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鸾:建构或是解构?
(2012-01-15)
|
|
本地食阁和熟食中心杯盘狼藉的困境,食毕自行将餐具归还的方法有助解决问题吗?(档案照片) |
● 陈鸣鸾
五湖四海
我们急需的是社会整体包括官方、社区、学校、家庭、职场等能提供有利建构和持续环保意识的建设,唯有如此,方能给学校在孩子身上播下的环保意识种子提供茁长的环境,让环保逐渐被建构成一种国民习性。
元旦庆祝过后,正如所料群众留下比去年更多更重的垃圾,照片见于《联合早报》的显著版位。我国推行环境卫生意识都多少年了,人们带走垃圾的意识依然薄弱。
我们可以让政策和管制不断出台,然而唯有掌握如何持续以及将种种的正面行为内化成一种态度,才有可能看到效应。可是为何学校教育、社会议论和宣导运动,甚至严厉的法规,始终无法让国民素质有显著的提升?检核一些说了许久的事就知道了:自备购物袋和筷子者有多少?垃圾分类普遍吗?能源节约成了习惯了吗?当我们面对许多国家的国民都比我们积极时,我们有必要找出根源才是。
记得不久前读到早报一名读者的来函,分享在韩国食阁所见,鼓励国人仿效韩国人食毕自行将餐具归还,借以解决我们食阁和熟食中心杯盘狼藉的困境。文中最令人省思的是作者提到学校餐厅一直执行食毕自行将餐具归还,为何踏出学校进入社会就间断了(大意)。这个提点指向学校和社会的衔接性,为我们的探讨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我们就拿环保来分析。在建设食阁或翻新熟食中心时,国家投注的资源都用在硬体的建设上如通风、厕所、电线、排水系统等,餐具处理处是为工作人员执行任务而设计,没有将食客参与餐具处理的因素考虑在内,试问在学校已培养出自行处理餐具的习惯,又如何在应该可以应用的环境中得以持续?此种现象涉及存在于我们社会已久的一种切割性、点状性的思维方式,因此学校教育和社会机制脱节也就不足为奇了。
假设现在某个社区想要像学校那样,在社区的咖啡店、熟食中心推行食毕自行将餐具归还,就需要在店里和熟食中心设置食客餐具回收站,并提供清理桌子的抹布或纸巾,同时还要有一个机制提醒食客记得在用餐后将餐具归还。整个流程涉及设计师、业主、摊贩、顾客的意愿,需要各方的磋商、规划作业方式等,要想到每一环节和相关的策略,展现的是一种统整性、链状性、互补性的思维方式。
我们推行环保工作已多年,每年都有团体、公司、学校和个人参加各种环保活动。活动终究是一次性的,热闹一场就结束了。从官方到社区,从个人到家长,人人都应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环保的建构还是解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环保教育宣导尽管再积极,环保俱乐部成立再多,环保奖项获奖无数,这一切并不意味环保意识的生成。社会整体的配合才是环保意识能否持续和生根的决定因素,也才更具影响力和深远性。鼓励人们减少垃圾、再用和再循环物资之际,超市对自备环保袋人士的奖励不足且不说,没有带动减少塑料袋的应用,甚至任由员工近乎无节制地用塑料袋,使有心执行环保的人的建构顶不住来自超市的解构。熟食摊贩、官方和社区活动的自助餐使用一次性餐盒餐盘之普遍,都是社会整体的配合接不上来的实例。具备并应用前面提及的统整性、链状性、互补性的思维方式,社会整体的配合自然且必然会出现。
带自己的筷子用餐,用自备餐盒打包食物,吃完自动将餐具归还,凡此种种都很麻烦,然而一旦意识到现在的滥用是将来的祸害,现在的麻烦却会带来长远的清新和舒适时,我们不应该不乐意。我们急需的是社会整体包括官方、社区、学校、家庭、职场等能提供有利建构和持续环保意识的建设,唯有如此,方能给学校在孩子身上播下的环保意识种子提供茁长的环境,让环保逐渐被建构成一种国民习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