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知乎原文已被删除,以下内容来自墙外楼转载。

作为前透明计算实验室的一员,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好了。
首先张尧学的透明计算在我学校是分为几个项目来做的,每个项目有一个小团队。包括PC、Android手机,平板的透明计算OS,还有基于这个“理念”的移动医疗等应用项目。
这里面PC端的OS就是我所在的小团队弄出来的。
对于大家黑的这些,我的总体看法是:黑的十分正确和漂亮。

其它项目团队怎么弄的我不清楚,PC端基本都是我设计的,实现方案改过几次:
1.最初和Intel一起改PXE(这玩意是啥东西自行谷歌,网吧无盘就用它),想多台机器共用一个镜像,但更改的数据分别保存,搞了半天发现PXE跨不了局域网,也用不了无线,不能达到张尧学提出的要求,被PASS掉了。
2.然后找了个开源的iPXE,号称支持广域网和无线,自定义脚本等诸多功能,整了半天把原型整出来了,又发现丫对无线的支持烂成渣,只支持一两个802.11g的芯片组,尝试自行写无线驱动,还是不可行,因为要支持的无线网卡太多,只要有机器的网卡驱动没有,那这台机器就无法使用无线来加载透明计算系统,所以又被PASS掉。
3.现在的方案(截止至我离开前),整了个开源的虚拟机(Virtualbox),虚拟机上运行透明计算系统,存储的操作系统放在服务器,用iSCSI传输,运行的真正操作系统(Windows那些)上装了些自己写的程序做管理和监控。基本结构如下:

真实操作系统(Windows、Linux)
————————————————-
虚拟机
————————————————
透明计算管理程序
————————————————
Linux
———————————————–
机器硬件

我走之前,所在团队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在定制Linux和改虚拟机。。。还为这套东西增强些功能。。

对于这整套东西,我的心里话其实是:没法用。真正使用的操作系统运行在一个虚拟机上,能快到哪去?更别说镜像还是放在服务器上用iSCSI协议来传输的。央视的新闻我看了,播到展示透明计算机器运行着XP系统的时候,我都笑傻了,为啥?Win7及更新的操作系统可是可以用,但基本慢成狗!如果再在那上面看个视频,能有10帧就谢天谢地了!首次启动Win7至少需要5分钟以上,如果你还处于10M以下的小水管的话,呵呵呵呵。。。最好别等了。
虽然团队其他人一直还在优化,但说实话效果很有限,而且这个东西我们自己都认为实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离实用更差得远,这次听说获奖,其它团队怎么样我不清楚,但至少我们做的这个东西确实是没任何资格的。
还在团队的时候,老师给派新同学进来,要跟他们解释这个东西是什么,我们的回答就是“你理解成用虚拟机搭了个网吧无盘环境就好了”。。。

上面说的这些仅限我所在团队的工作内容,透明计算还有其他团队,包括其他高富帅学校也有团队在搞,他们的工作我不清楚,肯定比我们做的要高大上得多吧。

感觉暴露的有点多,放一两天就删吧。。

—-

张尧学,脸皮也真厚,自然一等岂是那么容易拿的?
你那个透明计算(TC),不要说自然一等奖,就是二等奖也够呛!
因为没有产业化,到目前为止,即使发明二等奖或科技进步二等奖也评不上。

信区: TsinghuaCent
这个说法靠谱,我了解的时候,处于1的状态,现在演进成虚拟机了,楼主一定是了解内情的

我算是业内吧。学艺不精,已经不在学术圈,之前学过网络、数据库、并行计算的一些皮毛;现在做的项目和云计算大数据有关。
我入行时候云计算的说法还不流行,但云计算也不是什么新概念,只是一个响亮的新名词便于作市场推广而已。要数的话,和早年的学术界推的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可以算一脉相承的,那么也差不多有二十年历史了。不过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透明计算作为云计算先导这个说法。
我读了一下和ZYX发表论文中和透明计算看起来最相关的 Transparent Computing: a Spatio-temporal Extension on von Neumann Architecture for Ubiquitous Services。其中说道“The essential idea of transparent computing is to extend the traditional stored program concept in a single computer to networked/ubiquitous computers/devices spatio-temporally.” 说实话,我没看出来和已经使用了十几年的虚拟机技术有什么大差别。虚拟机上跑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很多商用服务都可以在成千上万个节点的集群上部署。
主页上论文并不是很差,但也没有什么顶尖的。基本没有ACM SIGxx那几个耳熟能详的。这样的成绩能得一等奖,我只能说:呵呵。

