
(《军事世界》月刊2010年9月号主编论点)
这是一个急遽变化的世界,美国今日的一切重要国家利益均依赖于美国在二战后建立和在冷战后膨胀的优势军事地位。而对这一优势地位的威胁可能来自不友好的意图,但更可能来自不友好的政策意图指导下的突破性技术能力的发展。
经过推迟,美国国防部的年度《与中国相关的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Military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中国军力报告》)终于提交国会。细读本年度报告,总体来说,并无特别新意,但联系过去30年以来中美军事安全关系的演变和今日两国的在全球格局中的基本现实,我们仍可以透过该报告对美国战略决策部门对中美军事关系及对华军事安全思维有相当进一步的认知。
一般认为,美国冷战后因应中美军事安全关系的最主要现实是中国作为主要经济大国的崛起,经济的发展和力量不仅改变全球经济版图,也给军事格局和安全发展带来新的前景,这些本已模糊的前景再加上对话机制的不完善、意图的猜忌和技术能力的发展,无疑对于双方来说,都构成了提防不乐观未来的足够理由。特别是,考虑到中美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两国历史文化及政治制度的差异,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冲突,中美之间存在不小的军事安全忧虑,这是任何欲认识两国关系的人不可回避的事情。正是从这一基本的现实认知出发,我们可以了解无论两国关系取得何种良性进展,而美国总有相当一部分人厉声喧嚣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而与此同时,在中国也不时可以听到“美帝忘我之心不死|”的警世恒言。
本年度报告引起中国社会和媒体格外关注的另一重原因是:近来美军在中国周边展开了频繁的动作,这些动作既包含实战的意义,也牵涉复杂的外交动态,这些行为与金融危机爆发后中美在经济领域加强合作的大势相悖,同时也与美国政府领袖们敦促恢复和加强两国军事交流的吁请相冲突。这一矛盾现象给国内公众认识中美军事安全关系带来了实在的困扰。这是阅读和品评本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的近景。然而,必须看到,作为全球经济分量最大的两大国,中美军事与安全关系不仅牵涉中国的未来,也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美国的未来,尽管困难重重,但两国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和对话的迫切必要性是真实的,其对两国现实和未来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从这个现实和迫切的必要性出发,我们会很容易看到美国包括本年度报告在内的一系列动作背后的基本意图,那就是:借压力和对话的交替两手,保持和巩固军事安全优势地位,借压力而实现对自己更有利的对话,及我所称的优势对话。这是为什么本年度报告中一方面赞扬中国增强军事能力后的某些行为和政策,而依然重申和强化在所谓“透明化”等问题上的要求。
熟悉军事历史的人们不难知道,若就实践的层面来说,在两大国之间实现意图和能力的双重、彻底透明,这本是不可能之事。一则,贯串政策意图的需求评估和环境评估是动态变化的,再则,随着某国对军事安全目标的界定,能力的需求和建构也是非对称的进程。美国的战略思想精英们并非不明此理,相反,正是因为他们深知,就现实和可预见的将来而言,中国对美国的军事安全基本态势并无任何威胁,推动朝野上下保持对中国军事长期热情的,与其说是对现实的认知,不如说是对未来的焦虑。这是一个急遽变化的世界,美国今日的一切重要国家利益均依赖于美国在二战后建立和在冷战后膨胀的优势军事地位。而对这一优势地位的威胁可能来自不友好的意图,但更可能来自不友好的政策意图指导下的突破性技术能力的发展。诚如中国古人所说,“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单以中国过去30年来取得的经济成就而言,要美国不提防和怀疑中国的未来军事安全意图,那几乎是缘木求鱼,这是任何透明化的对话都无法达成的目的。
