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毛泽东诞辰119周年纪念日,围绕他的功过,互联网上又出现不少争论。官方从邓小平时代就有了对毛的“三七开”评价态度,这也是民间各种意见相互平衡、抵消后的大体看法。对毛神化般的崇拜和对他全盘否定,都不代表中国社会的思想主流。
毛去世已经36年,今天没有重新对他做历史评价的真实动因。最近一两年之所以出现对毛功过的新争论,其实都是“借古说今”,“借毛说党说国”,发泄现实不满。借用互联网的流行语,毛属于“躺着中枪”。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者,他领导中共和中国人民经历了建国初期最困难的岁月。他个人的功与过可以从无数个角度去看,当时的,今天的,以及不同人群的等等。那些年确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重工业国防工业的基础,有了“两弹一星”。但那些年出现过动荡的反复,严重饥荒,国家长期沉陷在“阶级斗争”里。
如果说评价领袖的业绩有一部分要看他之后国家的情况,那么改革开放的中国既是对毛路线的修正,也是对他的加分。邓小平发动国家变革创造了惊天成就,但历史越往前走,回头看越会感慨邓对毛“三七开”评价的远见卓识。它不仅是邓政治智慧的展现,也是对历史实事求是的概括和还原。
以今天的中国社会开放度回望毛时代,可以挑的毛病数不胜数。但这不是中国大多数人评价毛的真实方式。经过了毛时期的人吃的苦最多,但中国中老年人中真正忌恨毛的反而比较少,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曾与毛共同经历了那个时期,大家都是那段国家特殊岁月的参与者,而且那段时期是他们一生经历国家变化的真实组成。
对毛持尖锐批评态度的,很多是没有那段经历的年轻人。他们把那时的中国同今天的中国直接比,甚至同各国社会最先进的部分比,并且深受西方对毛负面评价的影响。他们当中最激进的人用很难听的话说毛泽东,但他们有点像两三岁的小男孩从幼儿园里学了骂人的话那样,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中国社会出现一定的思想分裂,把毛拿出来争论,成了左右激进人士的噱头。必须指出,这些争论虽很热闹,在互联网上有时很抢眼,但这种争论实际是很边缘化的东西。它们不解决任何问题,缺少真正的思想和文化质量,常常是一些相互攻击的粗话、狠话,或者是一些没什么历史代表性的琐碎细节,这些争论即使不是舆论垃圾,也是不停落下又不停被风吹走的一批批树叶。
尊重毛泽东这样的开国者,是中国社会的集体自尊。尽可能实事求是评价他,既不掩饰其过错,也不恶意攻击,是中国舆论应有的成熟。三十几年前中国社会就做到的事,我们今天至少不应退步。
毛领导缔造了新中国,当历史的视距足够长时,他的时代或许会被看成中国大历史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和过渡期。那段时期有点粗糙,但也激活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毛是谁?未来中国人的记忆会越来越缺少细节,但也越来越有大的把握。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