这个奖真的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个神圣的名头坏掉了。
我的印象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都可以拿出来show一番了,例如我熟悉的领域,我们国家唯一的统计院士陈希孺的工作就只拿了三等奖,汤加豪的门限模型是现在时间序列教科书上的基本内容了,也只拿了二等奖;一等奖很多年都是空缺的。
最近几年貌似不评三等奖了?其实我看统计领域现在的很多二等奖,还不如以前的三等奖,其影响力当然更远远不如汤的门限模型。

经分析,这个就是习CORE好大喜功,喜欢所谓自主创新,下面的人揣摩圣意,给找了个这么个东西,这下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1/14 更新:
看了一些同学回答,有些看法有待商讨,我觉得主要在以下几点:

1. 透明计算前景广阔,时间会检验其成败。
我认同这种说法,但是不认同透明计算获奖。原因很简单,从来只有经受了时间与实践检验,已经取得了广泛成功的理论和工程才适合去获奖。爱因斯坦的最重要贡献是相对论,当时提出绝对符合前景广阔,但是诺奖评委仍是以其在光上的研究给其授奖。同理,也没有人在Linux刚诞生时就给Linus Torvalds颁奖,而是在二十多年后,全球已经广泛采用Linux操作系统以后,才授予其千禧年科技奖。这个思想好,你就等他思想充分得到验证,广泛得到应用再给他评奖。这是评国家级别的自然科学一等奖,又不是本科生创新杯,idea的前景再好也难以成为其获奖的理由。
2. 大学校长(或者说官员)就不能搞好的科研?
我认为很难。科研需要的时间实在太多,而且对于计算机这类工科,本来就很少有灵机一动而达到极好的结果,更何况张的成果是系统并非算法。我再举个例子,学计算机的应该都听说过John Hennessy,就是著名的RISC提出者之一,几乎每个CS学生都看过他和David Patterson写的那本体系结构:量化研究。他2000年担任Stanford的校长后,只发过一篇Paper。近十年更再没有Research Paper 在会议和论文集上发表。在计算机系统一线研究领域的学者不是没有同时担任行政职务的,但是个人发现最大也就是个系主任,绝大部分都是单纯的教授。而且更为普遍的情况是一个学者最为瞩目的研究是在其25-45这个年龄段,这个时期科研的时间、精力、激情都是最多的。这个无论是诺奖还是菲奖还是图灵奖基本都是如此。而与此对照是张院士1999年(43岁)进入教育部主持工作,步步高升,担任各司司长等职务,然后于2004年(48岁)提出透明计算系统。当然也有可能是张院士进入教育部以后,研究上时间反而充裕了,思路也开阔了,并且有了研究的灵感,亦无不可。
3. 系统内容涉及安全,不便公开。
这里有两点意见:(1)奖项分为通用与专用。专用为涉及国防军事类别,单独报奖。从公布结果来看,透明计算属于通用,非涉密门类。(2)如果说却有隐情不便公开,又为何把工作例如TransOS等核心工作公开发表论文呢?并且还和Intel等跨国公司合作?
而且作为研究藏着掖着不把自己的独到创新思想公开发表,不将自己的系统实现应用,而是专挑一些很平庸的期刊、会议发表。这难道不奇怪吗?
4. 既然得奖了,就肯定是真功夫。
我认为有个方法能说明一些问题。假如哥德巴赫猜想的部分证明不是陈景润做的,而是你做的,你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研究员,但是这个工作有头有尾,论证清楚,拿着这些演算结果你认为你能拿到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吗?
假如你不是中科院和北大的知名教授,你作为一个普通生物教授,自己通过创新研究人工全合成了胰岛素,拿着你的实验数据,拿着你的结晶成果,你认为你能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吗?
那么现在,假如不是张院士,没在教育部干过,也不是大学校长,而是一个普通的211计算机系教授,拿着这些论文,你觉得你能拿奖吗?
5. 你们这些人就是逢中必黑。
今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天河一号。别人东西摆在那里,测试结果Top500跑第一(2011年)。
今年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得主于敏,氢弹主创人员。罗布泊的坑,摆在那里,就是能炸。
到目前为止,几乎没看到有人质疑上述单位或者个人没资格拿这个奖的。