反过来说,因为有如此与中国有关而又经常不便明言的未来军事安全焦虑,所以也可以说,美国呼吁和推动中美军事交流、对华的热情是基本真诚的,他们认为这样的交流有助于缓解和理解上述对不确定未来的焦虑,有助于在己方处于现实优势地位时塑造和建构更有利的未来。理解这一层,对于我们阅读本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和认识近期的中美军事互动动态会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编者按:有媒体认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近日针对南中国海问题的挑衅性发言,也许预示着美国在该地区将采取更广泛的卷入政策,这也很可能为该地区本就复杂的安全形势增添新的重要变量。对此,解放军新一轮南海演练体现出其在可能解决相关问题上的军事准备成果,而理查德·费舍尔的这篇文章似乎也在对中国媒体报道的捕风捉影中有了重大发现——“中国将在南海美济礁建设大型军事基地。”费舍尔是西方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威胁论”鼓吹者之一,本刊刊发他的这篇文章绝不代表同意其任何观点,更非证实其中任何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及专业工作者参考。
来自中国领海最南端的军事威慑
南海深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版珍珠港?美国右翼学者炒作解放军开建离岸大型海空基地
》文 理查德·费舍尔 原著
牛 志 编译
编者按:有媒体认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近日针对南中国海问题的挑衅性发言,也许预示着美国在该地区将采取更广泛的卷入政策,这也很可能为该地区本就复杂的安全形势增添新的重要变量。对此,解放军新一轮南海演练体现出其在可能解决相关问题上的军事准备成果,而理查德·费舍尔的这篇文章似乎也在对中国媒体报道的捕风捉影中有了重大发现——“中国将在南海美济礁建设大型军事基地。”费舍尔是西方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威胁论”鼓吹者之一,本刊刊发他的这篇文章绝不代表同意其任何观点,更非证实其中任何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及专业工作者参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南海已成为“战略海域”
南海海域的海上航线对于亚洲各国的经济而言至关重要,目前有六个南海沿岸国家宣布拥有并实际占领了数量不等的西沙和南沙群岛岛屿。中国政府一方面不断强调南中国海的绝大部分海域均为中国领海,另一方面在缺少地区冲突解决框架的情况下多次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希望能够加强各国间的合作,缓解南海地区的紧张态势。此外,中国政府一直宣称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有权力阻止外国军事力量在其专属经济区内进行军事活动,但华盛顿却并不承认这一规定。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北京逐步展开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包括同越南和菲律宾之间爆发的海上冲突),逐步夺取了南海部分岛屿的控制权,并以军事占领和法律认定的形式加强了对南沙诸岛的控制力度。费舍尔认为,中国政府这样做的原因随着本世纪初在海南岛三亚附近开工新建大型海军基地的行动而逐渐变得明朗起来。这座基地将成为中国海军第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的主要驻泊地之一,中国政府很显然希望在海南岛附近海域构筑起一片坚固的“堡垒”阵地,以拱卫新海军基地和导弹发射海域的安全,确保“二次打击”核威慑力量的可靠性。分析人士根据公开的信息推断,中国最终可能会把大约一半的核导弹都部署到战略核潜艇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政府为何会对美国海军监视中国军事力量在南中国海活动的做法越来越反感。
费舍尔宣称,中国既没有公开正式宣布其未来向该地区部署战略核力量的计划,也没有就为何要在南中国海地区加强军事存在的原因同本地区内的其他国家进行磋商,而这些磋商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解放军的透明度,并减少该地区的紧张状态。2009年7月,北京和华盛顿围绕着“海上事故”这一议题进行了讨论,但是此前中国已经拒绝签署正式的“海上事故”协议(目前签署该协议的有美国、英国和俄罗斯),而似乎屈从于国内的压力下定决心加强军事实力,以便为今后“更加大胆”的行动打好武力基础。
2009年,中国媒体发布了一条可能具有重要意义的消息:当年初因年龄原因退役的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张黎上将,呼吁在存在争议的美济礁上修建正式的海空基地。这座海礁位于菲律宾巴拉望岛以西150英里的海域,距离中国大陆南部沿海约800英里,1995年,中国军队收复了这座岛礁。迄今为止,中国仅仅在这座岛礁上修建了两座小型建筑。如果大型海空基地修建完成,将能够部署大量的海、空和导弹力量,从而扼守住巴拉望海峡——亚洲最为重要的海上航道之一。费舍尔认为这不仅仅对菲律宾而言是一个新的军事威胁,更重要的是掐住了对海上贸易极度依赖的美国盟国们(如日本和韩国)的咽喉,使中国在同它们打交道时“更有底气”。
