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1922年,英国人乔治•奥威尔来到彼时仍是英国殖民地的缅甸担任警察;二十多年后,他在小说《1984》中,描写了一个新闻审查已经深入骨髓,监视体系遍布各个角落,人们不自觉地配合新闻审查体系进行自我审查,甚至相互告密的极度扭曲的社会。他可能没有想到,这部小说竟成为二十世纪后半页缅甸政治的最佳写照。
不过,事情在90年后发生了变化。2012年8月20日上午,缅甸信息部发表声明,废除实行了48年的媒体审查制度,所有出版物在付印前均不再要求送新闻监察局审批,这被视为缅甸迈向言论自由的最重大举措,引起世界关注。
本期1510周刊中,丁力从缅甸历史上的审查制度谈起,他对缅甸的未来持乐观的态度,因为“在一个有自由表达权的国家,经济发展将更为均衡,贫富差距不会特别大,因此保持增长的动力。”而江玮则通过缅甸记者Kyaw Thu的个人经历向读者再现了缅甸媒体工作者在严苛的审查制度下的生存状况。
对于作为缅甸邻国的我们来说,媒体审查制度并不陌生。周刊的第二部分,《纽约时报》关于慕容雪村的报道讲述了这位屡次碰壁的作家利用网络影响力与审核制度抗争、并逐渐了解底线的故事。而通过林贤治的文章,读者可以看到苏联和波兰、捷克、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历史上出现过的地下出版物“萨米亚特”和地下作家们。林贤治写道:“萨米亚特的出现是一件幸事,作家至少借此拯救了自己,并因此拯救了政治高压下的怯懦而愚昧的人群;但是又何其不幸,他们本来就该享受充沛的阳光,自由地、毫无顾忌地写作。”在一些统治者看来,开放媒体自由很可能威胁政权的稳固,而张鸣教授对清朝末期开放报禁期间的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事实上,媒体,包括革命党人居心叵测的报纸,如此作为,并没有撼动这个政府,反而帮助了政府整顿澄清吏治,使得政府官员行为大大收敛。”
审查的镣铐并不只来自政治权力,在长期接受审查之后作者的自我麻木,以及商业社会金钱至上的观念,往往构成了对媒体另一种隐性的审查。在周刊第三部分,我们选取了几篇文章探讨新闻自由面临的这些威胁。
许知远在《内在的审查》中表达了对自我审查机制的担忧:“我们变成了一个勤奋的自我审查者,自我麻痹者。即使没有得到明确的警告,我们已经率先提醒自己——这个议题无法触碰,自己放弃了自己的自由;我们也可能变得热衷于在字里行间的小小文字游戏,沉湎于用双关、隐喻、联想来传递可怜的事实,长此以往,我们的所有兴奋都将集中于说出那一句常识。”
而另一方面,台湾“旺中案”凸显出了当今盛行的商业逻辑对媒体公共精神的侵蚀。对此,张铁志提出了台湾新闻自由的三个重要支柱:媒体市场的公平竞争、记者的自主性以及公民力量。在周刊的最后,我们选取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一书的导言,分析媒体如何在商业市场观念盛行的今天逐渐集中到少数联合公司手中,乃至走向民主的对立面。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本期目录
【编者的话】
【革】
8-1 丁力:缅甸又向前迈了一步
【显】 13
8-5 张鸣:清朝是被媒体毁掉的吗?
【隐】 31
8-6 许知远:内在的审查
8-7 张铁志:台湾新闻自由的挑战
【FMN新闻】
哈尔滨塌桥事故
本周重大事故和疫情
中日关系热点新闻
中国官员相关新闻
本周其他重点新闻
若希望订阅此电子周刊doc版本请发一封空邮件至cochinaweeklydoc+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希望订阅此电子周刊pdf版本请发一封空邮件至cochinaweeklypdf+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希望订阅此电子周刊mobi版本请发一封空邮件cochinaweeklymob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希望订阅此电子周刊epub版本请发一封空邮件cochinaweeklyepub+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也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周刊下载:http://my1510.cn/article.php?id=83629
所有周刊文章:https://cochina.org/topic/周刊/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