最后的结论有两种:
1. 大家冤枉张院士的团队了。张院士已过不惑之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独创性地提出了透明计算理念,并且其团队解决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获得了许多大型IT公司的支持并开展合作。而鉴于其系统实现可能涉及国家信息产业的安全,故将其成果较为隐秘地发表在三流刊物与会议。评委会成员通过完整地评审其项目,认为其项目前景广阔,具备达到国际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能力,故授予奖项。
2. Overqualified.

跟同学们吃饭闲聊,他们都觉得现在中国当教授好混,这样的文章和实现也能拿一等奖,我的结论恰恰相反,但论据是一样的。

以下为原回答:
——————————————————————————–
作为一名计算机系统方向的Ph.D. 在读学生。我有几点看法。因为以后还要可能还要回国混就匿名了,免得讲几句话得罪了人。
1. 透明计算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同行认可吗?
同行认可是做科研的一条金线。自己夸再多,别人不认可,怎么都没有用。同行高度认可的其中一个标志是顶级会议论文。计算机系统方向有超级顶会,Sosp 和Osdi, Sigcomm 以及若干顶会如EuroSys,ATC,VLDB等等。 几乎所有重大的系统研究成果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均在这些会上得到展示,例如google的map Reduce的三篇, Facebook 的haystack 等等。这类会议的文章都需要一个极好的研究突破点,一个成行可运行的系统以及较好的实测效果。 但反观之,张院士实验室的论文,却质量平平。诸如Globalcom 以及Infocom的Workshop。 起码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其研究未得到国际一流专家的认可。

2. 透明计算的系统实现做的怎么样呢?
有很多计算机系统,并不是强于科研创新而在于其把系统实现,造福社会。最著名的就属Linux,她是一个Unix思想的开源实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其主要创始人Linus Torvalds也获得了号称技术界的诺奖,“千禧年科技奖”。类似地还有Hadoop,Apache等等。反观张院士的系统实现,未见到开源实现亦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因此其系统实现的水平和程度仍不免让人打个问号。

3. 张院士的idea独具一格,富含创新性吗?
从多数网友旁征博引不难看出这个透明计算的类似创意从时间上来说,张院士并不是第一人。退一步讲,不同于其他纯理科或者计算机理论方向,在计算机系统中没有初步实现就算不得发现,而只能算作廉价的纸上谈兵。而且如果他idea这么好,就算他不实现也会有人帮他实现开源版本。

4. 张院士的科研水平如何?
计算机科研也有几个层次:
第一层,开天辟地,创造平台;这类都是一流科学家,发现一个的领域,如图灵奖得主。
第二层,发现漏洞,排除障碍;这类都是一流学者,发现和解决当前领域的一些重要障碍。
第三层,无中生有,自说自话;二流学者,解决小问题,若实在没有问题,自己硬生生搬块石头挡在路中,自己再移走。
第四层,弄虚作假,画饼充饥;三流学者,什么都没干,说自己解决了这个那个。
仅从目前的文章水平、系统实现来看,张院士只能屈居第三层。

5.人品与能力无太大关系。
可参考Linus Torvalds。

6.好好当官,当好官其实就挺好了.

