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简介: 陈国阶: 1965年8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1965年8月至今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前身为成都地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氟的污染与防治、环境评价、区域持续发展等。1965、1978、1986、199年依次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其中1981—1983年公派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理系作访问学者。

 

  “对上海有利的没有了,例如,泥沙对于上海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过去平均每年要伸出四十米,现在没有了。对上海有害的现在增加了。例如,长江污染、海水倒灌、海岸冲刷等将加剧,对于长江口和东海渔业生态系统也将造成不利影响。”—谈到三峡工程队生态环境的影响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国阶认为,将来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上海。

  6月14日,陈国阶在某网站评论频道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联合主办的“三峡工程、水坝建设与环境研讨会”上,做了题为“三峡工程环境影响再认识”的发言,他在发言中从长江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灭绝,库区水污染,陆生生态,地质灾害等多方面分析了三峡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如何影响环境

  三峡工程不纯粹是个技术工程,更多地会牵连到生态环境、政治问题、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与其他水电工程比较,我认为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以下几个特点:

  综合性。可以说,从天上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从水生到陆生都受到了不同的影响。从大的自然系统上,包括地质环境(地震、山地灾害)、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系统、水生系统、海洋;从社会层次,包括人文、文物、文化(巴楚文化中心);经济方面,包括城镇、农村、家庭,还包括工业、农业及其他产业;从生态系统层次上,包括基因、物种、种群、群落、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景观、自然地带等。总之,三峡工程的影响是一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复合系统。

  流域性。三峡工程地处长江中上游的交界处,是在干流上将长江拦腰切断,改变了河流的形态,其影响包括长江的上游、中游、下游到河口,甚至到东海邻近海域。影响到全流域水资源时空格局的变化、水生态系统的变化和流域区域与部门利用和利益格局的变化。

  不可逆性。三峡工程造成对大量土地和耕地的淹没,对大批文物古迹的淹没。库区及周边是巴蜀文化的重要中心,有很多重要的文化遗迹,如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还有大量古墓群、古镇(如大昌古镇)。这些文物我个人认为对其挖掘很不够,很多文物和文化来不及系统研究就被淹没了。

  长期性。特别是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了比较大的扰动以后,要重新恢复到一个新的平衡需要很长的时间。生态系统(库区水环境、生态系统重构)、坝下侵蚀、河口生态、气候、山地灾害、地震、河流动力学过程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干扰。今后的演替方向是正是负、是利是弊都需要长期的观测。

  不确定性。三峡工程是一个固定的巨大建筑物,起码会存在百年以上。它的设计和建设依据的是以往的气象、水文和地质资料。但是,全球气候变化将引起气候(特别是降水)、水文等的时空变化。变化的趋势和结果是否符合原来防洪的要求就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再如,诱发地震问题。由于全世界对地震的预报还没有过关,对地震发生的机理也知之不多,因此对水库诱发地震的问题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近年库区附近已发生多次地震。虽然没有造成直接人员伤亡,但是地震诱发更严重的山地灾害就是一个很不利的影响。

  我想补充一点,三峡工程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它的库尾有一个特大城市重庆城区,库区两岸是人口稠密区,分布着一大批城市、城镇、农村,对库区造成很大的人口压力、生态压力和污染压力。这在世界水电工程中是独一无二的。三峡库区是一个山区,又是一个人口稠密区、贫困区。我曾经概括了这么几句话:第一,中国版图中心位置上的边缘区域(渝鄂黔交界边远山区);第二,古代文明发源地的高文盲地区;第三,壮丽风光中的生态脆弱带;第四,长江黄金水道旁的闭塞区;第五,长江产业发达带的经济低谷区。在这种背景下,要它承受世界最大的现代化水电工程,其矛盾必定十分尖锐。就以百万移民来说,在世界任何国家都是不敢冒的风险。现在,三峡移民面临的困境将是未来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库区的水环境污染,也将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三峡工程环境影响的后果

  三峡工程环境影响已有许多资料和研究成果,我只做简要介绍:

