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1 23:35:07
这次英国发生暴乱的时候正巧我的父母也在我身边,我爸懂英文,几乎和我一起收看了BBC的每一条即时新闻,同时,他作为一个比较中性温和的老communist,也提出了他对这次英国政府“温和抵抗”态度的种种质疑和不解。我男朋友是个普通的英国人,和我平时干的事儿大相径庭,他也有一边看电视一边骂政府的习惯。不同的是我们俩个骂个的而已,一起骂容易吵架,容易燃烧各自莫名其妙的爱国情绪。 这次英国暴乱一出,还不用我说话,这爷俩儿在饭桌上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辩。得出的一致观点是,这次英国的小青年儿疯了,英国目前存在太多值得反思的社会问题。不同的观点是,我爸认为中国对网络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值得英国政府学习,起码目前看来,这个暴乱的信息散播源头就是twitter和facebook。再次,我爸认为英国政府打击反抗暴徒的态度太多温和,所部属的策略无非是巡逻和line up而已,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对他们的行为有纵容趋势。不得不承认,作为一名资深communist,我爸的思想和国内主流媒体产生了共鸣,思想内容近乎一致,展现了party member对party的高度忠诚和拥护。而在中国体验了一个月internet control之后,我男朋友瞥了我一眼,无言的笑了笑,决定不对第一个问题发表意见,我对他示意肯定目光,二人心照不宣。对于第二个异议,我男朋友同意在暴乱初期警力不够,但对警察所作出的line up行为表示肯定,他认为英国警方给出了正确的态度,因为一旦警方出现任何血腥镇压,不但是英国的民众,还是国际舆论都会一边倒的反对这种做法。在最后,他说了一句让我爸很难再反驳的话: “对于英国人来说,我们很骄傲的一件事就是,英国的军队绝不会用于镇压自己的人民,这是英国政府对人民所作出的最基本承诺。” 无论这句话真实与否,但起码在这次暴乱事件中,它确实是得到了贯彻的实施。英国政府加大了警力和巡逻力度,卡梅隆摆出严阵以待的姿态,和各地警局在电视上一遍遍呼喊着犯罪分子所为的严重性和相应的处罚,但是在暴乱现场,除了在伦敦击毙了一名黑人青年马克·达根,因警察怀疑其携带枪支并有向警察开枪倾向,英国警方没有做出任何以暴制暴的举措。 但对于这种做法的评价,中媒显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新华网8月9号一篇标题为《伦敦骚乱警示新通信工具考验社会管理》的社论委婉含蓄的转达了对英国“如何规范例如facebook,twitter以及黑莓手机这些信息通信工具”的担忧。随后新华社立刻跳出来表示对伦敦奥运会的担忧,李永波又站出来放了一把火,质疑伦敦的办赛能力,称在伦敦进行的世羽赛是19年最差的。8月11号新华社的最新报道,更是打出了《卡扎菲政府称卡梅伦因骚乱失去合法性应下台》这种标题。暂且不论中方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立场和卡扎菲政府捆绑在一起,只蜻蜓点水的说一句,中国人民总是站在世界意见大多数之外的,我们的信息视听已被议程设置为以国家利益为首要前提,不管着这总多多少少与经济利益挂钩的国家利益是高雅还是卑鄙,更分不清是与“野兽”对抗,还是与野兽为伍。 继续回来说,这次暴乱的起因是复杂的,暴徒的年龄层、性别、动机是多样化的,除了对社会不满的宣泄,也有对以往英国警方对有色人种戴有色眼镜的反抗,甚至更多人只是趁火打劫。曼城发生暴乱的时候,我没忍住好奇心,在发生暴乱的市中心走了一圈。刚开始我非常紧张,尤其是一个个蒙面暴徒从我身边吹着口哨急速跑过的时候,但后来我放心了,事实上此次骚乱的攻击主体是商铺和建筑,并非平民百姓,民众并不需恐慌。而多数国内关于此次英国政府"软弱抵抗"的指责和嘲笑,也需要重新审视。毕竟,这次暴乱并没有造成过多的人身伤害,警方的line up政策不失为正确的镇压方法。如果说这次暴乱中真正让我失望的,还不如说是中媒的反应,一个个落井下石的标题,带着幸灾乐祸的嘲笑。如果我们想做一个谋求进步的民族,那么就一定要学会从铜币的两面一起看问题。国内许多报道在这次英国暴乱发挥的最大作用就是,借机软性引导国人认为这是民主国家对不法之徒的软弱和纵容,是对human right的过度宽容。实在令人汗颜。 暴徒可恶,社会道德尽失,这不容否认。但是英国在处理这件事的背后,仍然把human right放在首位,把社会道德底线和human right底线清楚的撇开,也许是从未体验过作为普通民众去拥有这些"权利"的中国老百姓,该思考的新角度。 ps: 我也不想拽英文单词,真不是为了装逼,豆娘的G点不好惹。请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