7. 光从技术上来说,我认为方的墙做得很好、这个系统无论从规模、鲁棒性来看都很过硬,可惜不能评奖。

————————————————-
看了一篇张院士的访谈,其中张院士谈到了国外操作系统“黑盒子”的问题。这令我想起一个国人或者说官员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把敌对意识形态看得过重。这个重视起码在计算机领域不那么需要的。我感觉官员们很难明白的一点是:不是所有软件都是FBI和CIA写的。你要真是特别特别担心就使用完全没有国界之分的开源软件。
当前开源软件的蓬勃发展完全可以满足小至个人计算机,大到服务器集群级别的各种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纯国产操作系统,纯国产Office系列软件可以说没有任何必要。而实际上也几乎没有所谓纯国产的软件系统。无论是麒麟操作系统,红旗操作系统都是在开源OS的基础上稍加修改(真的是稍加)。即便在航天领域,我们也是采用的开源操作系统并进行修改。
而专家、教授们之所以如此热衷于炮制所谓国产,是因为这经费好申请。特别是软件系统,开源实现拿过来,稍加修改,利用人家开源协议的友善,而称为所谓“自主知识产权”(意思是我们看懂代码了),“自主研发”(意思是我们稍稍增加了代码)。而如果你不说自主知识产权,而写个报告立以下项目“基于Ubuntu系统的农历开发”和“基于Ubuntu系统的搜狗输入法设计与实现”。你觉得你会有项目拨款吗?

检索了以下CNKI,有如下相关文献

[2] 徐广斌,张尧学,周悦芝,韦理,陈成才. 基于虚拟机的透明计算系统设计及实现[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8(10)
张尧学,周悦芝. 一种云计算操作系统TransOS:基于透明计算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学报. 2011(05)
匡文渊,张尧学,周悦芝,徐广斌,韦理,高原. NSAP——支持透明计算的网络存储访问协议[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张尧学. 透明计算:概念、结构和示例[J]. 电子学报. 2004(S1)

快速过了一遍上述四篇文献,基本上可以认为透明计算技术和微软、Vmware和Citrix深耕多年的桌面虚拟化技术和瘦客户机+虚拟机池的架构,在具体功能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其中NSAP协议和PXE协议的功能基本接近,用于网络远程引导。
———————————————————————————————————————————
update:(关于透明计算与intel的关系)
根据Intel提供的新闻稿,intel的表态表示“透明计算”是云计算的一种实现形式,并且希望“透明计算”能够在intel提供的技术平台上构建,因此才成立联合实验室。不存在intel跟进的说法,intel提供的协助仅限于基于intel平台(包括不限于UEFI,IntelVT等)研发的相关技术支持,只能理解为intel希望成为“透明计算”的技术供应商,而有意投其所好的讨好。
—————————————————————————————————————————–
总结一下张校长的技术路线
第一阶段
根据发表于2004年的《透明计算:概念、结构和示例》》一文,透明计算最初的设计可能是,服务器存储包括操作系统的全部数据,但是不参与计算。客户端无需本地存储,通过类似PXE的远程引导协议直接利用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文件引导启动,全部计算过程在本地完成,接近无盘工作站的理念。

第二阶段
但是到了2008年的发表的《基于虚拟机的透明计算系统设计及实现》一文可以理解为上述架构被放弃,改为服务器端不仅存储全部的数据而且参与计算,客户端仅仅完成了到服务端的连接过程,所有本地操作被重定向到服务端上处理。这个理念非常接近目前在实际使用的云计算服务,包括
Amazon AWS,Windows Azure等公有云服务,和Cirtix XenDesktop ,Vmware VSphere, Microsoft Hyper-V等私有云解决方案。

第三阶段
到了2011年发表的《 一种云计算操作系统TransOS:基于透明计算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貌似又回到了2004年的老路上,即服务端仍然只进行存储,但是根据客户端的架构变得很奇怪。

根据以下某答主已经删除的回答

作为前透明计算实验室的一员,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好了。: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499586/answer/37098795

张校长的团队最终在对2004年的设计进行实现的时候发现标准的PXE协议的在广域网和无线环境下不可靠,而自行设计的协议无法被大多数市面上的网卡兼容,因此只能放弃该设计。最终的TransOS的设计分为服务端和客户端两部分。

客户端的TransOS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包含类似于Linux Kernel的一个基本的操作系统内核和一个类似于Vmware WorkStations的桌面虚拟机软件。
服务端的TransOS是一个应用软件,需要运行在额外的操作系统平台上。
当客户端启动的时候,客户端操作系统内核会向服务端请求一个虚拟机镜像文件,服务端TransOS应用会根据规则发送一个虚拟机镜像文件到客户端,然后客户端下载完成后,调用自带的桌面虚拟机软件加载这个镜像,并呈现给用户。因此最终用户使用的是一个运行在本地的虚拟机。同时TransOS的另外一部分功能就是将用户对虚拟机的操作同步回服务端,保证数据的可管可控。