张黎上将的提议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香港《大公报》在刊登的一篇新闻报导中称,张黎上将呼吁在位于南中国海的、存在所谓“主权争议”的美济礁上修建海空保障设施。张上将是以全国政协常委的身份发表这一讲话的。他认为面对当前南海地区“非常严重的现状”,中国应当作出强硬反应。他指出,在南沙群岛的500余座岛礁中,中国大陆仅仅实际控制了4座岛,而越南则控制了29座,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也控制了至少4座以上的岛礁。他还指出,中国在南沙尚无石油钻探平台,而其他国家则早已开始广泛开采石油了。为了保卫中国的利益,张上将提出了一个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是大幅增加中国海军和其他海事监察部门大型舰艇和巡逻飞机的装备数量,以便更有力地维护中国在南中国海地区的利益。他强调应当配备一批排水量3000吨左右的护卫舰级别舰艇来执行此类任务;第二步是在南海地区组建一个“立体侦察观测系统”,目前中国在这方面的能力“还相当落后”;第三步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在部分岛礁尤其是美济礁上新建一批港口和跑道。张上将认为:“这座岛非常适于修建港口和跑道,一旦建造工作完成,(中国)将能够控制整个南沙地区。”这意味着新机场的出现将大大提高解放军J-10和J-11战斗机的覆盖半径,这一点在张上将的讲话中被着重提及。
从张黎上将的讲话内容和过去以及现在所担负的职务来分析,费舍尔认为或许能够发现其背后所代表的真正意图。张上将的讲话是否代表了中国政府的未来政策走向亦或是对于现行政策的批评和指责?张上将的讲话以一句普通的官方用语作为开头,这或许反映了中国最高领导层的态度。他表示,“中国政府对于南海的规划和管理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胡锦涛总书记也多次对南海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提出过重要的宝贵意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4月初,胡锦涛总书记高调视察了位于三亚附近的中国海军新基地,并正式宣布中国海军071型新型两栖船坞登陆舰服役。这一事件表明,正如张黎上将所说的那样,胡主席非常清楚且重视解放军在南中国海所面临的问题。
张黎上将发表这番言论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早已确定下来的计划和政策顺利实施,还是仅仅反映了中国高层强硬派对于在南中国海地区采取更加大胆军事行动的强烈愿望?很遗憾,依靠现有的资料我们无法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不过,张上将在发表其观点时的身份是全国政协委员,这一事实或许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国政府高层的支持,这番讲话随后便被刊登到了《环球时报》上面,并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总而言之,鉴于解放军正在努力增强其在南中国海地区的军事力量,费舍尔认为有必要将张黎上将的这番讲话当作中国政府所发出的一个严厉警告而认真对待。
全面监控南海
实际上近些年来,张黎上将建议中的部分内容早已开始实施。中国一直在不断扩充其海事监察部门的实力,相继为其配备了多艘排水量更大的舰船,以提高海事监察部门的巡逻范围,更灵活有力地维护国家主权。2003年,国家海事局接收了第一艘排水量达到1500吨的“海巡-21”号巡逻舰。虽然这艘巡逻舰的武器装备远逊于海军装备的护卫舰,但是却搭载有一架直升机。最近发布在某中文网站上的一篇报道称中国可能正在计划建造数量更多的排水量1000、1500和4000吨级的海事巡逻舰,用于执行此类使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的话,那么中国海岸警备部队所装备的舰艇吨位将不逊色于日本海岸警卫队。2009年6月中旬,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开始在南海海域对排水量5600吨的“大洋一号”科考船进行海试,该科考船于1994年从乌克兰购入,2002年进行了现代化改装。这或许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大洋海床调查和测绘船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还曾与中俄联合研制的CR-01型深海无人驾驶水下航行器合作执行过大洋测量任务。张黎上将呼吁装备更多的海事巡逻飞机,前文提到的关于组建海岸警卫力量的报道也昭示出了这一需求。目前中国海事监察部门和海军航空部队只装备了少量的小型Y-12双发涡桨运输机和中型Y-8四发涡桨运输机改装的巡逻机来执行此类使命。这些巡逻机无论是装备数量还是航程均无法满足远巡南中国海的需要。