  长江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灭绝

  库区是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天然产卵场之一,原有11个产卵场,以忠县产卵场最大,蓄水后被破坏。白甲鱼、中华倒刺口、岩原鲤在渔获物种比例减少。三峡库区分布41种鱼类,其中2/5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受到极大的危害。铜鱼资源因不适应静水生态,资源明显下降。白鳍豚几乎灭绝,白鲟、中华鲟、达氏鲟、江豚、胭脂鱼等也受到极大的冲击。

  库区水污染加重

  城镇岸边污染带、港口、河湾、坝前、支流(如香溪河等)、底泥(汞污染)等污染更突岀。库区分布有重庆长寿化工园区、万州盐化工基地、涪陵化工基地(天然气)、兴山化工总厂(黄磷、工业磷酸、二聚磷酸钠)对库区水质构成巨大威胁;调查的23条支流中,半数以上出现水华,这是河流变成湖泊型水库之后富营养化的表现。三峡库区水质改善与库区产业发展将长期面临着难以克服的矛盾。

  坝下冲刷,对坝下河岸安全构成威胁

  荆江南岸塌岸明显增加,部分河段冲刷量为建库前10倍。三峡工程的第一个要务就是防洪,但是我认为清水对于坝下江岸(特别是在河曲江段)冲刷,恰恰跟这样一个功能是相反的。所以这个问题在论证时虽被提及,但沒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河口:土地减少、海岸冲刷、海水倒灌、渔场受损

  对上海影响:有利有用的少了,没有了(泥沙、水量、优质水体);有害有毒的多了,出现了(水污染物、盐碱化、海水倒灌)。

  十年前我就提出这个观点:将来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上海。就是说,对上海有利的没有了。例如,泥沙对于上海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过去平均每年要伸出四十米,现在没有了。对上海有害的现在增加了。例如,长江污染、海水倒灌、海岸冲刷等将加剧,对于长江口和东海渔业生态系统也将造成不利影响。

  我个人的观点是,未来要非常重视上海在长江流域整体开发之后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要考虑到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在考虑三峡工程的防洪时,考虑到十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乃至千年一遇。对于上海的不利影响也应该考虑到十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极端情况的发生。例如,干旱年、加上冬季三峡和上游水库蓄水,加上南水北调调水,长江流域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加之海平面上升和碰到大潮,这些极端情况遭遇在一起的后果。

  陆生生态:库区消落带已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库区消落带对景观造成严重的视角污染,对河岸的稳定性也造成威胁。三峡库区是水土流失严重区,山高、坡陡、耕地缺乏,退耕还林已实施多年,但在三峡库区还存在大量大于25度以上的坡耕地。

  景观:峡区雄伟奇特的美感降低

  例如,对小三峡、夔门等的影响就很大。有人认为,三峡山高1000-2000多米,水库才抬升100米左右,不会影响峡区景观。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感受高峡雄伟的最佳位置是在船上,能见的范围是两岸山体。相对高度只有几百米,水库蓄水以后急流变缓流,雄、奇、伟的感觉就大为逊色。

  地质灾害:全库区发生新老滑坡变形 、坍塌

  175米试验以来,全库区发生新老滑坡变形200余起,塌岸百余处,不稳定库岸30公里,涌浪开始出现。库区22个区县地质灾害隐患点9324处,修建前为5512处,2003年蓄水后新增3812处。

  文物被淹没

  三峡库区是巴楚文化中心,拥有中国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地点—巫山龙骨坡遗址、巴国王陵—涪陵小田溪墓群,巴东旧县坪遗址(宋代)、涪陵白鹤楼、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对他们的历史和价值来不及系统研究和深度挖掘、评价就被淹沒,一批无价之宝丧失,实是可惜。

  流域水资源分配矛盾增加(鄱阳湖、洞庭湖)

  三峡工程之后,各地、各部门对水资源的争夺加剧,湖北省要调长江水去汉江,江西省要在鄱阳湖建闸,洞庭湖也另有一翻打算。加上长江上游无数的水电站的建设,未来长江将不可能是一条健康的河流。

  (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