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网络谣言的讨论颇多,趁此机会把早就买来的《谣言》一书给看完了。该书作者是奥巴马政府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主任、法律学者卡斯·R.桑斯坦,影响颇大。不过作者声明,本书并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

这本书可说是由一堆术语搭建起来的,虽然只有薄薄一本,若不细心勾勒,很容易让人眼花缭乱。不过,看完后觉得作者说得挺有道理,特别是关于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颇具有说服力。作者也没有故作高深,提出一套完美解决方案。看来,如何应对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网络谣言,各方仍处于摸索之中,尚未出现一个成熟的约束机制。

“每则谣言都有听众。”这是作者在卷首引用的一句名言,出自前网络时代的《谣言心理学》这本书。这句话指出了一个事实,就是谣言总是容易为人所轻信。实际上,谣言几乎与人类历史同龄。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会出现谣言。所以,又有一句话说:谣言是最古老的传媒。但进入互联网社会后,谣言更获得了广阔的传播空间,因而变得更加泛滥成灾。对于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会认同。

作者提出三个术语,用来解释谣言的传播机制。其一是流瀑效应。意思是,如果我们认识的大多数人都相信一则谣言,我们也就很容易会相信那则谣言。而当人们追随一些先行者或“领头羊”的言行时,社会流瀑现象就会发生。其二是群体极化。这就是说,当想法相似的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会比交谈之前的想法更加极端。其三是偏颇吸收。这指的是,人们通常并不是中立地处理信息,其偏见会影响他们对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作者描述的这些情形,是不是让那些经常上微博的人感觉很熟悉?在微博上,当一则谣言被频繁转发,许多人可能就会倾向于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而一旦形成这种印象,反过来要进行澄清的话,却又不是那么容易。所以,经常有些老掉牙的、已被辟谣的谣言被人再度转发后,仍然有人会相信。还有,在微博上与人进行讨论,往往会发现无论你如何苦口婆心解释,对方依然选择不相信,这就是“偏颇吸收”产生的一种效应。

当然,搞清楚谣言的传播机制,关键还在于如何对之进行有效规制,减少谣言的负面效应。这里应指出一点,谣言是不可能完全被消灭的。任何有这种企图的做法都是不现实的,那将反过来影响一个社会的正常交流。所谓谣言,在我们的语境下,指的是那些虚假的、不负责任的消息。问题是,当人们在传播这些消息时,往往不一定知道这是谣言。正因如此,谣言注定要与这个社会永久并存。

桑斯坦认为,保护人们免受谣言的伤害,就要让散布虚假信息者感受到“寒蝉效应”。寒蝉效应指的是对散布假象者进行惩罚而产生的后果。寒蝉效应的产生,一者来自于法律的惩罚,一者来自于文化与社会规范。有意思的是,虽然作者认为,使寒蝉效应对具有破坏性的谣言发挥作用是绝对必要的,但他也承认,这同样可能妨碍真相的传播,进而危害民主本身。因此作者强调,有必要将寒蝉效应维持在一个最佳程度,也就是找到言论自由与社会规范的最佳平衡点。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等于白说嘛。其实不然。这恰表明了作者的审慎态度。其中关键就在于,“真理与谬误有着同样的传播方式”,正如微博既可以用来传播谣言,同样也可以用来传递真相。而这意味着,要保障“思想市场”的正常运作,就不能不对谣言保持一定容忍度。“如果自由表达需要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必须被保护。”对此更为直截了当的说法是:“为了保护言论自由,我们需要保护虚假说法。”

进入网络社会,人们究竟是心甘情愿地接受那种置别人于可怕境地的谣言,还是对谣言保持距离和警惕,作者的最后结论是——“选择权就在我们自己手中”。这等于把公民自律与自治摆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这或许是在维护言论自由与规制网络谣言二者之间获取最佳平衡点的可行之路。

2013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