据上述删除答案的答主透露,实际测试中TransOS因为是本地虚拟机,因此运行效率较低,在央视新闻中的Demo也只能用WinXP来完成。同时也可以认为就架构上而言当前版本的TransOS的思路是完全失败的,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原第一名身在科研体制内怕人肉,已删帖(又回来了…),本帖被顶到了最高,充分体现了知乎很多用户的懒人少思考的特质(放着很多干货贴不顶,顶这 个水货贴)。因为看的人很多了,怕带坏了人民群众,又看了一遍,发现描述还是有出入,部分词语有人身攻击,修改如下,上干货:

自己工作做云计算相关的,现在读了张尧学的google主要论文多篇二遍以及其他信息等,写完以下
声明:为了方便知乎用户理解,以下纯属民间科普,行业内人员不要偷懒请自己google论文。
——————————————————————————
做个类比:
(用水稻比较是数字容易理解,方便科普,袁隆平是我非常尊重的实干家,大家不要想多了)
安南水稻研究员张通过这么多年的发现,敏锐的意识到水稻亩产是可以达到1000KG,对粮食安全和人民民生有重要意义,发表论文“水稻亩产1000KG的理论与意义”。
10年后由于北朝人口生的多,粮食不够吃了,当地”土鳖”袁隆平做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亩产终于到了990KG,同时袁名声大振,远胜“海龟”。
袁想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安南,挣些种子钱,由于安南特色主义,外国人拿不到试验田,于是和本地研究员张搞合作。
张拿到种子后,终于达到了亩产1000KG,发论文称为张氏超级水稻,注意不是杂交水稻,该产品系张氏独家发明。同时对应自己十年前发表的论文,证明超级水稻自己领先世界十年,袁是受自己启发。
袁为了搞好地方关系,小范围称赞说张的超级水稻很有前景。反正袁真正水稻亩产多少,了解北朝水稻种子出口的人肯定清楚。
张氏也乐见其成,可以凭此要经费做科研,带学生,闷声发大财。
安南科技评奖,各个学士都要交案子参选,张氏随意让学生写案子,学生将袁氏的话写进去了,评委会因为“圣人出,黄河清”一直压力很大,而业界地位很高袁氏称赞张氏,评委会大喜,评一等奖。
张氏有苦难言,本欲低调,奈何宣传部门发挥一贯的狗屎作用,吹嘘张氏八百年未有之人才,安南将雄起于太阳系,结果地球人都表示不知道……
——————————————————————————-
开始正文
1.官方消息
信息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
“透明计算”,凭啥摘得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4国家科技奖揭晓 清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群星閃耀創新路——2014年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巡禮(上)–科技–人民網

科技部(科技奖主管单位):清华大学“透明计算”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操作系统的限制,对于解决操作系统长期受制于人的问题、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新华网(引自光明日报):夺奖成果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化计算模式;把“计算机的大脑”放到云端;网络信息安全不再成问题;使用外国产品也可发展自己。
获奖理由只在科技部网站有一句话,其他的自己看。

2.什么是透明计算?
wiki:en.wikipedia.org/w/inde
张:chinacloud.cn/upload/20
intel:intel.com/content/dam/w
wiki和张基本认可以下观点:
透明计算是一种为用 户提供服务的计算. 其目标是在系统为用户提供服务时, 让用户不用知道计算过程和实现细节, 只需关心系统能否提供所需服务和服务质量.
intel认可以上观点的同时添加:透明计算(TC) 可以被视为一种将存储作为服务的特殊类型的云计算
intel在《致力联合创新,清华、英特尔推广透明计算》提到“透明计算”是张提出的,是发明人,但还说“透明计算技术与云计算愿景有许多契合之处,是云计算在中国应用的一个很好的案例。”请仔细品味后半句。
intel CEO的高度评价也是真的,当时她还是软件服务部门总裁。
trust.csu.edu.cn/cs/new
但 是高管讲话,你懂得,google搜索“Transparent computing intel”关键词,”Transparent computing”成对出现的新闻终于2012年的讲话,后面就根本没有什么新闻。现在了解到intel内部云计算部门也没有宣传,因为它本身就是云计 算么。