不久前曾有消息称中国有兴趣购买或同俄罗斯合作生产现代化的别-200型双发涡扇两栖飞机。不过,最新的消息则指出中国已经决定自行研制“蛟龙600”(JL-600)大型四发涡桨式水陆两用飞机,该机的概念图在2008年11月举行的珠海国际航展上首次亮相,原型机预计最早将于2012年试飞。虽然该机的详细性能参数还不得而知,但是陕西Y-9新型运输机所使用的大推力涡桨发动机预计将是一个可能的选择。JL-600的载重量有可能将达到15-20吨,接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C-130的标准。由于解放军在南沙群岛驻守的岛礁周围大多水深较浅,因此解放军可以利用JL-600迅速高效地向南沙群岛的前哨基地运送后勤补给和兵员。随着中国部署在南沙群岛的基地规模和部队数量不断增加,对于后勤保障的需求也将必然加大。JL-600还可以执行远洋巡逻、反潜、反舰和布雷等使命。
张黎上将提出的建立“立体侦察观测系统”以实现“综合完整的”信息情报搜集的建议也正在逐步变成现实。解放军正在发展超视距雷达、海底声纳系统和海事监察卫星,这些新型装备可以被整合成一个综合性的战区信息网络,覆盖未来中国弹道导弹核潜艇在南中国海地区的所有活动海域。
费舍尔宣称,2008年有消息灵通人士告诉他——中国已经在海南岛新建了一座大型远程超视距雷达站。随后在2009年二月举行的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博览会上,俄罗斯方面的消息人士向费舍尔又“证实”了俄曾向中国出口探测距离300公里的“Podsolnukh-E”型表面波超视距雷达的传闻。俄罗斯还向国际市场推出过一款探测距离达3000公里的天波超视距雷达系统,不过目前尚未有解放军购买该雷达的报道。实际上,中国早在多年前便已经开始了国产天波超视距雷达的研制工作。
费舍尔还自称在2008年初,有消息人士告知他中国正在铺设水下声纳阵列,但尚无证据能够证明这些系统是否来自俄罗斯。水下声纳阵列对于潜艇的发现和跟踪尤其有效,如果在一些较大的岛礁如永兴岛或者美济礁上设置声纳阵列管理中心的话,任何闯入解放军弹道导弹核潜艇发射阵地的敌方潜艇都将无所遁形。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另外,解放军太空监视网络的建设工作也在顺利进行中。费舍尔指出,解放军目前正在同时组建数个不同类型的光电和雷达监视卫星群。“遥感”系列卫星已经发射了多颗。而“环境”系列卫星也在去年9月份进行了第一批发射,这两颗均为光电小卫星,该系列卫星的第二批发射也会很快进行,这是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该系列卫星最终将在太空形成完善网络。星座一旦建设完成,每天将会有多颗卫星飞越南中国海上空,足以满足对南沙海域的不间断监测。不久的将来,预计还将有大批新型无人机加入解放军远洋监视网络的阵营。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和成都飞机工业集团都已经推出了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概念模型,在2006年的珠海国际航展上,贵航披露了采用盒式机翼设计的航程达7000公里的“Soar Eagle”概念机模型,而在2008年的珠海航展上,成飞集团的“Long Haul Eagle”更是横空出世,震惊四座,该机无论是外形还是尺寸均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全球鹰”如出一辙,在此次航展上,成飞集团还推出了尺寸稍小一些的高空无人机“天翼”,有消息称该机采用了先进的涡扇发动机,飞行测试工作已经开始进行。
美济礁大型“军事基地”
张黎上将建议的第三部分,也就是在南沙群岛新建机场和码头的提议目前似乎尚未实行。费舍尔认为,中国的做法是采取渐进措施,逐步在南海中部至南部海域内修建一批军事设施。自1974年夺回西沙群岛的主权之后,北京一直等到1988年才开始了下一步军事动作,夺回了南沙群岛的6座岛礁,期间对一些由越南军队非法占领的岛屿发起了进攻。随后北京在1994年末到1995年初悄悄地夺回了美济礁。在这三个事件中,中国总是选择华盛顿或莫斯科被其他事物缠身,无暇关注南中国海动向的时候采取行动。
