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笔者单枪匹马驾车从中部横跨美国,起点是东海岸的华盛顿市郊,终点为西海岸的旧金山湾区,历时10天,途经12个州,全程包括经停点逗留共计3762英里(6054公里),在朋友家住1晚,住店5晚,国家公园或国家森林搭帐篷露营4晚。在这10天当中,参观的人文、地理和历史景点约20个。其中好几处笔者早就想造访,但过去二三十年一直没有机会,这次虽然许多地方停留时间很短,但总算是一偿夙愿。从本文开始,将陆续将此行所见所闻与读者分享,今天先介绍美国文豪马克•吐温的童年家乡,密苏里州的小城汉尼拔(Hannibal, MO)。
汉尼拔位于美国中部名城圣路易斯(St. Louis, MO)西北大约120英里(190公里左右)。从圣路易斯到那里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61号国道(US 61),花将近2个小时。另外一条路是走79号州道,里程几乎相同,但是要多花半个小时,好处是有很长一段沿着密西西比河,有不少欣赏风景的机会。笔者去汉尼拔是整个行程的第3天,当天的出发地是辛辛那提(Cincinnati, OH),要开500英里(800公里),而且已经在路易斯维尔(Louisville, KY)和圣路易斯的周边停留多次,又不想开夜车,所以只好选择花时间较少的61号国道。尽管如此,抵达下榻的汉尼拔会议中心酒店(Hannibal Inn and Convention Center)时,太阳落山已经有一会儿,在整个10天当中,是唯一的一次天黑才到目的地。
马克•吐温是作家的笔名,他真正的名字叫塞缪尔•兰霍恩•克莱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1835年出生在一个叫做佛罗里达(Florida, MO)的小地方,4岁的时候随着父母搬到了40英里(64公里)外的密西西比河港口城镇汉尼拔,在那里一直生活到18岁。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也当过小地方的法官。马克•吐温11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第2年他就自己谋生,在印刷厂当学徒,后来做排字工,16岁开始为他哥哥开办的地方小报撰稿。
马克•吐温18岁离开家乡,先后到过纽约、费城、圣路易斯和辛辛那提等地,当过印刷工,在图书馆自学,后来到密西西比河的火轮船上见习,并且成为领航员。领航员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熟知航道,需要经常探测水深,达到两英寻(12英尺,约3.7米)适航深度时要大声报出水深“mark twain”,将首字母大写就成为他后来的笔名,真正的姓名反倒不大被人记得。
马克•吐温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和《顽童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都是以作者童年时代的家乡作为背景,只不过把小城的名字从汉尼拔杜撰成圣彼得堡。马克•吐温是我少年时代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这两部作品和其他著作对我影响很深。
马克•吐温及其作品已经被不计其数的传记、评论和教材加以挖掘、解析和重新解读。尽管他在书中使用过Nigger等现在被认为是对黑人侮辱性的字眼,因此今天一些地方教育当局不用他的作品为中小学教材,但是透过那些顽皮的、冒险的甚至有些恶作剧的孩童天性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但自己热爱生活,而且在关键时刻关心同伴,愿意为他人包括社会地位低下者作出牺牲的少年。
考虑到作者当年的生活环境,他对自由加尔文教派的信仰,以及在南北战争之后主张解放了的奴隶应该享有平等权利等,都可以印证马克•吐温是一个天生的人道主义者。密苏里州在1913年为纪念马克•吐温,在汉尼拔的河景公园(Riverview Park)为他树立了一尊青铜塑像,塑像的基座铭牌上就刻着:HIS RELIGION WAS HUMANITY AND A WHOLE WORLD MOURNED FOR HIM WHEN HE DIED(他的宗教即人道主义,当他去世的时候整个世界为他哀悼)。
以下几张照片就是笔者这次在汉尼拔所拍,与那些喜欢马克•吐温的读者分享。
这座两层的房子就是马克•吐温童年的故居,白色的围栏在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里有一段故事。汤姆淘气打架把衣服弄脏,被罚第二天粉刷围栏,就耍小聪明用小恩小惠作交换,让玩伴们替他来刷墙。现在每年国庆日周末都是汉尼拔的汤姆•索亚日,就在这条街上会临时搭起一段段围栏,本地、本州和全国3-8年级学生当中的汤姆•索亚迷们会来参加粉刷围栏的比赛。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