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如何对待“靖国神社”和“珍珠港屠杀”?


——熊飞骏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多年来一直是令中国朝野“群情共愤”的“大罪”。

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情:供奉在日本“靖国神社”的死难“战犯”绝大多数都是美军打死的;死在中国人手里“日本战犯”则屈指可数。


二战中日军的精锐师团都是美军消灭的,死在美军手里的日军高达
120万人;死在中国军人手里的日军则只有区区40万人,只相当于太平洋战场的三分之一。中国消灭日军120多万之说只是我方的一面之辞。


所以日本政要去“靖国神社”凭吊死难“战犯”如果有“记仇”成分在内的话,他们记恨的“主要仇敌”应该是美国人?因为供奉在“靖国神社”里的重量级“战犯”多死在美军手中。中国人则只属“帮凶”级别或者根本“不够格”?


令人不解的是:
当中国人群情激愤于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之时;美国朝野的反应则很平静?


美国人的逻辑与中国人反差很大:供奉在“靖国神社”里的日本战犯虽然是屠杀伤害美国人民的“战犯凶手”;但在日本人民心目中这些战犯则是“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当两国处于战争状态时,敌国的民族英雄通常就是本国的“战犯凶手”。日本人的价值自然以日本人的利益为中心;如果以美国利益为中心就是赤裸裸内奸卖国贼了。所以日本人凭吊抗击美军的“战犯”是可以理解的。美国人与其喋喋不休的谴责日本的“军国主义幽灵”;还不如时刻警惕自已励精图治别玩物丧志,确保对日本的压倒性优势,不给对方“反攻复仇”的机会;同时学习日本牢记在对日战争中殉难的卫国英雄。

中国军人在抗战头两年“一寸山河一寸血”,200多名将军出师未捷身先死。集团军司令员张自忠将军临危犯险浴血疆场,连与之对垒的日军也肃然起敬为之落泪。这些抗日英雄的名字中国人永远也不能忘记!为了记住那些伟大的英灵,中国人是不是应该学一回日本人?建立中国的“靖国神社”,让两百多个将军永远活在国民心中。

如果我们忘记那些在卫国战争中视死如归的伟大英灵,中国若再发生野蛮的外敌入侵,还有谁肯勇往直前为国捐躯呢?


有其象怨妇一样不厌其烦谴责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还不如在中华国土上建立自己的“靖国神社”,让国民永远记住
200多个阵亡将军的名字。


如果我们象日本人凭吊“战犯”一样纪念阵亡的抗日英灵,“日本军国主义幽灵”就会遇上强劲的对手,根本不可能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


美利坚合众国建国两百多年来,本土只遭遇过两次外敌入侵,一是“偷袭珍珠港”;二是“
911恐怖袭击”。


日本“偷袭珍珠港”采取了卑鄙的“不宣而战”手段,把美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太平洋舰队几近全军覆没。虽然只死亡了两千多人,但对于本土从未遭受过外敌入侵的美国人来说,那是一场惨烈的大屠杀。


美国人在太平洋战争中报仇雪恨,消灭了
120万日本精锐师团,把日本打得“无条件投降”,取得了对日复仇战争的重大胜利。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直接后果是大日本帝国战败投降,同时把美国送上全球军事霸主席位。


日本投降后,美国人有雄厚的资本总结美国的“胜利经验”,把“太平洋战争”讴歌成“胜利大进军”。


美国人好象没有太多的热情去讴歌“胜利大进军”;但有足够的智慧去反思“珍珠港折戟”的教训。


中国人只知把“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当成控诉日本人的罪证,基本上没有反思日本人何以能在两次事变中给中国以致命打击?


中国国土面积比日本大三十倍,人口则超过日本十倍!庞然大物的中国何以能被撮尔小国日本野蛮欺侮?

日本的罪恶不能忘记,我们自己的责任也一样不可推卸!

如果我们只知一味谴责日本的侵略罪行,不反思自己的专制腐败倒行逆施,就永远不可能走出被侵略被欺侮的恶梦。


与中国人对待“九一八”和“卢沟桥”事变不同,美国人对待“珍珠港屠杀”更多停留在自我反省的层面,“反省”的声音远远大于“声讨控诉”的声音。


日本人的偷袭何以能取得巨大成功?


美国为何一再忽视日本即将发动偷袭的信息?


这种不可救药的“失职”给美国造成了多大损失?


美军还能再给敌人制造这样的“偷袭”机会吗?


如果美国人掉以轻心,貌似强大的美国一样不堪一击?


美国军人必须时刻警惕着,美国人民没有理由为他们的“错误”买单;更没有理由为军人的“失职”付出血的代价?


…………

一个不知道“欢庆胜利”只知道“反思教训”的民族,一定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个不该衰弱而衰弱的庞然大物,自身的罪行与小块头侵略者的罪行通常不相上下。


如果我们只知控诉谴责小日本,不知反省自身的劣势,继续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玩物丧志倒行逆施,不择手段升赃官发黑心财,一边搓麻将一边大骂小日本自不量力……“南京大屠杀”和“大饥荒文革”将成为中国人永远挥不去的噩梦。

 

 

 


二0一一年十月八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