在1995年的时候,中国在美济礁上还只有一座用金属和木料搭造的高脚屋,但是到了1998年,这座平台就被礁北端新建的一座混凝土建筑物所取代了。然而2004到2007年间,解放军似乎开始逐步扩建其在南沙群岛的军事设施。2006年,在一座不知名的小岛上出现一个带有圆屋顶的新塔,从外形上看似乎是一座雷达设施。2007年11月,简氏信息集团获得了一张卫星照片,照片显示美济礁上的军事设施得到了扩建,在礁的南端又出现了一座规模更大的混凝土建筑。这张照片还显示出了一些其他的内容,包括一艘海洋测绘船和若干艘其他舰船,这些船可能为美济礁的扩建活动提供了支持。
根据张黎上将的方案,要想在美济礁修建简易跑道和码头,解放军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包括大量的石料和水泥,这些都是修建跑道、码头、仓库和人员居住设施所必需的。美济礁基地最终会达到什么规模尚不得而知,不过许多中国军事爱好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解放军在美济礁修建海空基地的话,那么为了满足J-10和J-11多用途战斗机的起降需要,飞行跑道的长度至少要达到1000米左右。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不过J-10在配备了矢量推力发动机后将具备短距起降的能力,而最终解放军可能会研制出一种专用的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这将大大降低对机场跑道长度的要求。如果跑道长度达到2000米,那么美济礁基地将能够起降中型运输机或更大一些的海上巡逻机。码头方面,美济礁目前的周边水深只能满足解放军小型战舰、护卫舰和扫雷艇的驻泊需要,要想停靠更大型的战舰,就必须大规模地开挖航道,建造新码头。在新建码头或跑道的同时,解放军还可能会兴建一批基础设施,以便未来部署岸舰导弹、现代化防空系统、巡航导弹或新型远程反舰弹道导弹之用。另外,如果美济礁周边水域能够被挖深,那么解放军现役或未来即将装备的防空驱逐舰完全可以停靠在这里,这些战舰也能够发射远程防空和反舰导弹。费舍尔根据上述所谓“理由”推断,中国事实上正在按照张黎上将的建议加大对南海海域的军事投入力度,以便未来进一步控制尚未掌握的南海岛礁。那么在美济礁建造大型海空基地能够给解放军的行动提供哪些帮助呢?首先,配合西沙群岛北部永兴岛上现有的空军基地,美济礁基地将成为解放军在南海海域的一个重要的前进据点,以此为核心,解放军的武力打击范围将延伸至整个南中国海海域。其次,在这里还可以设置雷达或水下声纳阵列管理中心,指挥解放军作战部队对不请自到的美国或其他亚洲国家军事力量进行驱逐。美济礁海空基地还有助于解放军海空力量监视从马六甲海峡至此的国际海上航线。此外,利用该基地,解放军能够更迅速方便地对可能出手援助菲律宾的美国军队发动打击,或者使用小型布雷舰和高速攻击艇截断菲律宾的海上贸易航线。
避免海上新冷战
2009年6月11日,一艘中国海军潜艇在距离菲律宾苏比克湾144英里海域,与美国海军“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所布放的拖曳声纳阵列相撞。而就在不久之前的3月8日,数艘中国海事船在距离海南岛约75英里的海域跟踪并驱逐了美国海军正在执行测绘任务的“无暇”号海事测量船。这些事件说明随着中国在南中国海海域军事存在的不断增强,中国同美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微妙。
虽然美国不可能对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照顾得到,但费舍尔还是宣称——南中国海地区对于美国的利益是至关重要,不容忽视的。事实上,南中国海的海上航线承担着日本每年石油进口量的80%以上,对于美国这个亚洲地区最重要的盟友而言,南海航道就是它的生命线。显然中国打算将南中国海打造成它的一个坚固的“海上堡垒”,以保障未来弹道导弹核潜艇的作战安全,由于这些核潜艇上所搭载的弹道导弹可能主要瞄准了美国,因此南海海域直接关系到美国本土的安全。不过美国政府对于南海主权争端的传统立场是保持中立。1995年中国军队进驻美济礁后美国政府又再次重申了这一立场,不过当时的克林顿政府曾解释说如果中菲两国开战的话,美国政府将会履行对菲律宾盟友的安全承诺。
费舍尔不无“遗憾”地写道,1995年的时候,华盛顿没有做出严厉的反应,那么现在它就要面对中国可能要在距离菲律宾沿海仅仅150英里的地方扩建海空基地的严峻现实。仅仅依靠外交压力就想迫使中国放弃扩建美济礁基地甚至撤销这个哨所似乎可能性不大。北京曾拒绝了美国提出的签署“海上事故”处理协议的建议,相反中国一直坚持美国海军的战舰和潜艇不应当侵入其领海,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颁布,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愈发强硬。