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卡拉麦里保护区成功放养的普氏野马遭遇车祸,短短数月,连续有五匹野马被车撞死,相关报道曾引起中国社会广泛关注。肇事司机最终被处以高达80万人民币的罚款。但这仅仅是卡拉麦里乃至整个新疆的野生动物的危机序幕。
现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和诸多生态保护者正为当地猛禽的生存感到深深担忧。
每年,数以万计的猛禽迁徙飞过新疆,其中有一部分金雕、猎隼等猛禽留下来,在百年巨巢中繁育后代。在新疆的探矿开发潮中,这片猛禽集中的“鹰山”却留下了巨大的空巢。
马鸣,将这片“鹰山”称为“荒漠中的灯塔”。在过去的10年中,他参与领导的新疆猛禽项目组,在此监测和记录猎隼、金雕等猛禽的繁殖情况。每当日头偏西,戈壁滩逐渐暗淡下来,“鹰山”在夕阳的余晖中依旧明亮,引领自然科学家和爱鸟者不断前行。
自2008年开始,卡拉麦里山大规模开矿、挖石,猛禽的繁殖地被严重破坏。随着卡拉麦里丰富矿产的大举开发,卡拉麦里保护区2005年、2007年和2008年,2009年先后四次对卡山保护区范围进行了调整,从1.8万平方公里下降到约1.2万平方公里,整整少了三分之一。
马鸣说,如今,当你再到“鹰山”,挖石料的开挖机已经挖到了“鹰山”脚下。整片植被挖掘机掀起,生物多样性赖以生存的空间荡然无存。
卡拉麦里的猛禽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包括“鹰山”在内的所有项目组监测的巢穴,弃巢率逐年增加。截止到今年5月,原本应已进入了抱窝阶段,在“鹰山”竟见不到任何猛禽繁殖的踪影。
“见矿就挖,不顾后代”的新疆,未来还会有野生动物吗?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