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香港特首选举三位候选人:梁振英、唐英年、何俊仁
阁道大参考 http://www.gedaodigest.com/ 按:即便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香港也不是自由竞争的堡垒。英国《金融时报》首席金融记者桑晓霓认为,港人曾期待“回归祖国”能带来新机会,但如今却意识到,他们从未真正掌控过自己的命运。
2012年,身家丰厚的唐英年(Henry Tang)在与最后胜出的梁振英(CY Leung)竞选香港特首期间,曾向香港特区的民众传递一个信息。他说,不满高房价的年轻人应该反问自己,为什么做不到下一个李嘉诚?
这话反响不佳。一家香港地方报纸随后对年轻人展开了一项调查,试图查明年轻人是不是真的希望效法李嘉诚——这位身家近350亿美元、在福布斯全球财富排行榜上位列第13号的人物。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否定的。他们说,自己希望效法的人不是李嘉诚,而是一个名叫阿Singh的人。原来这位阿Singh是个从印度旁遮普邦来的、刚刚赢得亿元六合彩头奖的卡车司机。自那时起,房价继续上涨,就连相对富裕的中产阶层也买不起房了,人们对富豪大亨的反感只增不减。政府控制着可供开发的土地的供应,自由决定地块的拍卖。
如今,除了导致房价高企的制度外,北京方面越来越明显的干预、以及内地资金的涌入也引发不满。这一系列怨气结合在一起,导致香港民众对特区和中央政府的抱怨声越来越大。
土地供需的持续失衡,有利于以卖地为一大财政收入来源的香港政府,也有利于人数越来越少的一小撮大亨,因为供需失衡确保房价面临上行压力。因为涉及的地块面积越来越大,只有资产负债表规模最大的大亨才能参与游戏。当二线的大亨都觉得自己被剥夺了游戏资格的时候,你可以肯定情况有问题。
1997年香港跟英国治理者说“拜拜”的时候,没有预见过这样的情况。
没错,那时的港人心态矛盾。毕竟,大多数香港人的父辈和祖辈都是1949年共产党建立政权时从内地逃过来的。香港主权移交前夕,大批港人移民,在海外居留至有资格拿到护照——如果拿不到英国护照,至少也要拿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或美国护照。
但英国当时并未尽最大努力来确保香港的未来是民主的。曾让香港人感到愤怒的是,香港的制度对不同背景的人区别对待,让许多英国人受益,这种情况体现在一个缩写词中——Filth,由failed in London, try Hong Kong(在伦敦失败了,来香港试试)这句话的首字母缩写而成。
不过,香港人当时仍期待“回归祖国”会带来大量新的赚钱机会。他们以为,粤语会成为内地商界的通用语言。结果情况并没有朝那个方向发展。相反,内地人、包括居住在香港的内地人,相对于香港本地人从香港回归获得的益处要大得多。
香港人“小鱼吃大鱼”、拿下内地的希望始终没有实现。与其说香港“回归”了祖国,不如说祖国向香港“走来”。许多内地人想把资金藏在香港,他们推高了日益令人头晕的高房价。内地人在占有一切资源,从奶粉到医院床位。
与一贯的形象不符的是,香港从来都不是自由竞争的堡垒,而一直由单头或双头垄断。最近爆出的涉及香港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和前政务司司长关系的丑闻,并不涉及内地,但还是更让人觉得现行体制是在牺牲多数人利益、肥少数人腰包。
问题在于,北京方面在某些领域管得太少,同时在另一些领域却管得太多。中央政府在经济上维持现状,在教育、媒体等敏感领域却插手过多。
香港特首非直选,意味着梁振英当年可以仅凭689票当选特首。上述情况综合在一起,酿成不可能更糟糕的结局。这种状况还会继续加剧人们的不满和对不满的渲泄——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不是。
香港民众从未真正掌控过自己的命运,但眼下的现实让他们更加直观地看清这个不幸的事实。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