如果中国成功地在南沙群岛扩建军事设施,并组建新的海空部队来保卫它们的话,今后它同华盛顿谈判的兴趣以及对于宣称拥有南海岛礁主权的其他亚太邻国的忍耐性都将进一步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费舍尔认为有理由预计美中两国海军间的“海上事故”将会越来越多,有朝一日中国大陆甚至有可能会对越南、菲律宾所占据的南沙岛礁发动打击,夺回对它们的主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据《中国日报》海外版报道,2009年6月23日至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和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米歇尔·弗卢努瓦在八一大楼共同主持了第十次中美国防部防务磋商,双方同意于当年晚些时候在北京举行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专门会议,并讨论“一系列新的原则,以指导两国间的海上事务”。双方或许都希望能够取得一致,但是若忽视了各自的基本利益必将铸成大错。费舍尔建议华盛顿应当向北京施加压力使后者公开其对南中国海的战略意图,同时认真考虑同北京签署核武器限制条约的可能,迫使中国对其战略进攻和战略防御力量进行平衡,并增加中国军事力量的透明度,“这对于双方都将是最有利的结果。”另外,美国政府还应当对中国发出警告,南中国海的进一步军事化将迫使美国率领该地区的其他国家做出反应。为了避免美苏海上冷战再次上演,中国必须重新认真考虑将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活动范围延伸至南中国海的基本立场并且放弃进一步扩大对南沙群岛军事控制范围的目标。不过,费舍尔还指出,美国应当做好中国无视压力,继续扩大在南中国海军事存在的应对准备。由于1995年未能做出足够强硬的反应,如今美国可能要面对中国在美济礁修建军事基地的严酷前景,届时中国将不仅有能力从这里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核打击,而且还对菲律宾和通过该海域的国际海上航线形成直接的威胁。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决不能对现有的航母战斗群进行削减,同时应该进一步增强它们的现代化程度,并大幅增加攻击型核潜艇的部署数量。此外,华盛顿或许还有必要加强同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海军的合作力度,同时寻求途径以加强与菲律宾之间的常规军事合作。
“中国对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中国主张根据国际法与南海相关国家通过和平谈判和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中国反对南海问题国际化,同时也会按照国际法的要求,尊重相关国家在南海做符合国际法要求的航行和飞行方面的自由。”
——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
耿雁生大校“解决南海主权争议是地区稳定的关键,是美国国家利益所在,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并不支持任何一方,美国愿意协助争议各方商讨解决纠纷……有关争议妨碍海上贸易,亦阻碍前往该处国际水域,以及对国际海洋法构成损害。”
——美国国务卿 希拉里·克林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东南亚国家对由来已久的南海问题,公开说个明白的时机已至。”——美国副国务卿 詹姆斯·斯坦伯格
“希拉里的声明只是指明了南海争议解决的基本原则,希望相关各国能在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基础上展开对话沟通,而不要以恫吓或武力解决领土纠纷。这一声明并非针对特定国家或特定领土争议,而是国际通行的准则….南海的自由通行确实攸关美国的国家利益,但美国无意介入以协调相关各方在这一海域的分歧。”
——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室首席副主任 德雷克·夏勒特
杨洁篪外长驳斥南海问题歪论
南海问题是否会成为日前在越南河内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的突出议题,是中国代表团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美国等国家在会前和会议期间的一系列动向使中方有了这种预料。果然,美方没有听中方的劝告,在会上发难了。为了维护中国主权和合法权益,推动南海问题在声索国之间通过双边谈判妥善解决,维护南海的稳定,杨洁篪外长作了发言。会后10多位亚洲国家代表向中方表示祝贺,他们表示,杨外长的讲话长了亚洲人的志气,为此感到骄傲。以下为杨外长的发言内容: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首先,要看看南海的形势到底是和平、稳定的,还是紧张的?