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有分析人士认为,相比较而言,在诠释和继承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建设现代民主自由国家方面,大陆领导人表现得自信满满,不仅“实现了,”而且还“发展了”孙中山的革命抱负,而台湾领导人则要谦虚得多,这或许是由于大陆在实现人民民主自由方面做得更好的缘故吧!否则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为何竟然“脸不红心不跳”呢?相比之下,台湾方面倒是显得底气不足,甚至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不过,像“路还很长”和“发芽生根”这样的表述听起来,反而真实感更强,也更顺耳一些。
中选网上专栏作者丁咚的文章说,关于台海关系,大陆领导人首先援引了孙中山先生的话称,“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并再次提出两岸要和平统一。而台湾领导人则针锋相对地提出,如果大陆方面能够解除党禁报禁的话,大陆和台湾的统一将不存在任何障碍,并表示“希望对岸在人权自由上取得进步,才是统一的前提”。对此,文章作者点评说,与大陆方面的空洞说教相比,台湾领导人的表态更富有建设性,也充分体现出诚意。
也有评论写道,回顾历史,辛亥革命“打响亚洲民主第一枪”的说法,已经彻底沦为一个苦涩的笑柄,究其原因,枪响了,子弹也飞了,而且是“无量头颅无量血”,结果却是“可怜购得假共和”。在今天看来,辛亥革命所引发的一系列夺权游戏,却并没有在中国大陆真正实现宪政民主这一最重要的目标,历史反而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王朝更替、夺取政权,和追求一党独大远比相互妥协、议会政治和多党轮替更有吸引力。作者信力建的文章说,大家都忙着刺刀见红,你死我活,立宪的希望一次次被枪炮声所剿灭。
时至今日,环顾四周,中国除了港、澳、台地区之外,在民主共和的道路上,大陆是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至今似乎仍然准备停留在世界各国的末尾,跟北朝鲜一起当副班长呢。事实上,共和的目的就在于把权力塑造成一种能够为共同体中所有人共享的,能够保障各阶层利益的公共架构,因此,依据共和原则建立起来的国家只能是“民国”,而不是“党国”。其实,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有真民主、真共和与真宪政的标准很简单,那就是:首先,军队是否归属于某人,或某个政党所有。要知道,军队的本质应该是国防军而非党卫军。
其次,国民是否人手拥有一张选票。国民如果不能公开独立地参与选举活动的话,公民权利则无从谈起。第三,主权在党还是主权在民,如果是以党代政,使权力过度集中的话,只能证明国家的主权并未掌握在国民手中。而这正是典型的“假共和”,假共和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统治这个国家的不是其多数国民,而是少数权贵阶层,他们打着国家的旗号,却拒绝政治改革,拒绝还政于民。
谈到被辛亥革命所推翻的满清王朝,作者驿桥的文章说,众所周知,清王朝的兴起是完全符合“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真理的。它以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长达两百多年,期间还曾创造过所谓的“康乾盛世”,可以说,看起来也是符合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这一原理的。然而,辛亥革命的事实再次证明,这种选择从来不是一劳永逸,也从来不是不可改变和不可取代的。文章最后强调说,一个以武力征服取得政权,并继续迷信依靠武力巩固政权的政府,其统治地位最终也将被人民以武力所推翻,而这往往就是这种政权和政府的历史宿命。
谈到大陆方面拒绝承认中华民国的问题,有分析人士认为,现在台湾政权自称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政府确实存在,怎么能掩耳盗铃硬说不存在呢?如果不存在那他们是什么呢?或者说,他们是一开始就不存在啊,还是什么时候灭亡了?如果一开始就不存在,那么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从哪里来的?他的国际地位又是从哪里继承的?如果中华民国存在过而现在不存在了,那他又是什么时候灭亡的呢?
《联合早报网》上作者戴绪霖的文章说,是1949年共产党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就自动灭亡了吗?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任何强权都可以做到这点,那国际社会是不是就乱套了?何况比我们更强的强权到处都是!同时,你又如何解释联合国在以后二十多年对他的继续承认呢?难道是国际社会搞错了?如果国际社会错了,联合国也错了,那我们为何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参与联合国的事务呢?如果是以联合国的承认为准,那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建国多少年了?而如果这些都不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必要构件,那么中华民国怎么就不存在了呢?
我不是一边一国论或者两个中国的支持者,但我想说,我们要分清主权和治权,分清国家实体和国名,分清国家和政府。我们常说,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我的理解就是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主权上讲是一个实体,一个国家,但从治权上讲,他们却是两个政治实体,治权独立,两个政府互不隶属。承认这点,我想没有什么困难的,承认这点,才能睁开眼睛看问题,才能堂堂正正地说,我们的目标是统一,才能说没有谁矮化谁的问题。文章最后强调说,大陆想借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拉近两岸的距离,以追求统一的目标,可如果在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上与对岸越来越少有交集,那么纪念的目的是不可能达到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