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1年以来,故宫博物院突然事件层出不穷,从展品失窃到送锦旗写错别字,从私卖文物、文物检验时发生损坏到馆藏善本图书丢失,一座如此规模和地位的国家级博物馆所不该有的糗事好像都齐备了。如何调查和匡正,看来连门都还望不到。

由于只能有故宫内部调查,没有任何外部监督,论事必须“预设无罪”,且等真相大白。要紧的是避免此类事件继续发生,国家珍宝卫护有人。推测故宫有内斗,应是有所凭,至少行政管理出了问题;若内部“齐心”,家丑不外扬,今天也就没有任何事件可谈了。

网络上不时会看到“只有中国有”的奇闻,故宫的连番丑闻是否也是全球独家呢?

法国在世界十大博物馆名单上占了三馆,包括居首的罗浮宫,以及排名第七的凡尔赛宫和第八的奥赛美术馆。以如此声望和管理经验,法国的博物馆想来应风调雨顺,但2007年10月初,在被称为“白夜”的文化狂欢活动举行时,未参加此活动的巴黎奥赛美术馆被人闯入,撞坏了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名画《阿让特伊大桥》,造成画布撕裂至少10厘米。一名肇事者很快自首。奥赛美术馆表示,要保障8万件展出品万无一失是不可能的,但安全措施仍应继续加强。

博物馆盗窃案在法国非常罕见,但一发惊人。2007年8月5日,数名蒙面男子手持枪械袭击尼斯当代美术馆,抢走两幅名画。规模最大的要数1976年的1月31日,南部小城阿维尼翁的教皇宫所藏118幅毕加索画作被盗。两次劫案的失窃画作后来全数找回。

除婴儿奶瓶打翻,小孩子滑倒等偶发意外,展品遭损坏另有特例:在2004年的一次巴黎画展中,一32岁柬埔寨女子在美国画家塞·托姆布雷的一幅纯白作品上亲吻,留下口红印,被判罚款18450欧元。2006年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达达主义画展举行时,一名77岁男子用一把小榔头敲裂了马塞尔·杜尚俗称“小便池”的陶瓷作品《泉》,被罚214000欧元。

在这些与博物馆是否有“内斗”显然无关的事故之外,博物馆的古画修复也会遭到质疑。如网络杂志“艺术论坛”,经调查后曾列举科尔马市恩特林登博物馆在展开一幅古画的修复工作之前如何对该画研究不够充分。创办于2003年的“艺术论坛”以保护文物为宗旨,依据本身研究而非博物馆提供的新闻资料撰写展览报道,组织民众陈情运动(如2007年的“办博物馆不是搞商品买卖”),揭发赃品拍卖。

在这类以监督为己任的民间团体之外,法国参议院内有“文化事物委员会”,会定期公布有关博物馆管理的调查报告。例如2003年的一份报告提出,“博物馆的现代化远未完成”。委员会专案小组为这次报告走访了巴黎罗浮宫等各地博物馆,并赴意大利罗马考察,此外约见各博物馆共十位最高负责人举行听证会。

在收藏品保存方面,该委员会指出,1945、1974和2002年先后通过的法律,修改了有关保存的定义,今天博物馆不再是单纯收藏艺术品,而具备了科学、教育和美学三方面的功能,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博物馆管理方案。

奥赛美术馆2010年的一档展览《罪与罚》,齐集历来有关死刑的绘画、雕塑和装置,让人发现这座以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初艺术创作为主题的美术馆的收藏品中有关犯罪的题材占了极大的比例。因为正是在19世纪末,人们开始以科学态度来研究犯罪行为,透过罪案可不断省思人性恶和社会环境问题以及形而上的恐慌和焦虑。艺术在这方面的表现是无以限量的。

参议院的上述报告也列举了各博物馆碰到的共同困难,包括储藏空间不够,以及功能性不够强,再就是管理人员不足(至少需要增添50%)。至于博物馆本身对收藏品有多少认识,该委员会为2002年通过的一部管理法中所要求的“定期清点,随时更新”加入了一条规定:“每十年做一次全面核对”。

法国的“博物馆联盟” 成立于1896年,统筹管理法国的34座国立博物馆,2011年初和四年前所创的“香榭丽舍大皇宫博物馆管理处”合并。其他1281座私立或半私立博物馆亦在政府的监管之下。

对博物馆经济效益的研究出现于1980年代,亦即在普遍向公众开放十年之后。今天,博物馆担负着教育(向公众展示)和保存(不开放,以策安全)这两大其实有冲突性的责任,以高品质管理来吸收重大捐赠,再以主题式临时性档期展览吸引访客。国立博物馆并计算得失(确定社会普遍获益,包括对不进博物馆的人口),而推出按日免费参观办法,同时以各种外延产品增加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