3.涉及的具体技术
透明计算是理论,张的具体技术体现在TransOS上,参考chinacloud.cn/upload/20
1. 将传统操作系统也作为一种资源进行管理;和云计算虚拟化概念类似,张自己论文也说用虚拟化实现。2.分布式内核, 动态调度运行;即是瘦客户端,远程链接。3.运行在 BIOS 之上, 实例操作系统之下;这就是类似虚拟机的hypervisor模型,VMware ESX已经商业化卖产品。4.分布式网络化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这是就是openstack了。TransOS 的实现示例中开始了各种虚拟化模型。
intel认为的透明计算技术:iafirmware.com/sites/de。UEFI下的透明计算技术演进:全虚拟化,半虚拟化,非虚拟化。

从张的论文对应时间:04年提到透明计算,06实现了虚拟模块化(此处不是虚拟化),11年实现了较为全面的TransOS。
业界:04年虚拟化起步,08年云计算提出,12年云计算大规模产业部署。
张的很多理论一开始自己根本无法实现,随着产业的成熟,套用了大量的产业工具,才达到自己的设计功能,而此时产业界早已甩他200条大街了.这也是我前面类比的由来。

4.产业化情况
TransOS产业应用我孤陋寡闻没有听说过。
虚拟化的应用无需多说了,云计算公司多如牛毛;瘦客户端华为在2012年内部全面铺开使用;VMware ESX已经卖了很长时间了;openstack发展成事实标准了。

加点私活:自80年代起,IT技术一直由工业界领导,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不需要的技术,高校研究了自己搞不定技术,如果互联网产业需要,5年就可以产生替代品。张只是提出概念而已,后面原型是借助工业界完成的,不能工业化,只提理论就是耍流氓,就像说中国现在的铁路建设全靠孙文的十万里规划一样。
———————————————————————————–
5.回头评一下获奖原因
科技部:清华大学“透明计算”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操作系统的限制,对于解决操作系统长期受制于人的问题、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答:概念是提出不实现,7年借助老外工具才实现;是突破了传统计算系统的限制(随便云计算研究生也可以干);操作系统受制于人没有解决,windows还是要用;保证国家安全还是有用,原来windows在硬件使坏不知道,现在底层有个虚拟机监视它了。

新华网:“透明计算”,凭啥摘得自然科学一等奖
1.把“计算机的大脑”放到云端:被人玩剩下的;2.网络信息安全不在成为问题:国家可以防止巨硬干坏事,但防止不了硬件厂商,对于个人没意义,反而更糟;3.使用外国产品也可发展自己:尼玛,你到底要不要安全啦。

真正有用的就剩防止windows的后门了,尼玛,这难道才是事情的真相,巨硬你知道么,为了你出了一个自然科学一等奖。
但是,防止windows后门,监控windows所有操作(这才是真的真相,新绿霸要把我护航了),这些工作我也可以用VMM干啊,请给我发邀请函,不要抄水表。
————————————————————————————-
张氏本意应该没想拿这个奖,只想作为一个学术官僚例行完成提交任务而已,没想到评委会的都是猪队友(因为张氏拿得的核高基,项目官员对获奖应该有极大的动力和能量),“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否则凭技术方校长团队早拿了

张氏不是学术骗子,和汉芯不一样,他早期提出的透明计算理念还是很超前的(我没有查当时的文献记录….),但自己也实现不了,也没办法工业化,历史上有同样一波人,我们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直到列宁工人暴动成功,但是他们用的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所以张的理论价值为0,因为它做的就是一个工程问题,它的技术在工程上,结果你自己默默搞出来一个重复的破轮子,开源的openstack早就商业化了。如果张氏不是从事开源的IT行业,而是闭源的核武器行业,也名副其实了。
———————————————————————————-
总结:张对于自然科学一等奖名不符实

因为怕冤枉一个好人(主要是我不相信这么多人都是2货么),努力的翻了一堆东西,又写了2个小时,这是我最认真的一个答案了,借用老罗的一句话“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
之前答案有言语涉及人身攻击,包括有其他答案也有如此,但想想“人必先自辱而后人辱之”,也淡定了。

个人观点,与公司无关
———————————————————
14日补充:
有人提出张可能在国防上有技术贡献而不能昭之于众?
国内高校的IT技术尤其是应用能力不如国内工业界,高校获得大奖却秘而不宣,君不记近有COS、远有汉芯之旧事乎,这是皇帝的新装么?

