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文化部长的知名作家龙应台如何看待台湾的过往历史以及与中国关系?中国建造巨大地下试验室让欧美科学家眼馋?

Taipei Chiang Kai-shek Denkmal

台北自由广场以及远端的中正纪念堂记录了台湾历史的不同侧面

(德国之声中文网)前往台湾观光的游客,尤其是大陆人,往往会对台北中正纪念堂(蒋介石纪念馆)里的仪仗队交接班仪式非常感兴趣,尽管这里的”主人”蒋介石生前念兹在兹的就是”反攻大陆”。而在走出纪念堂大门之后,他们立即面对的却是台湾的另一面: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台湾民主运动中心、此后被命为”自由广场”的一片区域。

而另一个地点可能会令大陆游客更加觉得不同寻常:景美园区。在两蒋统治的”白色恐怖”时代,这里曾是情报机构的监狱,关押大量异议人士,而现在则成为了民主纪念园区和人权博物馆。

Chinesische Touristen in Taiwan

近年来不少大陆游客前往台湾观光(资料图片)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日前刊登报道,对台湾的以上”观光景点”进行了一番介绍。在这篇题为”与魔鬼握手”(Ein Händedruck mit dem Teufel)的文章中,作者评论道:”对于国家和尤其是仍在继续执政的政党所犯下的不公行为进行如此具体投入的描述,这在华人世界中还从未有过。(景美人权)博物馆的人们表示,大陆游客都深受震撼。”尽管在博物馆的宣传手册中几乎丝毫没有提到国民党在当时所扮演的角色。

一方面是象征威权时代的中正纪念堂,另一面是记录民主抗争历史的博物馆,两个意味截然不同的纪念场所在台湾的天空下并立,而主管相关事务的正是 文化部长龙应台:与党派官僚形象格格不入的一名知识女性。

拒绝只讲述历史的一面

“国民党正在处于重新定位的艰难过程中,他们还不知道其纲领究竟应该立足何处。而反对党民主进步党则可以始终坚持’独立’的招牌。不过也就仅限于此。龙应台现在也感受到来自在野党的压力,要求对蒋介石纪念馆里的内容进行大幅改动。’但我也对那些民众负有责任,那些对蒋介石所代表的那种意义和身份认同抱有感情的人,’她表示。‘所以我让(中正)纪念堂和人权博物馆共存,而不是拆毁其中一间,只讲述历史的一面。如果相信民众和游客拥有自我判断能力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

Frankfurter Buchmesse Long Yingtai aus Taiwan

龙应台:拒绝只讲述历史的一面(资料图片)

作者继续写道,龙应台与执政党国民党还有一个交集便是如何对待两岸问题。今年3月台湾爆发 “反服贸”学生运动,龙应台认为针对大陆的恐惧和不信任已经超出一定限度,对于台湾并无益处。”关上大门并非保护台湾的有效方法:’必须竭尽所能,从而让另一方能够了解自己的想法;我还是相信与魔鬼握手。'”

谁还能紧追中国?

《法兰克福汇报》关注台湾如何对待过往历史,而《南德意志报》则审视中国现今的科技雄心。该报日前刊登标题为”高山在呼唤”(Der Berg ruft)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在四川与西藏交界处雅砻江流域建造的锦屏地下科学研究室。

“据称将在2400米深的地下建造8个124米长的试验大厅,对太空宇宙射线起到了最好的遮挡作用。这个试验室的一个40米长试验厅已经建成,这里将成为世界最深最大的试验室。与之相比,位于意大利中部大萨索山区(Gran Sasso)的欧洲地下试验室就像是一个游戏室。在川藏群山之下,粒子物理学家最为头疼的宇宙射线的强度比大萨索山区要弱200倍。”

文章作者表示,对于许多科研人员而言,中方的试验室条件犹如天堂。而中国也愿意吸引欧美学者前往进行科研,不过与中方合作的人必须很清楚一点,中国将主导试验的一切领域。这从中方拒绝西方提供部分资金就可以看出,因为一般而言这样的合作科研项目都会由各方参与投资。而中国则仅仅对于西方科学家的经验和知识感兴趣。

CERN:LHC Large Hadron Collider bei der Wartung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试验设施(资料图片)

“毫无疑问的是,在崛起成为高科技和宇航国家之后,中国也希望进入基本粒子物理这样的高端科学领域。目前甚至有说法称,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规模巨大的粒子加速器,其下一代装置将在中国建造。不过目前人们关注的还是锦屏地下试验室。(中国)在基本粒子研究方面的大胆步伐将颠覆通常耗资巨大的粒子物理研究领域。20年前,这场竞赛还是在美国费米实验室、开工后又停建的超导大型加速器(SSC)以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之间展开,而现在的问题已经是:谁能在中国之后紧跟其步伐?这个新兴工业国家已经不在局限于在西方大型科研设施中扮演客人的角色。而就在25年前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一些受到威胁的中国反政府学生还曾在声援他们的西方学者的集体宿舍中藏身。”

摘编:石涛

责编:文山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