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良心和科学看住三峡》

江鸟又见  2010-9-3

7月19日重庆遭遇今年最大洪峰,朝天门、瓷器口等等重要地标被淹,重庆人亲眼目睹两年来反复的水淹,回想有记录的重庆受淹,过去平均约每20年一次,可三峡大坝蓄水不过五年,朝天门已连续两年入水,不禁怀疑这与三峡汛期蓄水滞洪有关。见下两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对此,记者向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问责。下面是新华网、人民网及新民网等各大网站8月2日刊登的记者对曹广晶问答:(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8/02/c_12397199_3.htm

“记者:7月19日重庆遭遇今年最大洪峰,朝天门码头被淹,此事被指与三峡汛期蓄水滞洪有关,这个如何理解?
曹广晶:……。7月19日重庆寸滩水位达185米时,三峡坝前水位是150米左右,水库回水还不到涪陵,应该说这次滞洪作用并未对重庆排水造成影响。”

按曹董事长的意思,重庆朝天门淹水水位185米时,下游三峡大坝水位才150米左右,它对应的回水范围上溯还不到涪陵。而涪陵距离淹水的朝天门远得很(123公里),所以重庆的高水位,是重庆以上降水引起的,跟三峡蓄水滞洪无关。

一个公开宣布、众人知晓的三峡水库的基本水文指标是,坝前水位145米时,回水末端将到达长寿境内。然而今天三峡总公司曹广晶董事长居然答记者道:“坝前水位150米左右时,水库回水还不到涪陵。”

查地图,涪陵在长寿的下游34公里。既然长寿县是145米坝前水位的回水末端,那么150米坝前水位的回水末端理应在长寿的上游,可今天反退回到下游的涪陵以下去了。请问曹广晶董事长,您用的功法,是不是乾坤大挪移?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更有甚者,曹广晶居然说坝前160.3米,回水只到涪陵下游清溪场附近。请看8月1日在央视“大坝前的对话”节目中曹广晶与记者的一段对话及其录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主持人:那进一步有人会担心,如果洪水再大一些的话,会出现所谓的为了保武汉而淹重庆这样的一个情形出现吗?
曹广晶: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上游水位,我们前两天达到160.3米的时候,它的回水也只到了涪陵下游清溪场附近,这个对重庆的泄洪排涝没有什么影响。

本网民将用以下两组数据,揭穿曹广晶的谎言。一是重庆寸滩的江底海拔;二是清溪场的江面水位。
用免费软件谷歌地球(Google Earth)本民测得寸滩江底海拔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表中看到,寸滩有约400米的江底海拔低于160.3米。假想从坝前160.3米高程拉一条水平面到寸滩,这水平面将几乎擦江底而略高。因此可以估计出,160.3米坝前水位对应的回水末端,就在寸滩附近十几公里以内,而曹广晶董事长的“回水也只到了涪陵下游清溪场附近”,却在寸滩下游120公里之外!

曹广晶在对话中,只提三峡坝前水位(160.3米),不提清溪场水位,明显的是做贼心虚。下面是本网民零星搜集的数据,贴出来以视正听。

7月20日清溪场(涪陵下游仅11公里)水情数据与建坝前天然水情比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可以明显的看出,坝前水位135米时,清溪场还是天然河流状态,因为这里的水位与相近流量下的80年代水位基本相同;然而坝前水位150米左右时,清溪场水位远超天然状态。相同的地点,相近的大流量,有大坝149.81米坝前水位的顶托,要比当地水位自然河道的水位要高
163.78 – 158.21 = 5.57 米。下图是以此数据绘制的“三峡水库修建前后同样流量下的水位曲线例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照曹广晶的说法,150米的坝前水位的回水红线,应该在清溪场跟相同流量下的自然水位兰线相切,然而实际上却相差5米半!
下图是猫眼网民根据自己测量的三峡各站位置及江底海拔,自己搜索查到的水情资料,利用软件自己制作的水情号2010.072808的模拟图。从图可见,坝前158.09米,寸滩流量53300立方米每秒下的回水末端(尖灭点),距坝前593.48米,比曹广晶说的清溪场的477.6米远116米!距寸滩只有12公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综上所述,本网民认为,这次曹董事长的答记者,是利用大众不知涪陵地理位置,没有水库回水概念,瞒天过海,为三峡枢纽设计缺陷开脱的误导公众的行为。