作为一个毕业多年的中南校友,我不能护短,有话要说,为不妨害一些仍在中南刻苦工作的正派科研同道的切身利益,无奈匿名,虽然这是我极不情愿的第一次匿名):

1.学术界对此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普遍意见是什么呢?——这是史上最水的自然科学一等奖,没有之一,没有极端。无论从概念、创新程度、发表论文质量、学术意义及社会影响力来说,都离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标准遥遥万里。你去查一查中国历年的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前的如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澄江动物门等都是在国际上拿得出手叫得响的成果。把这个“透明计算”拿来放一起一比,简直惨不忍睹。本来去年的超导获一等奖就有点水(我们没有原创,只是用日本人的idea凭手快合成快发表快,干了一堆Nature,PRL),但最起码赶上这阵风发表了一堆高档次文章。但这次呢?文章都把博士论文、会议论文堆上来了,你说你评个科技进步四等奖大家都没功夫理你,但是这是自然科学一等奖,一等奖!很多年都是为了宁缺勿滥而空缺,现在不知道谁把这个中国学术界罕见的好传统给破瓜了,一下子把这个奖的含金量拉到如此之低,以后估计烟草院士、各衙门院士的各种垃圾研究也能评一评了。

2.对于中南的广大学生、校友还有老师和科研工作者而言,本来这个奖与中南没有太多关系。人家张尧学的单位明明写的是清华大学,只有一个合作者来自中南大学,所以这个奖主要还是顶着清华大学的名头来评奖的,只是张院士当了校长,中南躺着中了一“枪”,不知道都高兴个啥?而且这种被学术界笑掉大牙的水奖,实在是对中南大学学术声誉的巨大损害(其实本来学术声誉这几年来就不怎么好)。最早的中南叫中南矿冶学院,很有一批能踏踏实实静下心来专心做科研的人,由于所研究的强项专业属于地质、采矿、冶金等偏冷工科,实在于行业外没有什么太大名气(我觉得这其实是好事)。自从合并湖南医科大学和长沙铁道学院后,学校开始大跃进式的发展,伴随着整个中国学术界的浮夸风,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急功近利,我所知道的是中南大学把每次各种各样的评奖都当成“工程”来攻坚(这是政绩!),上下左右各种运作;但很多领域实际水平却不进反退,本来那些踏实严谨能静下心来搞科研的一批人混不开了,能玩转各种面子工程各种吹嘘忽悠不学无术的政客式学者越混越开,评价体系越来越外行领导内行,这种其实是整个中国学术圈的浮躁之病,但在中南尤其严重。虽然经过花钱运作每年这种那种评奖能拿来一些,但是到底含金量有多少?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指出,湖南这个地方自90年代后整个省得文化风气就很不健康,就像那个臭名昭著低俗无聊的湖南卫视一样,充满着浮躁、肤浅和急功近利。而且湖南本地特有的“左”的风气很浓重,大学里面尤其明显,各种不学无术的书记委员官员骑在教授学者头上发号施令,如此科研和学术环境,怎么可能孕育出好的成果?而且还有一个特点是特别能吹,一个小小的成绩就吹到天上去,这次不就在吹这个一等奖吗?

