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体制中的许多人相信国有企业的成长帮助了中国的崛起。反过来也是如此:中国的发展也让这些国有企业瓢满锅满。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也将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原文:China’s state capitalism:Not just tilting at windmills
发表:2012年10月6日
来源:《经济学人》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原文提要:中国的国有企业正步履维艰——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

Inline image 1

本周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阻止一家中国私营企业并购美国俄勒冈州靠近一个军事基地的风力电厂。不管美国总统这个决定的对与错——时机确实临近大选,因而令人生疑——,但它确实表现出一种应该引起中国商界和政界忧虑的模式。在西方,许多中国的优秀企业都遭受怀疑:通讯业巨人华为进入美国一些市场时受阻;国有石油企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并购加拿大 Nexen 的举措在业界引起风暴。不仅是在西方,连算不上民主资本主义者的缅甸领导人也已经开始对一些中国企业说不了(见: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64279)。

这些怀疑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感觉:中国的商界与中国共产党走得太近,而中国大批国有企业的重新崛起更加强了这种感觉。体制中的许多人相信国有企业的成长帮助了中国的崛起。反过来也是如此:中国的发展也让这些国有企业瓢满锅满。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也将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国家撤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种逻辑支撑着发展国有企业的举措。看到后苏联时代国有资产大量流入一部分寡头之手,中国选择了部分国有企业,以低息贷款,廉价土地和能源供应加以扶持,以便让这些财富留在党的手里。这些企业里拔尖者称雄世界。其中中国石化和中国移动两家在2009 年的利润之和超过中国最大的 500 家私营企业利润的总和。这些国有企业计划长远雄大,越来越多地吸引了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对中国近年巨额投资从而于全球危机中挽救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进了批评者所说”国进民退”这一进程。共产党在一些重要的产业鼓励国有企业兼并,并保护它们免受外国企业竞争(见: 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64274)。

从许多角度来说,结果是政府实受其害。一个独立的中国研究项目发现,如果抛开政府明面上和暗地里的补贴,这些国有企业都得赔钱。他们不给政府任何股息分红,而是让大量的财富喂肥了这些企业的老板及其政治后台,这些人多数是共产党头面人物的儿子、女儿,这些人势力之大往往远远超过相关政府监督机构的领导层。本来可以更为有效地配置的资金被重新投入这些国有企业,增强它们的实力,膨胀了那些老板的腰包。这些既得利益者反过来又成了政治与经济改革最顽固的反对派,因为改革会让他们失去最多。

这些国有企业的势力损害了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使他们越来越多地被政府监管和准入障碍冻结在市场之外。在国外,这些国有企业也造成了许多麻烦,不止是在美洲引人怀疑。缅甸的首脑们对中国国有企业在他们的国家不守规矩的掠夺很是头疼,这也是他们最近决定对西方开放的一个理由。最重要的,还是国有企业对中国中小企业造成的伤害,他们对资金极度饥渴。这严重抑制了中国民间企业家的积极与创新,而这些正是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大环境下最迫切需要的。

中国从中央计划经济一路走到今天,其勇可嘉。1990 年代后期,前总理朱镕基对最弱势的一些国有企业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措施。然而,十几年之后存活下来的那些企业正逐步垄断市场,使人担忧。共产党必须面对既得利益集团,开始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开放他们垄断的那些产业,让私营企业重新获得生机,再一次帮助中国经济向前发展。中国一些改革派知道这是势在必行。4月,总理温家宝在一次讲话中抨击了国有大银行的市场垄断。然而,他马上就要下台了,11月新一代领导人上台之后谁会接过他这面旗帜还不得而知。党内强硬派人物害怕这关乎共产党的存亡。但同时这也关乎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奇迹能否继续。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译文遵循CC3.0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点击这里查看和订阅《每日译者》手机报。穿墙查看译者博客、书刊、音频和视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