三峡既不姓李也不姓张,三峡不属于哪一家公司,也不属于哪一个利益集团。三峡是中国的,中国人民是三峡当仁不让的主人。中国公民可以名正言顺地谈三峡,可以理直气壮、直言不讳地质疑三峡工程。

让我们用良心和科学看住三峡,保护长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回帖人:visit1   |
2010-9-3
10:59:14   
5

以后还有更多更大的悲剧。

回帖人:江鸟又见  
| 2010-9-3
11:22:35   第
6
三峡枢纽捉襟见肘 防洪库容三折七扣

江鸟又见  
2010-7-25

2010年7月初,湖南江西诸水猛涨,武汉九江相继洪水入城漫堤成灾。可号称能抵御千年一遇洪水的三峡大坝,却在仅仅蓄洪14亿立方米(即仅占总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的6%)之后,在距设计最高防洪高程的175米还有25米的坝前水位下,不顾下游汛情,于10日8时,竟然按32000立方米/秒的大流量放水泄洪。在大江上下,长城内外网民的一片抱怨声中,水电利益集团的喉舌张博庭(笔名水博)奉命解释,写了一篇“科普”:“三峡大坝为什么要汛期泄洪?”(见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m/Print.aspx?id=343013

文中水博一反常态,把能防长江千年洪水的三峡水利工程防洪库容,故意贬低为:“可调度的防洪库容仅有221亿”,并承认,如果再不泄洪,就会使“221亿的防洪库容肯定很快就会被填满。对今后再出现的洪水,三峡大坝将会完全失去任何防洪作用”。甚至警告:“为了保障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存在,我们就必须对三峡水库实施防洪调度。”

这里,水博实实在在地通知了大家,虽然坝前高程只有150米,可再不泄洪,面对今后再出现的洪水,221亿的防洪库容肯定很快就会被填满,三峡大坝将会完全失去任何防洪作用。注意他的用词是:肯定、很快被填满、完全失去、任何防洪作用!本民以为,水临城下,可怜的水博这次说了实话,那就是所谓的防洪库容221,要大打折扣。

7月19日三峡工程迎来建成来最大洪峰,三峡水库入库流量达到70000立方米每秒,重庆寸滩站水位185.06m(超过保证水位1.56m)。次日,长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蔡其华在电视上公开承认,这次三峡水库“拦蓄洪水70亿立方米左右”。

让我们来算一下。19日入、出库流量分别是7万立方米每秒和4万立方米每秒,因此水库每秒净存3万立方米,一天约9万秒,19日一天就存了约27亿立方米;连同17、18两日(每天每秒至少净存2万立方米),三天加一起,有70亿立方米了。蔡氏估计没错,这次洪峰三峡水库才存了70亿立方米,只占三峡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的32%。

问题是,221.5亿立方米的其余七成哪去了? 是没用上,还是根本用不上?

对比几天前水博的交代:“221亿的防洪库容肯定很快就会被填满。对今后再出现的洪水,三峡大坝将会完全失去任何防洪作用”;“为了保障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存在(!),我们就必须对三峡水库实施防洪调度”,回答显然是后者。即这次洪峰检验了三峡工程枢纽,它的防洪库容根本远远没用221.5亿立方米,而是只有70亿立方米!

然而水博在他的“科普”中却不敢说出原因何在,现在让本民来教教水博怎样写“科普”文章吧。

三峡大坝背后的所谓水库,其实是一条弯弯的河道,长5、6百公里,宽只有1公里上下。

西端进来一个洪峰,假定此峰极窄,数学物理上的脉冲。这个脉冲叫流量,流量的单位是体积每秒,比如几天前流量曾达到70000立方米每秒。体积=横截面面积x长度,流量=横截面面积x流速。流速的平方同动能成正比。所以,洪峰脉冲等于在三峡大坝的西端进口处射进来一颗子弹,具有动能的子弹。

(点击看大图)

[转载]用良心和科学看住三峡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要知道洪峰不是刹那间的事,而是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输入。不过任何洪峰都可以用许多狭窄的脉冲叠加而成。洪峰总量是流量对时间的积分,说这次洪峰进来多少亿立方米。对洪峰总量取时间平均值,用多少亿立方米每秒来描述,便是流量。注意,洪峰不是一颗子弹,是机关枪哒哒哒从三峡西端进口连续的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扫射。

