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3日電)中國大陸獲得印度洋海 底探勘權,令人聯想是否對區內帶來威脅,但此間外交 人士說,這是正常的經濟活動,即使與中國大陸有邊界 糾紛的印度,也不會從政治和軍事威脅角度解讀此事。

不願具名的外交人士今天向中央社記者說,中國大 陸是獲得國際組織批准在印度洋進行資源探勘的,顯然 純屬經濟行為,看不到與政治和軍事有關。

因此,即使長期關注中國大陸在印度洋軍事行動的 印度和美國等國家,相信在這個問題上也無話可說,只 能從旁注視探勘結果,沒有什麼可以做的。

這位人士說,除了中國大陸,相信有能力進行探勘 的國家也會期望獲得類似授權。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昨天表示,國際海 底管理局理事會日前核准了大洋協會提出的多金屬硫化 物礦區申請,使該協會在西南印度洋國際海底區域獲得 了1萬平方公里具有專屬探勘權的多金屬硫化物資源礦 區,並在未來開發該資源時享有優先開採權。

大陸中華網站報導,大陸外交部或許擔心此舉引發 「中國深海威脅論」,昨天專門就此事答覆記者詢問, 聲稱此舉有助於了解和利用國際海底資源,提高對深海 的科學認知水準和有效保護海底環境,服務於全人類的 共同利益。

在此之前,中國大陸「蛟龍」號載人深海潛水器成 功潛至海底5000多公尺深度。

在「蛟龍」號近期突破下潛深度紀錄後,一些媒體 和分析師認為,中國大陸在深海方面正竭力趕超先前領 先的國家如美國、日本、俄羅斯,以獲得海底豐富的資 源,引發新的「中國威脅論」。1000803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