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马拉松的三万跑者,口罩之下,是无声的进取,也是无声的抗争。倒是说什么改期太麻烦的主办方,给跑者系鞋带的资格都没有。
选自: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作者:颜强
社交媒体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语言,由口头渗透到指尖——我不能说笔头,因为现如今笔头除了签名,很少用来写文章了——再由指尖由渗透到字符间。以至于一些平素难以启齿的攻击性称谓,如今也可以堂而皇之四处传播。
写这篇专栏之时,我也带着个做测试的心理,看看FT中文网的编辑,能否接受“SB”这个词出现在我的专栏里。过去两天,围绕北京马拉松赛事,围绕参加北马的人,“SB”的说法满天飞。
我没有去到北马现场,哪怕平时我也跑步。只是我一直将跑步视为非常个人的喜好,自己跑步,自己享受过程中孤独的快乐,似乎不需要通过聚众的马拉松来分享。但我也一向都能理解参加马拉松的跑友,征服和挑战自己,同样是难以言传的人生乐事。
北马这一天,我连门都不想出,因为北京空气污染太严重。那篇《你是那个跑了北马的SB吗?》在社交媒体上出现后,我粗略浏览,觉得其中对重度雾霾之中长时间跑步的健康危害的描述,有些道理。只是这篇颇有标题党之感的文章,最后的结论却有些简单粗暴:“今天跑了北马的SB们,你们是否知道自己在被人当枪使。赛事主办方赚得盆满钵满却不管不顾你们的健康……”同时多处质问:“我很想问问这位钟峪:你跑马拉松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自己身体更健康还是为了早登极乐?以后你还这样跑吗?同样的问题,我也想问问今天那些跑北马的SB们……”
看上去敏锐而咄咄逼人,我看着苍茫间似乎隐藏着满天神佛的上空,也觉得这些问题难以应对。可接下来一两天,在朋友圈,见到很多跑了北马的各路“SB”们的分享,他们的喜悦和成功,他们表露出来的自信与满足,让我越来越觉得那篇博文妄谈太多。
没跑过马拉松的人,可能永远理解不了马拉松。雾霾重重中的北京马拉松,跑完全程、半程或者哪怕10公里,对身体都是不小的伤害。然而去跑步、去参与马拉松,不仅仅是为了身体的健康。精神层次上的超越,或许是许多马拉松跑者自己都难以言述的。我不认为这只是形而上的袖手清谈,个中体验,只有那些杀人雾霾中,仍然敢挺身上路的跑者最有感受。这不是健康的自砺,这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
三万跑者,三万人肉吸尘器,画面上的脸孔鲜活生动,有些悲壮,但这是三万不为环境所屈的勇士。
他们不会总在这雾霾中跑步,否则那就真是“SB”了。有人写文回应,《不跑北马就不是SB吗?》,我觉得回应得也不够到位。这三万“SB”,人人都知道雾霾中跑步的危害,可他们依旧扬首而上,因为马拉松和跑步,更是他们心中的信念,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这三万勇士,每一位都让我充满敬意。我也许做出的是不同选择,但这绝不意味着我对他们的尊敬有半分不同。
真正的SB,是在北马开赛前,放出话语,说什么赛程改期太麻烦牵扯太多的组织者。这是草菅人命的态度。他们完全可以用更负责任的态度,去服务跑者,哪怕取消这一年的北马,也是合情合理的。三万跑者让北马伟大,在雾霾中提升着马拉松的精神,口罩之下,是无声的进取,也是无声的抗争。而如是说话的组织者,给跑者系鞋带的资格都没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