在今天的讨论中,多数人说形势是和平的,在我同东盟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双边会谈中,大家都说现在没有任何威胁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态。第二,南海问题是中国同东盟之间的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和东盟一些国家有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是因为中国和他们是邻国。不能因为这些国家是东盟成员,就要说成是中国与东盟的争议。东盟中的非声索国对中方说,他们不是争议方,不愿站队,希望通过双边协商解决。
第三,本地区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共识是什么?共识就是通过友好协商和平解决争议,以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维护睦邻友好。《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精神就是要保持克制,不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不能罔顾一个事实,就是目前当事国讨论这个问题的磋商渠道已经存在,而且是畅通的。
第四,《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作用是什么?它的作用就是增进有关国家之间的互信,为最终解决争议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气氛。中国和东盟国家发表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已经有了联合工作组会议磋商,条件成熟的时候也可以举行高官会。
第五,南海地区国际航行自由和安全出问题了吗?显然没有。这个地区的国际贸易发展得很快,中国已成为本地区许多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一些国家不能增加对华出口,不是因为航行自由受到阻碍,而是因为对高技术产品输出设置了高壁垒。
第六,在南海问题上谈“胁迫”用意何在?中国一贯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中国作为大国也有自己的合理关切,难道表达合理关切就是胁迫吗?这是说不通的。倒是南海非声索国对有人胁迫他们在南海问题上站队感到反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第七,将这个问题国际化、多边化会有什么后果?这只能使事情更糟,解决难度更大。国际实践表明,这类争议的最佳解决途径是争端当事国之间的直接双边谈判。亚洲在崛起,有了自己的尊严,亚洲国家能够平等相待,相互尊重,解决好彼此的关切。”(外交部网站)马来西亚媒体批
美国挑拨中国-东盟关系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上周发表政策性言论,宣称南海主权争议是美国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各国不应通过强迫或威胁途径来解决南海争议。该国希(拉里)、斯(坦伯格)两人高调发表针对南海问题之论,显然是冲着中国而来,不愿中方单独处理有关争议,并企图通过介入该争端来深化美国在东盟的影响力。尽管如此,一般东南亚国家领袖迄今对有关言论冷静待之,甚至对美国发出吹绉一池春水,干卿何事之疑虑。
希拉里选择在东盟区域论坛上提起南海问题,是在挑动中国敏感神经,挑拨中国和东盟诸国的友好关系。它亦反映美国的隐藏议程,即试图借南海争端来维护和提升在此海域的军事利益,开创美国和其南海域外盟友在此区域的新战略布局,以对中国进行新的钳制围堵。
美国近来假借天安舰事件在东北亚耀武扬威,甚至一度高调调动航空母舰参与美韩在黄海的军事演习,惟在中国强烈反对下仅变成东海(指日本海)军演。美国未因此收敛其霸气,反而把目标转移到南海,图借主权争端制造中国和东盟诸国间的对立假象,让东南亚国家掉入她企图另辟中美博弈场所的阴谋诡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对中国来说,美国此举极具挑衅动机,其实,美方倘若继续搅局,只能在南海营造无谓的紧张氛围,无助于解决争端。中国官方媒体在题为《“南海问题多边解决”是伪命题》的评论文章中清楚表明,中国只与部分东盟成员国存在南海问题,而不是整个东盟之间的问题。文章抨击美国企图挟东盟以“对付”中国的作法实际上是将“一己之私”强加于所有东盟成员国身上,它并指责美国和日本等南海域外大国企图利用南海主权问题来鼓噪“中国威胁论”,甚至利用它来胁迫南海周边国家来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东盟6个老成员国和中国在今年初落实自由贸易区协议,中国已经成为东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国,双边经济合作、优势互补,友好关系不断拓展与提升。
