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腾讯大家
在张悬事件之后,我突发奇想,在微博上发出这样一段话︰
“对70岁以上的台湾人来说,出生就是日本殖民下的台湾人;对65岁以下的台湾人来说,出生就是中华民国治下的台湾人。然后,出生就相信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大陆人,正要求所有的台湾人改变身分,成为中国(实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台湾人。”
在我的观念里,就连我自己,都是破碎、散落在地面的镜子碎片,谁说他了解我,我第一个反对,因为我都不能完全了解自己,我都捡拾、拼凑不了这许多碎镜,旁人仅凭一、两片碎镜,如何能了解我?
我是如此,台湾问题更是如此。从横切面来看,台湾问题包含国际政治、两岸经济合作、两岸民意、两岸政治、中华民族情感等;从纵切面来看,两岸关系包含对现状描述、对未来的推论、揣测,以及对未来的梦想等。我摆出的,是一片纵切面的现状描述碎镜,藉此,想知道大陆网友从这片碎镜中映照出如何的台湾问题图象。
当然,就像电影蒙太奇,几个纯然镜止的画面,接续在一起,也可以演绎出一段故事的串连或想象。在这许多台湾问题、两岸关系的碎镜之中,选择摆出这面碎镜,我是有私心的。它虽然归类于对现状的描述,但却不是价值中立的,它最少包含以下价值︰
1.台湾人的悲情。从西班牙人、荷兰人、明郑、满清到日本人,再到国民党,对台湾人来说,尤其“二二八事件”之后,包含国民党在内,都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台湾人永远是“众人骑”、“无人疼”的被统治者。对这点,大陆国台办早已经表明,了解台湾人民当家作主的心愿。国台办业已容纳了台湾人的悲情。
2.彼此理解。如果不能理解台湾的历史,就不能理解台湾人民期望当家作主的心愿;反之,台湾人民如果不能理解多数大陆人民从出生、受教育之始,就已经接纳的民族主义精神与观念,就不能理解大陆人民对台湾不时呈现的逆抗言语。唯有彼此理解,之后才能理性对话。
3.教育问题。目前为止,两岸的教育环境都不是完全的自由化,反映的都是统治者的历史观与价值观,于是,一代一代复制的结果,就是两个僵化思维的对抗。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应该基于一种开放的教育思维,如此,则当代人不能做到的事,可以期待下一代人做得更好。
4.历史问题。历史,从某个角度来看,就是政治大环境,它是一股巨流,多少年来,吾人及先祖的生命历程都受其左右。出生而为日本人的李登辉,并没有太多的反抗而成为日本人,出生而为中华民国人的当代台湾人,也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国民政府退守台湾之后的历史命运,出生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子民的大陆人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早期政治动荡及改革开放之后政治大环境的左右。然后,难道两岸关系就只能顺着这样对抗性的历史宿命前行吗?这是我的质疑,我期望以当代人的智慧,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微博发出之后,收到许多评论,一个在大陆从事媒体工作的台湾女孩回应说︰“你的粉丝都太太理智了,张悬表示羡慕。”事实上,我也很庆幸,庆幸于一则我比较在乎的微博,可以收到这么多,嗯,不能说完全理性,但相对理性的声音,经过整理(你知道,需要整理)之后,呈现如下︰
必须先提到一种声音,有网友说︰“这里面说的都是事实,没什么好说。”但也有网友对这段说法提出了质疑。第一种质疑是说︰
“你少说一个,8,90岁以上来台湾的大陆人,认为自己是大陆人,不认同对岸政党,但是又被迫跟着政府来台湾。在台湾结婚生子,不想自己的小孩变成对岸的人,又想跟自己的兄弟姐妹团圆。这些人,在台湾,叫外省人;在大陆,我不知道叫什么?”
是的,台湾是存在这样的人,但逐渐凋零。此外,台湾历次民意调查中,都存在一个比例不大的“急统派”,他们对于“成为中国(实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台湾人”并没有太大的反感,甚至努力追求。只不过,因为比例原因,我没论及他们。
另一个质疑声音说︰“要求台湾人承认自己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确对台湾有些不公平,毕竟中华民国政府还存在着。但是,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和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这个质疑也言之成理。相对于“急统派”,对台湾另一个少数的“急独派”来说,荷兰、西班牙、国民党都一样,都是外来政权,但对多数台湾民众来说,民族情感还是存在的。不过,这一质疑,并不妨碍我的初衷。
其次,要特别提到许多“唯实力论者”的评论。摘选如下︰“台湾人认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国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本事把你的旗子挂在国际场合才行,有本事让全世界都承认你是国家就对了。”
“所谓的中华文明是什么?台湾过去是边陲,在满清割让台湾的50年内,台湾已塑造了不同于大陆的文明基因。光复后,只剩下失败者的叫嚣。台湾过去无力代表中国,今天也无能代表中国,更别说未来。”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如果未来解放台湾的战争贵省赢了,自然是‘侵略’;输,将来的史书上自然写‘解放’,这还有疑问?”
“对待台独势力,就应该靠海陆空三军,谁敢提日本和民国,就斩尽杀绝!”