3. 作为校友,此时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老中南那种勤恳踏实低调严谨的学术传统几乎要丢完了。比起张尧学,金展鹏院士比他牛多了。老人家默默地研究相图一辈子,颇有所成,人家虽是自然科学三等奖,但比这个一等奖的含金量高多了。我曾和老人家接触过,和他亲身交谈就能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有学问的大家,什么是心外无物地专心科研。老人家极其低调、谦虚、严谨,学生遍及欧美、但不会运作不会溜须拍马;由于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写一些官样文章和报告,竟然红着脸请自己的学生代写。只可惜中风太早,早早就不能动了,03年才好不容易评了个院士,听说还惹得当时某些校领导不高兴。唉~

4.奉劝各位中南校友,不要为了所谓的“学校荣誉”为这个一等奖洗白护短(这真是中南的荣誉吗?还是还给清华吧,如果他们喜欢)。如果你想真正地维护学校的荣誉和名声,从自己做起,多一些踏实和严谨,少一些浮躁,学会critical thinking,如果不懂请多看看行业内的专业人士的评价,不要为了护短反而抹黑自己学校的声誉。

此致所有中南师生校友足戒之

补:刚才又从推特上看到有人贴出“中南大学文学院魏颖与人合写了两篇吹捧张尧学的论文:《论张尧学异域散文的现代性体验》《张尧学教育观的人本价值视域及创造力认知》

不就是个校长嘛,工科出身,竟然还有人装模作样地研究他的”异域散文的现代性体验”?不就是留学日本的一点感想吗,至于还“现代性体验”吗?(我就不吐槽这些“异域散文”本身的水平了,建议读者也不要浪费时间去读)如此“研究”还大模大样发表在学报上,公然吹捧当任校长,糟蹋纳税人给你们的科研经费,真不感觉到一点点的羞耻吗?作为中南老校友,学校学术风气及某些人堕落如此,我真是无地自容。。。

已经联系了校长,等他回复后我上传吧。
个人身份:中南普通学生一名。(编辑于1月12日)
——————————————————————-
1月13日的时候张校长召集中南大学信息学院教职工学生开会,大概讲了一下近期的事情,内部进行了一些讲解。具体内容无人提及,暂时官方对外保持缄默。任何一个企事单位,在遇到这种来自非正式函件的质疑的时候,可以选择缄默,也可以选择回应,而这,也不存在哪种做法是正确哪种是不正确的。因此,暂时,学校不对这种自下而上的质疑发表公开意见。(编辑于1月14日)
————————————————————————————————————————
个人想说:无论是在微博上,还是在知乎上,我都看到不少中南学子对于外人在一开始就给事件本身打上“官员”“政客”“运作”等标签非常愤慨,非常想维护张校长。事实上,预先加标签和“地域黑”“仇官仇富”是一样恐怖的。“尧学欧巴”这一词从哪个女生那传播开来不得而知,但我们确实非常愿意将他看成是一家人。在外人看来,这是盲目的个人崇拜,这是体制偏护,但在我们自己看来,这正是张校长在毕业典礼上”我们永远在一起“的演讲的体现。我们学生得了大病住院,学校领导总是第一时间视察慰问并送上救助款,无论是刚刚拿到录取通知书就摔断腿的还是刚刚毕业就严重烧伤的(这些都有相关新闻可查)。甚至有学生因为无心传播了手机病毒被警方逮捕,学校也出具公函大力挽救(最后检察机关根据学校公函决定不予起诉)。学校校长信箱每信必回,我们每个学生的诉求都得到了极大满足,张校长来中南两年多,协调处理了1800多封信件(所有公开的我都看了)。我说这么多,是想说,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言,到最后,我们不会记得敌人的大放厥词,却忘不了自己人的沉默不语。张校长在我们心中是一家人,我想维护他。
补充:有人说到中南大学学术浮躁,充满着肤浅和急功近利,亦有人感慨象牙塔变成了名利场云云。我想说,第一,这不仅是中南大学现状或者说所特有的,必须要指出的是这是国内大学现状,将这些批判了很多年了的套语放在任何一所大学院所都一样;第二,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这是是很多人会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原因,个人了解的信息未必是全面的,你没有身处其境,另一个地方的感受你不会深刻,所以不要给自己所处过的学校或者地方就戴上一顶low的帽子,这是最基本的逻辑严谨,就像很多人动不动就说什么中国人就素质如何如何,到了国外你呆一段时间会发现乱穿马路的脏乱差的可不是没有;最后,我只说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学生对于这所学校这位校长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