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人头攒动的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脖子上挂着2012年香格里拉对话(亚洲安全峰会)的记者证,我最后悔的是没有带上西服。

做记者两年,衣柜里的正装从未动过。因为怕长途跋涉中打理西服的麻烦,又觉这个季节的东南亚一定是热浪袭人,于是穿着洞洞鞋和T恤短裤就出门了,只往行李箱里面塞了一双皮鞋、一条黑色的休闲裤和一件短袖白衬衫。

事实证明:这点懒偷得实在不值得。酒店里的空调开得冷风嗖嗖,不多穿点还真容易冻着。更要命的是,由国防部长、军政要员、智库学者构成的与会者们个个西装革履,只穿件短袖衬衫显得很不和谐,一眼就被看穿是一个毫无经验的幼稚记者,瞬间丧失平等对话的可能,更没有办法在人群中自由穿梭、谈笑风生了。

反观在场的外媒记者,特别是欧美记者大叔,西服都熨得笔挺,领带打得顺直,衬衫虽然经常被隆起的腹部撑得有些变形,但终究是要塞进裤腰带里的。而来自中国的记者,除了要出镜的几位之外,普遍打扮得比我好不了太多。最后,大家拿到的料、做出来的新闻,恐怕也跟衣服的正式程度成了正比。

当然,这样形容一套衣服的重要性,似乎有些夸张。实际上,重点在于:在服装的差距背后,是专业化的差距,乃至国际观的差距。

 

找人是记者永恒的焦虑,而在香格里拉对话这样规格的会议上,随手一抓就是平日里难以遇到的采访对象。问题是——你能认得出谁是谁么?

这有点像跑中国的“两会”。初上会的记者,总要往手机里存几十张照片,到了会场再使劲地对照认人。而那些上了N年会的老记者,可能早就跟不少代表称兄道弟、勾肩搭背了。

这一次在新加坡,最令我刮目相看的是凤凰卫视——虽然这家电视台也已经饱受诟病,但必须承认的是,至少在国际报道方面,凤凰是华语媒体中的领先者,在一些细节上甚至是遥遥领先,比如对香格里拉对话的报道。凤凰在好几年前就开始参与,那时候,大部分国内媒体恐怕还不知香格里拉对话为何物。

今年凤凰派到新加坡的主持人至少有三位:邱震海、郑浩、阮次山。其中,邱震海的身份并非“press(媒体)”,而是“delegate(代表)”。所以,他可以出入不对媒体开放的闭门讨论,更可以跟其他代表住在同一楼层,坐在一张圆桌上吃饭,约个采访聊个天当然不在话下。无疑,这是凤凰长期关注、参与和耕耘的结果,其他中国媒体羡慕不来。

凤凰依靠其特殊的定位和诸多人才的努力,与许多国家的军政高层保持了密切联系,其中就包括了香格里拉对话上最受人瞩目的两个大国——中国和美国。这一次异常低调的中国代表团将专访团长的机会给了凤凰,美军太平洋司令则是已经与邱震海们颇为熟络了。

不过,其他中国媒体也没必要望凤凰兴叹:采访不到这俩人,还有其他大把人等着你去抓呢,赶紧掏出手机对照片。更何况,国防部长和军政要员们根本就没有贴身护卫把记者赶跑,只要选好时机,人人都任你堵——我这只菜鸟都成功跟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防长,还有那位在2008年总统大选中败于奥巴马的参议员麦凯恩搭上话。

可是,问题又来了——抓到了人,问什么问题?

最简单的问题自然是那几个:你怎么看南海争端?你怎么看美国重返亚太?你怎么看与中国的关系?

然后呢?其实,各个国家的军政要员都会打官腔,如果仅仅问几个“怎么看”,而不能将问题细化、引入更多的信息、问出封闭性的问题,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在其中,那么收获的很可能是毫无新意的套话——当然,如果目的只是要采访到人,但并不希望得到什么信息,那就另当别论。

对了,你还得保证:舌头不打结,说得出来流利的英语。

 

和我一起出差的同事,加入南方周末已经七八年了,这是他第一次因公差出国。另一位从未出国的资深编辑,在我们临行前表示“羡慕嫉妒恨”。还有一则事实是:南方周末至今没有驻外记者。

“员工是否出过国”和“采访有没有带西装”一样,只是一种很粗浅的判断标准,但南方周末这样一份国内报道做得一流的报纸,在国际报道乃至整体的国际视野和观念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这或许并不能怪南周,中国媒体的国际报道整体都还处于初级水平。

“脱颖而出”的或许只有环球时报:在很多人看来,这份报纸有着太多的不堪,然而它的国际观,乃至一整套打造自身品牌的手法是娴熟、一致的。伴随着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逆势发展和民族主义情绪的再度兴盛,环球时报成为今日中国的一种现象,也成为一桩成功的生意。

反观其他报纸,则很少有能够旗帜鲜明地提出和坚持某种国际观的。

“你怎样看美国”是检验中国媒体国际观的一把简便的钥匙。对于环球时报而言,美国就是对手,是到处惹事的世界警察,是最大的麻烦制造者,更是图谋不轨的颠覆者。但其他媒体呢?除了亦步亦趋地抄写外交部的表态,或是用肤浅的阴谋论做些评价,或是写一些美国的“民主细节”之外,基本再无其他建树。比如去年发生在美国的轰轰烈烈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国内就鲜有报道得客观、深入的,包括南方周末在内。

当然,要树立一套国际观,确实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国家利益是必须承认的存在,在此基础之上,无论是过分亲美还是过分反美,都有与外交政策不符的危险——据说,一些国外使馆经常向外交部抗议环球时报的报道。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全然没有进步的空间。相反,空间巨大。中国人对世界依然有着强大的好奇心,但人们的知识和观念又有限而陈旧得可怜,很容易堕入“美利坚,人类的希望”和“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两种极端,而对广阔而复杂的中间地带视而不见。在这种情况下,谁能给出一套具备说服力的解释框架,提供更多的靠谱事实和理性的观点分析,或许就能俘获相当一部分读者的心。

崛起的中国经常被西方人形容为脆弱、外强中干的庞然大物,中国媒体远未成熟的世界观就是一个证明。如果未来中国真的将全面超越美国,中国媒体则必须也必将拥有世界级的视野与气度——从这个角度而言,国际报道的前景应该被看好。

您可能也喜欢:

媒体也该去行政化

《攻壳机动队》中的媒体形象

媒体如何报道暴力

南方工作手记(2)歧视为何
无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