(台湾是一面破碎的镜子。图片来自网络。)
私以为,这种“唯实力论者”是很可怕的思维模式,也是我最反感者。依此等逻辑,在国际社会中,没实力就当孙子,有实力就当霸主,弱肉则强食,这似乎很多人认可,但同样的逻辑如果放在国内社会,见到强凌弱、大欺小,只能忍气吞声,期待“有为者亦若是”,期待自己有一天成为凌弱的强者。如此一来,社会将永无宁日、永远斗争,怎能称得上“和谐”?
第三,有从“民族情感”着手,对笔者(当时为“博主”)谆谆教导︰
“宝岛和大陆如斯之近、文化血脉本就一源,生分了。再说了,大陆人台湾人怎么说也是中华人;即便我等如是想、如是盼,即便表达不一定如我温柔,那也不叫‘要求’;进一步说,大陆50余少数民族都一家,宝岛怎么可能离开大陆而‘独立’于世?求同存异、也就是眼下观念理念尚有差异。”
“很多大陆人说的“中国人”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也非中华民国,而是同文同种有五千年历史的一个种族的人,否则,那些认为自己也是中国人的台湾人难道变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了?两岸的确分治,短期也难解这个问题,所以我认为两岸不要内耗,合作加油发展,给人民带来福址才是最重要的。”
“我本人完全支持民主自由,但是台湾真要宣布独立的话,情感上将会非常难以接受,跟洗脑什么的没关系,也许是传统士大夫大一统情怀。”
“我支持民主,反对专制腐败。但是台湾想独立,对不起,不可以。为什么?因为那是中国台湾省。”
“我意思呢,就是感觉大家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但到底是走散的养父母关系也好,离婚再婚的后爹妈也好,你认同大家是一个家族的,我就心安了,上边父母政府打架归他们打,意思就是,你别翻脸不认人,至于认完了要打要杀要骂,那是后面的事。”
……
当谈及民族情感时,多数大陆网民将“中国”指向“中华民族”,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以此向台湾民众伸出友谊之手。这样的“教导”,可以理解,出自大陆民众长期以来的民族精神培养,但台湾民众难以接纳的原因,当“翻脸不认人”、“要打要杀要骂”时,虚拟的“中华民族”是不会也不能出手的,实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政府”的权力地位远远高于“民族”,于是,在对彼岸“政府”仍难认同的情况下,要求台湾民众略过“政府”、拥抱“民族”,可能有所困难。
更重要的,可能是“相互尊重”的问题。大陆民众有民族主义的坚持,台湾民众有“以小事大”的恐惧、有“当家作主”的心愿、有“外来政权”的担忧,两岸若能相互理解与尊重,交流交往必然和谐许多。对此,许多网友也论及︰
“台湾加大陆还有香港澳门一起等于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中华民国也简称中国,一个国家两个政权而已。台湾人少一些优越感和偏见,大陆人不要动不动就喊武力收复台湾,都多一些尊重,就万事大吉啦。”
“中华民国不是中国?支持张悬,人往往不会换位思考,站在台湾人的角度看看吧。”
“对台湾有了一点了解以后,在这个议题上我不太愿意扯上‘中国’这两个字,在我眼里你们就是台湾人,因为同文同宗,所以有一点亲切感,但我也知道你们跟我们有太多的不同。我虽然不认同你们的想法,但尊重你们。”
“大陆还没有走出100年来被欺负的悲情,也在到处炫耀快速崛起的傲气。台湾也没有走出被打压被孤立的悲情。如果两岸能真正理解对方了,估计统一也不远了。”
“我觉得你说的太对了。很多大陆人无法站在台湾人的立场上理解台湾人的心态。”
……
对两岸民众来说都一样,相互尊重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并包含许多先天、后天的环境,先天无法操控,后天的政府宣传及教育就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也是我最关切者︰
“我觉得主要是大陆政府的宣传有问题,从小就教育台独分子只是极少数,殊不知台湾主体意识才是台湾的主流价值,当他们发现这样的事时当然会把你定性为极少数。”
“我想大部分大陆都会认为台湾人应该是中国台湾人吧,至少我身边大部分人是这样的。我觉得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片面的教育和对台湾和台湾人不了解。当两岸交流越来越普及,大陆人越来越自信,思想越来越开放的时候这样的现象会减少很多的。”
“大陆人不是一出生就相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是从小到大学校一直这样教育,脑子被洗了,怪不得他们,大陆的历史课本的可信度不到10%。”
当然,针对宣传及教育问题,也有网友批评了台湾︰
“中国的狭义概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义概念是中华,也就是1949年前中华民国版图,其实中华民国也可称为中国。在20年前,台湾人不也对自己是中国人有高度认同吗?现在和中国切割,只取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思,忽略它代表中华的意思,碰到就百般嫌弃。”
因为对这则微博引发的反应非常感兴趣,自己又转发了一次,期待得到更多的评论,而看了这许多评论之后的感想,其实和自己初始的认识并没有太大差别,亦即,从这样一个将事实论述拼凑而成的微博、一片台湾问题的碎镜中,映照出大陆网民对台湾问题的认知,是一小部分唯实力论,绝大多数人诉诸民族情感,一部分人呼吁相互尊重、一部分呼吁从宣传教育改变人心。
“所以呢?你们怎么办?”一位网友的简短评论,我愣了半天。“我也只能继续吶喊了”,心想。继续吶喊理性、继续吶喊相互尊重。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