是的,在没有建三峡大坝之前,洪峰之下重庆也被淹过,但是东头堵上一个大坝,流速在坝前截止为零,显然有坝比没坝上游容易被淹。然而毕竟三峡水库几百公里长,所以只要距大坝足够远的上游某处以上,坝的阻挡作用可以感觉不到。此处水利学管它叫库尾回水末端或尖灭点。即在此点以上发生的洪峰脉冲,奔腾向东视而不见大坝的存在,它在西头淹不淹重庆,跟东头有没有大坝无关。

每颗子弹飞过了回水末端后,感觉到有大墙在前,它的动能就化成了重力势能—-水力坡度。水力坡度是水面单位长度的落差,落差乘重量便是势能差。一颗子弹造成一定量的水力坡度,几万颗子弹打了几小时甚至几天,三峡库区还不高峡出斜湖,处处重力势能差啊?人们希望稳定,物理上叫势能最小,高峡平湖势能稳定最小,但是你输入几天的动能,化作势能,使平湖变斜。

射进来的子弹不但带有能量,还带有质量、体积。所以库内不仅水面变斜,水面也要升高。

尖灭点位置由坝前水位及河道河底海拔高程确定,跟西端洪峰流量也有关系。让我们拿出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的精神,省却计算尖灭点的繁杂手续,给出三个尖灭点的例子如下:

坝前135米水位时三峡大坝的尖灭点在距大坝494公里的涪陵李渡镇(卢跃刚、潘家铮,“三峡工程答疑录”,《中国青年报》2003年7月2日);

坝前175米水位时三峡大坝的尖灭点在朝天门码头以西(!)几十公里的重庆市海关至江津段某处(“三峡水库回水范围研究”,《水运工程》,2003年7月,黄碧珊等);

坝前156米水位时三峡大坝的尖灭点在重庆市的铜锣峡。

由此可见,想在汛期蓄水到坝前175米是水中捞月了。为什么?因为对应175的坝前,重庆已落在回水区内,区内因洪峰增大的水力坡度,将使水位从坝前的175米,经600公里的提升,到朝天门码头水位该早超过灭顶的190米了。

在19日的洪峰下,三峡枢纽不顾下游高水位,硬是进七泄四,死守坝前156。为什么?因为:“三峡坝前156,尖灭直逼铜锣口”。铜锣峡口在哪里?距离寸滩仅仅8公里,距两江交汇的朝天门也只有13公里!当时重庆水位185米,朝天门码头阶梯大半淹没。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7日长江水文站记录如下:

站名    时间        水位(米)    流量(立方米/秒)

寸滩    
27日02      
179.97      
47700
三峡水  
27日02      
156.74      
——

坝前水位156.74米,库尾回水曲线末端又移到铜锣峡。水力坡度在600公里内,一路使水位逐渐上升到寸滩的179.97米。平均水力坡度(179.97-156.74)/(600*1000)=
万分之0.39。库尾回水区末端抵达朝天门脚下,正在到来的第二次洪峰,使重庆再次泡汤。

要是三峡水库泄洪,固然能解救重庆,但三峡大坝下游各站将超过警戒水位了。为顾全大局,重庆人只有再次做出牺牲了。这个牺牲重庆保下游,或牺牲下游保重庆的尴尬局面,不是调度能够解决得了的,是三峡枢纽设计的根本缺陷造成的。这个70亿立方米其实就是在高峡斜湖的汛期三峡枢纽的最大防洪库容了,那个221亿立方米也配叫防洪库容?70/221.5=32%,三折。

这便是:

三峡枢纽
捉襟见肘
防洪库容
三折七扣

回帖人:刀法姿然
   影响力指数:0
[转载]用良心和科学看住三峡
| [转载]用良心和科学看住三峡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0-9-3 13:32:16
  
7
好文当顶。

回帖人:挑剔者
   影响力指数:0
[转载]用良心和科学看住三峡
| [转载]用良心和科学看住三峡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0-9-3 14:29:15
  
8
先顶再细品。

回帖人:挑剔者
   影响力指数:0
[转载]用良心和科学看住三峡
| [转载]用良心和科学看住三峡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0-9-3 14:35:23
  
9
有图有真相(点击看清晰原图)[转载]用良心和科学看住三峡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