南海诸岛问题错综复杂,争议悬而未决,为不影响区域合作大局,各国宜坚守共同签署的《2002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通过理性协商和互信,坚持不付诸武力或强硬行动来处理主权争议,确保本区域的稳定与和平发展,以免美国等域外强国借机介入南海主权争端,使问题扩大及复杂化。(《南洋商报》)
总参谋长陈炳德观摩南海大演练
7月28日,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陈炳德在观摩南海舰队组织的海军多兵种合同实兵实弹演练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胡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军委部署要求,着眼生成体系作战能力,积极推进军事训练转变。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陪同观摩。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陈炳德指出,要紧贴部队中心任务,大力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始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谋全局、抓中心上,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完成中心任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军队党的建设真正融入中心任务,运用党建成果服务中心任务。大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突出信息化知识学习、提高信息化素养,增强领导部队建设、指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实际本领。注重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充分用好亚丁湾护航行动这一重要实践平台,虚心借鉴外军有益做法,积极开展护航合作和军事外交,在高标准完成护航任务中全面提高各级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部队遂行任务的能力。陈炳德强调,要高度关注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军事训练是军事斗争准备最大量、最基础的工作。要切实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着眼生成体系作战能力,深入推进军事训练转变,进一步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的热潮。要深入探索信息化条件下训练规律,真正搞清海军军事训练从机械化条件向信息化条件转变的目标任务方法和途径,为军事训练转变提供科学指导。要高度重视技战术基础训练,深化全要素全系统联合训练,充分发挥指挥信息系统的“血脉”作用,提高体系作战能力。
陈炳德要求,要紧紧围绕提高建设质量效益,积极主动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坚持向科技进步要战斗力,以提高质量效能为核心,把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放在抓好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上;按照体系要求优化力量结构,努力形成与使命任务相配套的力量体系;围绕整体配套推进建设,防止短板弱项制约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提高。
由南海舰队组织的这次演练,以实战化为背景,突出复杂电磁干扰条件下的实兵对抗,使联合作战贯穿全程,共演练了复杂电磁环境下多兵种合同对海远程精确打击、航空兵制空作战和复杂电磁环境下水面舰艇编队综合防空反导等6个课题,是海军历史上参训要素全、实射导弹多、信息化程度高、电磁环境复杂的一次演练。通过演练,实际检验了指挥信息系统是否“联得上”、“打得准”、“用得好”、“抗得真”等问题。
总参谋长助理戚建国,广州军区司令员徐粉林,国家和总部机关有关领导,部分国防工业部门领导等观摩了演练。(《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